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

前言

到九月底,荷兰政府那波“抢芯片”的动作,摆在眼前看来,简直就是自讨苦吃。19天过去,欧洲的汽车制造线几乎都停得差不多,大众一天就亏掉了四千万欧元。而反观中国东莞的芯片厂,依然全力运转,还用人民币结算的新规矩,强势回归。

这明显不是简单的供应链矛盾,简直就像是在给全世界上一堂“谁才是真正的掌控者”的公开课,而如今这次制裁的结局,却狠狠地打击了荷兰的实际情况。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12小时破局荷兰制裁

9月30号凌晨时分,阿姆斯特丹突然变得有点乱,荷兰政府突然翻出一部压了很久的《商品可用性法》,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立马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在全球30个子公司的资产。

更让人着急的是,短短7天就把中方老板张学政的董事职位给撤了,逼得他们派外籍董事来接管。这速度,比欧洲类似案子快了整整三倍,连听证会的记录都没见到一面。

荷兰的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还嘴硬,说这是为了“保障欧洲芯片供应”,可实际上他们根本没算清楚,安世的封测产能有80%是在东莞和惠州,而在全球每年1100亿颗的出货量中,竟然有七成是在“中国制造”。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更让人觉得好笑的是,闻泰科技在2019年买了安世之后,光是给荷兰交的所得税就有1.3亿欧元,还在德国汉堡花了2亿美元建厂,带动了1200个就业岗位。

结果竟然变成了“被抢”,荷兰媒体还散布谣言,说中国打算挪用技术、裁掉40%的欧洲员工,最后拿不出证据,只能悄悄删帖。

荷兰总部一接手,就打算搞技术封锁,断掉中国工厂的数据连接,不过他们没料到安世中国在12个小时之内就破解了限制。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东莞工厂的贴片设备一直在跑,上海临港那边还增加了三条夜班线,负责维护的德国工程师都啧啧称奇:“这边自我管理的能力比总部还厉害,重要参数全部都存在哪个本地服务器上,根本锁不住。”

这底气可不是凭空来的,安世中国早在2023年就建起了备用系统,从封装材料到测试设备,90%的东西都能靠国内供应商搞定,原材料库存也够支撑满负荷生产三个月。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10月23号,安世中国发出一封中英文双语邮件,直接向全球客户摆出规矩:芯片还能供应,但得按照我的方式来。

当天就有人看到,东莞工厂门口堆满了去比亚迪、蔚来的物流车,但欧洲车企的订单系统却显示“暂停接收”。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三条铁规戳痛欧洲

这边中国工厂热火朝天,欧洲车企已经乱成一锅粥,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最先坚持不住,9月30日荷兰开始行动,10月15日高尔夫、途观的生产线就全部停工,每天损失高达4000万欧元。

采购总监在内部会议上焦急地拍了拍桌子,跑遍全球23家供应商,结果都没能填补空缺。要获得符合车规级认证的替代品,至少得花上六个月时间。再加上安世中国制定的规矩,一条条都戳中了欧洲车企的要害,根本没得商量的余地。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第一条就得重新签合同,荷兰总部那份旧合同全部作废,以后只承认安世中国盖章的文件。这一下彻底堵死了荷兰总部的财源,原本每年4.2亿欧元的利润就这样打了水漂,总部大楼里连咖啡机都开始节能,有员工还说“物业多次催着交物业费”。

第二条更是不给情面,只接受人民币,美元和欧元都不收,还得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操作。大众公司赶紧联系汇丰银行换了5亿元人民币,毕竟一天停工的亏损远比换汇的费用高十倍。德国央行也悄悄增加了人民币储备,显然早就做好了准备。

第三条,优先供应国内市场,欧洲的订单要排队,像那种热门餐厅的VIP通道一样。中国车企的车辆先装车,欧洲客户的订单上写着“预计等待45天”。奔驰这下也着急了,派亚太区总裁直飞上海,主动提出“预付30%定金”,只为抢先拿货。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德国博世的采购总监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还能接受,比停产强多了,仓库里只剩下能用3天的芯片了。”

不到三天时间,大众、宝马都乖乖地签了新的协议,连一贯挺高傲的保时捷也松了口,他们的电动Macan用的全是安世的逆变器芯片,一断供一天,就得亏600万欧元。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为什么欧洲车企没得选?原因就藏在产业链的账本里呀,车规级芯片的封测活,可不轻松,挣的钱也只有5%到8%的利润。欧美早些年为了图快赚大钱,把这环节全塞到了亚洲去。

英飞凌的封测厂在马来西亚,意法半导体的则在深圳,德州仪器和英特尔的主要工厂都在成都。欧洲本土的产能早就不大,连封装材料基本都得靠中国进口。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荷兰骑虎难下

安世的核心优势还在于其不可替代性,车规级MOSFET芯片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22.5%,逆变器芯片的份额更是高达40%。一辆燃油车大约需要20颗,而电动车则可能用掉将近1000颗。

更令人头疼的是,这些芯片都通过了AEC-Q100认证,光高低温循环试验就得折腾两年,根本没办法轻易换掉。这次荷兰这边闹腾,连欧洲的大牌车企都出来抱怨:自己握着设计图纸,可把“最后一关”让给别人了。

美国的算盘也打不成了,这次荷兰动手,其实暗藏了美国的影子。九月底,美国刚把“实体清单”里的50%穿透规则扩大,把安世纳入管控,打算借助荷兰的手,阻止中国芯片出口。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中国商务部在10月4号就立即采取反制措施,禁止安世在中国出口某些芯片,直接把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挡在了门外,连美国通用在欧洲的工厂也不能幸免,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人的脚。

荷兰这下真的“里外不是人”了,欧洲汽车协会联合莱茵集团一块儿起诉,光是莱茵一家就索赔了14亿欧元。要知道,汽车行业在德国的GDP里占了8%,这笔钱可真亏不起。

中国立场非常明确,就是“不豁免、不谈判”。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主动打电话给中国商务部,连一句道歉都没敢讲,结果自然是碰了个钉子。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欧盟也有点急眼了,10月21号安排贸易委员跟中国商务部视频开会,打算用“加快欧洲企业对稀土的审批”来换点面子,可没想到被一口回绝。

欧盟连开两小时紧急商量,最后也就敢说“谈谈别硬碰硬”,毕竟断供超过20天了,德国的汽车产业就要停摆。再说,2025年正是欧洲推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刻。

荷兰这才发现,自己抢的不是金疙瘩,而是每个月200亿欧元的亏损账单,远远超过冻结资产的十倍还多。

荷兰警示无效!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车企无视总部,排队签字求情-有驾

结语

荷兰这场闹剧算是给全球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现代产业链可不是靠行政命令就能随意控制的。你可以抢总部的招牌,但抢不走中国的产能;冻结资产,解冻不了1100亿颗芯片的供应链;散布谣言,也挡不住汽车企业纷纷排队签协议。

西方总是喊着“自由贸易”“规则至上”,但一旦利益上出现冲突,就露出了本性。相比之下,中国用实力说话,核心技术加上完整的产业链,才是真正的底气。而人民币国际化也不是个空口号,是“你得换”的硬性需求,不换不行。

估计不光是荷兰人熬夜难眠,那些总想用政治手段挡住中国发展的势力,也该好好琢磨琢磨了。下次再动手搞破坏,搞不好砸断的会是自己那条产业链。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这样做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只会越疼越难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