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斌站在北京交流会的讲台上,坦诚地分享着蔚来在欧洲市场的教训:“我们误将挪威视为整个欧洲的缩影,没想到欧洲、德国这几个国家办事这么慢,建个换电站要 10 个月,有的甚至一年。”
2021 年,蔚来以挪威为出海首站,依托当地高电动车渗透率与政策友好环境,建立了首个海外蔚来中心(NIO House)并布局换电站。
初期的成功让蔚来一度认为可以迅速复制这一模式至整个欧洲。然而,这种乐观情绪很快就被现实浇灭。
欧洲市场的复杂性远超预期。蔚来在欧洲投入巨大,建设了多家蔚来中心、蔚来空间和服务中心,还有数十座换电站和超充站。
但 2024 年蔚来欧洲销量仅为1598 辆,销量占比还不足全球销量的 1%。今年 1月蔚来在欧洲销量为 31 辆,2 月在欧洲五国交付量 73 辆。
01 欧洲折戟:为何蔚来出海首战受挫?
蔚来在欧洲市场的扩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李斌后来反思道,他们错误地将挪威视为整个欧洲的缩影,忽略了挪威作为非欧盟国家的特殊性。
欧洲国家行政效率远低于预期。建设一个换电站往往需要长达十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这种缓慢的销售服务网络扩张极大地增加了运营成本。
蔚来在欧洲采用了直营模式,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数据显示,蔚来已经在欧洲建设了多个蔚来中心、蔚来空间和服务中心,以及数十座换电站和超充站。
巨大的投入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2024 年蔚来欧洲销量仅1598 辆,仅占全球销量的不到 1%。
研发布局的分散也增加了海外扩张的成本。蔚来在北美圣何塞建立智驾研发中心、在慕尼黑设立全球设计中心、在牛津成立全球极限与前瞻概念研发中心、在柏林创建创新中心。
这些研发中心招徕了大量世界汽车人才,但也成为了烧钱的 “无底洞”。
02 战略转向:2025 年蔚来如何调整全球布局?
认识到直营模式在欧洲的困境,蔚来开始战略调整。李斌表示,蔚来将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在国内市场持续发力的同时,计划今年进入更多海外市场。
蔚来不再简单复制直营模式,而是选择在每个目标国家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业务发展。这些合作伙伴将遵循蔚来的直销理念,利用自身资源在当地开展业务。
近期,蔚来宣布将进入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和哥斯达黎加三个市场。
在新加坡,蔚来将与亚太地区经销商 Wearnes Automotive 合作,计划推出专门针对右舵市场研发的车型。
在哥斯达黎加,蔚来将与本土电动车经销商合作,推出多款车型。这是蔚来首次开拓美洲市场。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则与当地知名综合性集团携手,这也是蔚来首次开拓中亚汽车市场。
03 代理模式:蔚来如何降低海外扩张风险?
蔚来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其国际扩张方式。李斌解释说,与国家总代理合作的模式几乎不需要初期投入,唯一的成本是行政开支和市场初期的小额品牌宣传费用。
相较于之前在欧洲多个国家直营的模式,这种合作方式大大减轻了蔚来的财务压力。
近期,蔚来宣布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将在葡萄牙、希腊、塞浦路斯、保加利亚、丹麦通过国家总代理模式推出车型。
在葡萄牙,蔚来与 JAP 集团合作;在希腊,与 Motodynamics 集团合作;在丹麦,与 Nic. Christiansen 集团携手。
这些合作伙伴都是当地市场的领导者,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渠道网络,能够帮助蔚来快速触达用户。
蔚来已经在部分市场验证了这种模式的效果。例如在比利时与 Hedin Mobility 合作,借助其渠道网络快速触达用户;在奥地利与 AutoWallis 联手,落地换电站等基础设施。
04 产品策略:蔚来如何适配全球市场?
蔚来的产品战略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公司不再简单地将国内车型直接出口,而是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进行针对性调整。
针对欧洲市场,蔚来推出了多款车型,并适配当地法规与用户习惯。旅行版车型专为欧洲家庭出行场景设计,新品牌则瞄准小型车细分市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蔚来将推出右舵车型。在新加坡市场,蔚来计划推出右舵车型,这是蔚来首次推出右舵车型。
新品牌将成为蔚来全球战略的重要抓手。李斌宣布,新车型将陆续进军多个国家,覆盖欧洲、东南亚、南美洲、中美洲和中东等地区。
蔚来还坚持核心技术自研,为海外市场提供差异化优势。其自研的芯片与操作系统,实现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深度整合。
这些技术成果不仅强化产品竞争力,更助力蔚来在欧洲高端市场与传统豪车正面交锋。
05 盈利压力:蔚来海外扩张的资金挑战
蔚来面临着严峻的盈利压力。最新财报显示,蔚来营收保持增长,但净亏损仍然较大。
整车毛利率有所改善,但总体仍面临挑战。李斌在近期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强调盈利的重要性。
海外扩张的巨大投入加剧了蔚来的财务压力。截至 2024 年,蔚来累计交付量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巨大,但仍然面临亏损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蔚来开始寻求本地化生产以规避贸易壁垒。公司计划在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启动欧洲建厂。
同时,蔚来组建了跨国数据合规团队,确保用户隐私保护符合国际标准。
06 前景分析:蔚来新战略的胜算几何?
蔚来调整后的海外战略展现出更高的务实性和灵活性。与国家总代理合作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前期投入和风险。
选择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潜力巨大的市场,允许蔚来以较低风险测试市场反应和积累经验。
蔚来选择的合作伙伴都是当地市场的领导者,这些合作伙伴对本地市场有深入了解,能够帮助蔚来快速适应当地环境。
蔚来的 "可充可换可升级" 的能源体系是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截至 2024 年底,蔚来在欧洲布局数十座换电站,接入大量第三方充电桩。
公司计划继续建设海外换电站,但具体目标已调整为更加务实的规划。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欧洲本土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用户数据合规要求严苛等挑战仍然存在。
蔚来还需要应对不同市场的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这需要更高度的本地化运营能力。
蔚来正采取更加务实的海外扩张策略,稳步推进换电站建设。
同时,蔚来与国际投资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本地化生产也在规划中。
这些举措可能帮助蔚来从 "中国蔚来" 逐步转型为 "世界蔚来",但其海外成功仍需时日验证,取决于其成本控制能力、本地化运营深度以及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保持。
如果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欢迎关注36策公众号。
声明:图片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出处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