想换新车?打开2026款丰田汉兰达的车门,你就知道答案了
新车亮相这事儿,就像过年发红包。每个人都期待来点“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好东西;而不是那些看着漂亮、拿到手却发现中看不中用的“花头子”。最近,2026款丰田汉兰达一出来,车友圈就炸锅了,原因很简单——14英寸的中控大屏、TSS 4.0智能驾驶系统和AR导航这几样配置,一下子搅动了市场。
可是,十句话里九句夸,难免让人心里嘀咕。车友群里讨论得那叫一个热闹:有的人点赞大屏,说这次终于跟上科技感了;也有人冷嘲热讽,“屏太大不一定靠谱,操作卡一卡的,能比得上特斯拉的流畅体验?”还有人对TSS 4.0直摇头,“这不就是个纸面上的升级吗?天天早高峰挤成罐头的路况,你那跟车系统真有用?”
骂声有,质疑多,可最后真香的,往往还得拿实际体验说话。于是我跑了一趟汉兰达的试驾会,对这车里的“新家伙”做了个彻底的摸底。
“唬人的大屏”真有那么厉害?可能比你想得更得劲
先说大家全程盯着的那块14英寸悬浮屏。听说用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我的第一感觉是:这装备,不亏是当前市面上智能座舱的“排面角色”。别说其他了,这玩意儿的牛,在玩过旗舰手机的朋友心里都明白。
为了试试这屏有多“跟手”,我现场模拟了一下日常通勤场景——早高峰,叫“你好,小悦”,一句操作指令丢出去:“导航到单位,顺便空调打低两度”,我的天,反应速度快得没眼看。不用一秒钟,复杂指令已经完成,滑动屏幕查路线,没有任何迟滞感。放大、缩小、拖动,像在用平板电脑一样顺滑,甚至细到拖影都看不到。同时再开个蓝牙音乐,关车窗调整降噪,一点卡顿都没有。我过去开的车子一边放歌一边开导航,都得时不时停个几秒缓一口气,劣势高下立现。
如果硬要边上的“老司机”找茬,那可能就是驾车习惯的问题了——有人一味盯着特斯拉奔驰那种极简但不接地气的车机界面设计,觉得汉兰达这种还留物理按键有点土,但我觉得,能直接摸着摁,盲操开空调,冷不丁堵车的时候也不丢魂,这才是为通勤一族考虑的“人味设计”。
TSS 4.0“升级不升级”?通勤族才说了算
如果说大屏,那丰田的TSS 4.0“智驾系统”就是开车人的工具箱——功夫见细活儿。其实对咱们普通上班族来说,自动驾驶、雷达探测这些高科技,总是有点“心向往之”,但是“真靠得住吗”才是大家的头号关心。
防加塞和拥堵启停,是大家最爱吐槽的地方。我试着找了条车水马龙的路段特意感知了一下,系统的反应确实快了很多,能提前预判前车的小动作,拥堵跟车时不急刹车,避免了乘客那种前仰后合的“鬼点头”尬境。30分钟体验下来,方向盘根本不用我多动手,车道保持和跟车稳定性让我低速的驾驶疲劳几乎被清零。
至于新加的行人横穿识别,绝对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居家好帮手。比如你开车回家,每次那小区门口孩子撒着欢儿乱串,是不是总得狠踩刹车?新版本对突发情况的反应速度可以快0.3秒,这时间你大概没感觉,但有时候就是这零点几秒的提前量,可以非常大地减少后续的一串事端。
性价比这块,“汉兰达”还是扛得住的
聊配置不聊价格,跟耍流氓差不多,不是?汉兰达的起售价21.98万,比福特锐界L实惠了一万,别看就便宜了点,但让汉兰达带足了产品诚意。全系标配降噪玻璃和芯片,你找个竞品同价位的车,隐私玻璃这种实用配置,你一细看都没呢。
再看看动力,2.5L双擎版油耗每百公里仅5.82L,比锐界的混动款要少0.61L。满油跑一圈,能冲出1023公里。周末说走就走的两三百公里短途自驾都不眨眼,还愁第二天加班迟到?
汉兰达也不是没短板,比如2850mm轴距外加7座布局,看上去够气派,但第三排的空间体验也就是短途能对付一下,真让人坐久了还是不适宜。同样地,地盘悬挂的细腻感,在应对城市细碎颠簸时不如自家“皇冠陆放”的水平——毕竟人家贴的是皇冠Tag,减震都差点雷克萨斯的意思。
不过比完三年保值率后,我的心态又回来了。64.12%虽低于“陆放”,可还是压过了市场上大部分新能源车。Model Y的保值率才51.20%,这细算下来你懂吧?用三五年,再出手换车,咱保值成本根本不亏。
开着汉兰达做试驾那几天,我发现一个特别真实的事儿——有时候大家爱纠结的“大屏太唬人”“智能化到底升级了啥”,其实更多是对新鲜玩意的不信任。但用下来发现,TSS 4.0和新车机的升级,恰是击中了通勤族最烦的实际毛病。油耗经济、驾驶轻松、用起来舒心又长久放心,你让我这每周加班通勤的普通打工人咋不选它?我们买车时虽然追求更多,也更远,但其实算来算去,实用和稳妥才是最后的答案。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