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收了2.8万个订单,这事儿离谱吗?
当我看到奇瑞风云T11这个数据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车好不好,而是市场是不是疯了。一台长度超过5米2,轴距干到3米12的六座大家伙,增程混动,纯电给你220公里,综合跑1400公里,然后上市直接把限时价干到了17.99万起。
这感觉不像是来卖车的,倒更像是奇瑞憋了个大招,直接冲进满是理想、问界、领克的池塘里,扔了个深水响儿,看看能炸出多少鱼。
以前咱们聊到奇瑞,总觉得是个踏实的理工男,技术底子厚,但就是不太会吆喝,车子总差那么点意思。你看他这次,完全不跟你聊虚的。入门版直接塞给你11个安全气囊、前后排多层隔音玻璃、23个扬声器的伯牙之音音响,连那个猎鹰500的辅助驾驶系统都是标配。换句话说,人家卖18万的车,给的是很多车30万才有的底气。
这种玩法,让我想起手机圈里的一些搅局者。它们不按常理出牌,直接用配置和价格把行业底裤都给扒了。风云T11就有这个味儿。你去看它的竞品,吉利银河M9、深蓝S09,哪个不是贴身肉搏的狠角色?问界M7更是早就把用户心智给占了。可风云T11往那一站,尺寸不输,配置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压你一头,价格却直接给你拉到一个新的维度。
这背后藏着奇瑞的阳谋。新能源车市从蓝海变成红海,尤其是在家庭用户最看重的大六座SUV市场,光有技术不行,光会营销也没用,你得拿出能让消费者毫不犹豫掏钱的东西。风云T11给出的答案简单粗暴:别人有的我都有,别人没有的我可能也有,而且我还比你们都便宜。你看那个高配车型上的CDC电磁减震、零重力座椅、小冰箱、后排娱乐屏,这套组合拳打下来,谁看了不迷糊?
当然,光堆料也不是长久之计。底盘用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这在同价位里算是相当有诚意的结构了,至少说明它在看不见的地方也没省钱。那个1.5T的增程器,配上后驱或者四驱电机,动力参数摆在那儿,四驱版5.4秒的百公里加速,足够让这台大家伙在路上有点脾气。馈电油耗六点几,对于这么大一台车来说,也算是把经济性给兜住了。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大家都追求隐藏式门把手的时候,它偏用了传统的机械式门把手,说是为了实用。这种反潮流的操作,反而透着一股子自信。它似乎在说,我不需要靠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我的价值,你们坐进来、开起来自然就懂了。
奇瑞这步棋,说白了就是用极致的性价比,去撬动一个已经被头部玩家定义好的市场。它赌的就是,在绝对的实惠和看得见的豪华面前,所谓的品牌溢价和用户惯性,都得往后稍稍。2.8万个预售订单,似乎证明它赌对了一部分。
现在压力给到了其他厂家这边,是跟进降价,还是靠品牌故事继续撑着?不管它们怎么选,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神仙打架,看个热闹,顺便捡个便宜,总归是件好事。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