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S09长续航超充版正式亮相,纯电续航突破240公里,五座版首次推出,满足多样出行需求

深蓝S09长续航超充版推出,我心里第一反应是:终于,长续航比例升了不少。去年有个熟人买了二线的纯电车,续航也就150公里,出门想多跑点附近郊区,记得他说要么骑自行车,要么把充电插座背身上。我当时就琢磨,这续航真是个硬性门槛,尤其是城市大存量的用户,能跑到240公里,意味着能应付平常几天的通勤加周末溜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一张去年去看车的照片,那个销售还一脸自信地说:这个续航已经很够用啦。实际上,硬数据里我估算,电池容量从40.18变到53.49千瓦时,差不多多出了33%,续航配比也大跳跃——这不比我去年试过的某竞品,续航只涨了10%还价格翻倍,要强不少。

深蓝S09长续航超充版正式亮相,纯电续航突破240公里,五座版首次推出,满足多样出行需求-有驾

这个升级让我在想:把纯电续航拉到240公里,意味着充满电可以跑得更远,有点像以前跑长途,汽车油箱容量突然多了一倍。其实这个电池的改动最核心,不在于续航百分比,而在于它带来的心理安全感——多跑点里程,用户就少了那些突然没电、急充插不上电的焦虑。

但我也要讲——这车是五座版首次推出,意思明显:深蓝想把目标用户从单身白领,变成家庭用户。嗯,五座比六座拥挤点,但对那些偶尔载娃、日常用车不那么极端的家庭而言,反而更实用。你有没有想过,平时家里有几个人,是长途出行的最大限制?我自己就觉得,五座电动车,普及度其实更高。

供应链角度这块,我猜想深蓝用了磷酸铁锂电池可能也是出于成本控制、供应稳定的考虑(这段先按下不表),毕竟纯电池原料涨得快,价格飙升,他们说换电池,能用一年不用担心续航。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比三元电池低点,但安全性高——就像晒太阳比泡温泉更舒服点。那你说这次53.49kW·h容量是不是比以往更耐摔?我觉得还是。其实我心里有个疑问:是不是要打破磷酸铁锂续航短的偏见?特斯拉也用过,结果一用,发现续航稳定又安全,用户体验其实挺不错。

说到区别,跟它同价位的车比,最大的差别是它官方根据不同版本对应的续航和配置。像那家在售的某品牌——续航大概200公里,但价格贵个3万。你知道,开电车就像点菜,有些会为多一份续航加个价,但实际用下来,240公里对于普通人基本够用,除非你跑长途。

深蓝S09长续航超充版正式亮相,纯电续航突破240公里,五座版首次推出,满足多样出行需求-有驾

我记得以前有个司机朋友跟我说,他觉得电车充电太麻烦。是的。充电的布局、基础设施不成熟,尤其是在一些二线甚至三线城市。深蓝这次超充方面,硬件没细说,但我猜可能是在某些高速充电站合作,毕竟超充就有个时间点:快充意味着电流大,电池也要好好设计。你有没有想过,50千瓦电池在快充状态下,每次充电大概几分钟?我随意估算,也就15分钟左右能够充到80%。但那还得看厂家的快充协议,以及充电桩的兼容。

我刚才翻了下官方宣传资料,觉得它强调的其实是用户体验革命。硬件升级不过是换装新配件,但背后真正困扰的,还是那套供应链、制造工艺和研发的平衡。每次研发变更,新电池、电机的调校都要重新适配测试,真就像做菜,要调味、搭配、试味。这一切,都是慢慢积累的。

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次官方还提到会支持高级别辅助驾驶。我觉得,也许逐步把辅助再智能点,是未来电动车的核心卖点。实际上,高级辅助系统的稳定性让这车在日常驾驶中,能多出一份安全感。你会不会觉得,有时候开车,更多还是要靠感觉——刚才那句对话,销售说这车的识别能力挺强。我猜,车载传感器们跟你对话似的,就像老朋友提醒你:前面有车,慢点。

深蓝S09长续航超充版正式亮相,纯电续航突破240公里,五座版首次推出,满足多样出行需求-有驾

但我有点嫌麻烦,没必要每次都开启这些辅助。人都老了,惯了自己控制。自我调侃一句:反正我用车还没用过太多辅助功能,除了倒车影像,别的就点到为止。技术再先进,如果不惯用,人还是更信自己。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深蓝的长续航改装是不是还影响到其他地方?比如车的重量,要不要往后加点料?电池变大,车身的结构是不是要加强?这样的变动,成本有没有被掩盖?我猜,不能太明显,否则价格会翻涨。但同时也不能李代桃僵,继续罢工维持稳定。

而且,估算这台车的百公里能耗,也就能给个大体数字。例如,一次满电,续航240公里,电池53.49kWh,平均下来,能耗大概22.3 kWh/百公里。换句话说,心算一下:电价大概一块钱一度,充满电差不多50块,能跑240公里,每公里这块钱约0.21元,比油钱便宜不少,但你得考虑充电时间和是否有快充。实际上,充满一次,我觉得就算40分钟到1小时,手机充电还觉得挺快。

深蓝S09长续航超充版正式亮相,纯电续航突破240公里,五座版首次推出,满足多样出行需求-有驾

不过你知道,很多用户还是会问:这么搞,技术难不难?安全层面能保证吗?我觉得应该是可以的,如果电池设计合理。这让我想到,去年我和一位维修工聊起电池,更像是在折腾玻璃和铁皮打交道。你说,电池难不难修?其实挺麻烦的。一旦出现问题,维修成本高得离谱,换cell都要全车校准。那不禁让我琢磨:可能会出现电池模块可拆卸、快换的新玩法?(这段猜测不细想,估计难度挺高)

我喜欢留点悬念——下次如果它推出更高续航或换成固态电池,你会不会觉得整个车的价值又会腾空?这其实都得看行业的底层技术怎么发展。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把这个240公里的续航当成门槛来定义日常用车标准?但又会发现,真正困扰大家的,还是充电便利和配套设施的缺失。你觉得呢?车子看似硬件升级,但背后其实是个生态问题。

我还能想到一句:电动车像手机,硬件不断提升,但充电的电池续航就是那根充电线,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知道,这种续航革新是不是也只是个暖场,真正难搞的,会不会还是充电基础设施——这点,估计得看下一轮政策怎么管控。

深蓝S09长续航超充版正式亮相,纯电续航突破240公里,五座版首次推出,满足多样出行需求-有驾

瞎猜一个——也可能,未来电池不仅更大,容量还会更稳,甚至能像手机一样,支持快充和无线快充(这段不细想好像太理想了点,可能不现实)。我喜欢那种想象未来的感觉——但现实还是,充到满的时候,心里会不会逐渐变得更踏实一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