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带节奏了!欧盟根本没退出电动车市场,中国车企的机遇藏在这

别被带节奏了!欧盟根本没退出电动车市场,中国车企的机遇藏在这

最近不少人刷到“欧盟要放弃电动车”的消息,说什么延迟2035年禁售燃油车,奔驰这些车企还调整了电动化计划,难道新能源赛道要变天?做了十年汽车出口的老张直摇头:纯属瞎解读,欧盟根本没退,反而在憋大招,中国车企可别被这消息忽悠了!

别被带节奏了!欧盟根本没退出电动车市场,中国车企的机遇藏在这-有驾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欧盟政策。确实有报道说要延迟燃油车禁售令,但仔细看就知道,人家只是调整执行节奏,不是放弃目标。欧盟的核心想法一直是“最终要告别燃油车”,只是现在受能源危机、车企转型压力影响,想把步子放慢点稳一稳。就像咱们减肥,原计划3个月瘦20斤,现在改成5个月,不代表不减肥了啊。

再看车企层面,奔驰说下调2030年电动车销售占比,可转头就砸了200亿欧元搞电池研发;大众更是在德国建了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工厂,年产能能到50万辆。这些海外车企哪是放弃电动车?分明是在“调整姿势”,把钱花在更核心的电机、电池技术上,而不是盲目冲销量。

别被带节奏了!欧盟根本没退出电动车市场,中国车企的机遇藏在这-有驾

关键差异:海外车企有“余粮”,中国车企没退路

为啥欧美车企敢慢悠悠调整?因为人家有“燃油车余粮”可吃。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奔驰宝马大众的燃油车卖得照样火爆,去年奔驰燃油车全球销量还涨了5%,利润足够支撑他们慢慢搞电动化。就像家里有存款的人,创业失败了也有退路,不用慌着求成。

可中国车企不一样,咱们在燃油车时代就没拿到多少市场份额,合资品牌占了大半壁江山。想在汽车行业立足,新能源就是唯一的突破口,根本没有退路。老张给我算过一笔账:去年中国车企新能源出口量占全球40%,要是现在松劲,海外车企靠燃油车利润反超过来,咱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别被带节奏了!欧盟根本没退出电动车市场,中国车企的机遇藏在这-有驾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的新能源补贴不是在退吗?这其实是好事。以前靠补贴拉起来的销量,现在换成了真刀真枪的市场竞争。虽然全国性现金补贴没了,但地方还有充电补贴、停车优惠,免税政策也还在过渡,更重要的是,咱们的产业链优势已经建起来了——电池产量占全球60%,电机、电控自主化率超90%,成本比海外车企低20%以上。

别慌!海外放慢脚步,正是中国车企的机会

老张说,现在海外车企调整节奏,反而给了中国车企抢市场的好机会。去年他帮比亚迪出口欧洲时发现,当地消费者对中国电动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比亚迪唐在欧洲卖30多万欧元,比国内贵一倍还抢着买,就是因为咱们的电池续航、智能座舱比同价位的欧洲电动车好太多。

别被带节奏了!欧盟根本没退出电动车市场,中国车企的机遇藏在这-有驾

更关键的是,咱们的车企敢拼研发。华为、小鹏在智能驾驶上的投入一年几十亿,宁德时代的固态电池技术已经快量产了,这些都是海外车企短期内追不上的。反观欧洲车企,还在纠结燃油车利润要不要让出来,研发投入畏首畏尾,这就是咱们的突破口。

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海外车企的技术积累还在,奔驰的电机技术、宝马的底盘调校,都是咱们要学习的。老张建议,中国车企现在要做的,一是把电池、电机这些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二是加快布局海外工厂,像比亚迪在泰国建的工厂,能避开关税壁垒,把成本优势发挥到最大。

别被带节奏了!欧盟根本没退出电动车市场,中国车企的机遇藏在这-有驾

总结下来就是:欧盟延迟禁售燃油车不是放弃电动车,而是在“喘口气”;海外车企调整计划不是撤退,而是在“蓄能”。对中国车企来说,这不是放松的理由,反而要抓住这个窗口期,把技术优势变成市场优势。

毕竟汽车产业是制造业的皇冠,新能源转型是咱们第一次有机会站在全球领先的位置。你觉得中国车企能抓住这次机会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也别忘了转发给身边关心新能源的朋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