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知行冲刺港股IPO,宇通重工、豪森智能迎自动驾驶机遇
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迎来重要里程碑。中国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WeRide)正式启动港股IPO进程,计划发行8825万股股份,发行价上限为每股35港元,预计将于2025年11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这一资本动作不仅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更预示着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进入全新阶段。
文远知行作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先行者,已构建起完整的技术和商业生态。公司自主研发的WeRideOne自动驾驶通用技术平台,支持从L2到L4级别的全栈解决方案,产品矩阵涵盖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bus(自动驾驶巴士)、Robovan(自动驾驶货运车)等多个场景。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其中第二季度营收1.3亿元,同比大增61%,Robotaxi业务收入更是实现837%的爆发式增长,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36%。
从商业模式看,文远知行创新性地采用了"铁三角"战略,即通过与车企/Tier1供应商、出行平台的深度协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技术推广的边际成本,更实现了硬件销售、软件授权和运营分成的多元化收入结构。目前,公司业务已拓展至全球10个国家的30个城市,成为少数实现跨国运营的中国自动驾驶企业。
宇通重工(600817)作为文远知行的重要合作伙伴,将直接受益于此次IPO带来的发展机遇。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商用车制造商,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布局深远。2025年上半年,宇通重工与文远知行联合开发的无人驾驶清扫车已在多个城市落地应用,订单金额突破500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宇通重工正在扩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产能将提升50%,为承接更多自动驾驶车辆订单做好准备。公司最新财报显示,智能驾驶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毛利率维持在35%以上,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豪森智能(688529)则在自动驾驶产线装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作为智能装备制造专家,公司为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企业提供智能化生产线解决方案。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5%,新增专利30余项。豪森智能最新研发的自动驾驶传感器标定系统,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获得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头部企业的批量采购。公司正在建设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将重点布局自动驾驶测试装备和智能制造系统,预计2026年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
从产业链影响看,文远知行上市将带动从硬件到服务的全链条发展。在车辆制造环节,自动驾驶专用车辆需求激增;在感知系统方面,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技术持续升级;在运营服务领域,出行、货运等场景加速落地。这种全生态的协同发展,将显著提升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技术演进方面,自动驾驶正呈现三大趋势:一是AI算法突破,提升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二是车路协同发展,加速商业化落地进程;三是芯片算力提升,支持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技术进步将大幅降低自动驾驶的落地成本,预计到2027年,Robotaxi的运营成本有望与传统出租车持平。
政策环境持续利好。中国"十四五"智能汽车创新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各地政府开放更多测试道路;数据安全法规逐步完善。这些措施为自动驾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全国自动驾驶相关政策发布量同比增长60%,测试里程突破5000万公里。
投资策略上,建议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是自动驾驶整车及系统集成商,如宇通重工(600817);二是核心装备及零部件供应商,如豪森智能(688529)。从估值角度看,当前智能驾驶板块平均市盈率约45倍,处于合理区间,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展望未来,随着文远知行成功上市,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将迎来资本助力下的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28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有望占据30%以上的份额。在这一进程中,像宇通重工(600817)、豪森智能(688529)这样具备核心技术和优质客户资源的企业,将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技术突破、商业落地和政策变化,把握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投资机遇。
需要提醒的是,行业发展仍面临挑战:技术可靠性验证、法律法规完善、用户接受度提升等都需要时间。建议投资者优选技术路线明确、商业模式清晰、现金流稳定的优质企业。同时,关注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情况,这是判断长期成长性的重要指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