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獭”挑战日本樱花销冠!小车身大空间,全球市场格局改写!

比亚迪最近又有新动作了。在刚刚开幕的东京车展上,他们发布了一款专门针对日本市场设计的纯电K-Car——RACCO,直译过来叫“海獭”,名字就挺讨巧,带着点萌意对吧。这车呢,预计明年夏天就会正式开售,不过现场没有公开太多细节,反倒是被在场的媒体捕捉到了不少内部设计,这让我们多了点提前窥探的机会。

比亚迪“海獭”挑战日本樱花销冠!小车身大空间,全球市场格局改写!-有驾

说说这车吧,这是一辆专门迎合日本市场习惯的小尺寸车型,特点就是小巧、精致,特别适合在日本那些狭窄的街道穿梭。尺寸不大,长宽高分别是3395mm、1475mm和1800mm,光从这些数字车子应该是个小方盒子;但方形车身的设计真的争气,把车内空间利用率拉满了,尤其是垂直空间,你要是坐进去,不会有那种被压迫的局促感。官方说,车内可以轻松坐下四个成年人,不挤不憋屈,而且座椅还设计成前后排左右贯通,就算停车的时候驾驶位贴着墙了,依然能轻松上下车,别小看这一点,日本的停车环境可是大问题,这种小细节看得出花了心思。

还有个细节让我挺有感触,它的内饰走的是简约风格,除了右舵方向盘这个特别符合日本驾驶习惯的设计,还有两个悬浮式屏幕,一个是仪表盘,一个是中控屏幕,空调出风口用的是圆角长条样式,还嵌在了中控台人手触碰最顺的位置,就这么一个设计都透露了精明,你说好不好玩?不过座椅材质到底是仿皮还是真皮还有点迷,这点估计得等官方回答了,咱们先不替它下定论,暂且搁着。

比亚迪“海獭”挑战日本樱花销冠!小车身大空间,全球市场格局改写!-有驾

至于动力和数据表现,RACCO用的是前置前驱,也就是说,它的发动机和动力源都和前轮在一起,而不是传统燃油车那样把动力传递到后轮。这是纯电车的核心优势之一吧,因为电池组体积小,能留出更多空间。电池方面是比亚迪的拿手好戏——磷酸铁锂电池,这次的容量是20kWh,续航里程显然是更偏个人日常出行规划,WLTC标准下只跑180公里,说句实在话,不太适合拿来长途自驾,但跑跑城市通勤,倒还是合适的。它支持最高100kW的快充,就算空电状态下充满也能很快搞定,这个对城市用户不失为一个小加分。

说到竞争关系,RACCO直接对标的就是日产的Sakura(樱花)——目前日本市场的纯电K-Car销冠。据统计,樱花的价格大概在253.66万日元,也就是11.8万元人民币上下,而比亚迪这款RACCO定价260万日元,比对手冲高了些许,折合人民币约12.1万元,看得出来,比亚迪对自己产品挺有信心。这段可能你心里会问一句,这微小型车价格怎么这么贵?其实日本的纯电K-Car定位就是强调本土实用和个性化,他们能接受这种价格区间,同时背后还有政策补贴推动市场发展,所以这种“超小电车”,哪怕贵一点,日本消费者也买得挺得劲。

比亚迪“海獭”挑战日本樱花销冠!小车身大空间,全球市场格局改写!-有驾

再说个题外话,熟悉日本市场的都知道,K-Car是他们独有的一类轻型车种。从环境到空间上,日本人对车辆的需求和咱们国内完全不一样,他们特别钟爱体型小、低排放的车。比亚迪这次推出RACCO,就是瞄准了日本消费者的这种需求,而樱花作为同级里的老牌选手,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后续的市场表现可能会很精彩。

接着聊聊背后的价值吧。比亚迪这几年的国际化进程一直都挺有看头,先是打开欧洲市场,还跑到日本去和本土车企正面刚。过去咱们说起日本车,脑袋里一过全是“质量好”“耐用”,现在反过来了,比亚迪走得是一套出海的组合拳,从技术到政策都下了不少功夫,想改变日本汽车市场的格局。可以说,RACCO的上市不仅仅是在卖车,更是在展示中国电动车企全球化的底气;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国产车已经从“跟随者”逐渐转成了“引领者”,甚至扬言要在人家地盘抢第一,这种底气相信也是从真技术堆出来的。

比亚迪“海獭”挑战日本樱花销冠!小车身大空间,全球市场格局改写!-有驾

你细品,其实反过头来消费者为什么会买RACCO?或者说,这款车凭什么能和樱花抢市场?一方面当然是价格,260万日元虽比樱花稍贵,但实际差距还在可接受范围内;另终归还是产品力,像磷酸铁锂电池更稳、空间利用率更高这些,都是能打动人的地方。这车瞄准的无疑也是日本那些住城市里上班、日常活动范围不大的群体,别看尺寸小,它是实打实为生活服务的,够用就好。

下来,比亚迪这波操作是多维度进击,一方面继续巩固其江湖地位,毕竟连日产这么久经考验的对手都敢硬碰硬,足见其造车自信;另这也更像一步打破认知的试探,告诉全球市场,曾经那些“只擅长性价比”的国产车,已经进化成了“科技与品质”双重标签的领军者。至于具体表现如何嘛,等明年夏天,顺便看看日本消费者的评价,或许就见分晓了。

比亚迪“海獭”挑战日本樱花销冠!小车身大空间,全球市场格局改写!-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