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楼兰

车系首页

车型列表

楼兰
日产
中型SUV
厂商指导价 23.88-48.88万
参数配置
同级车对比
奇骏
16.08-26.29万
对比
探陆
23.98-30.18万
对比
英菲尼迪QX50
35.08-39.18万
对比
帕拉丁
16.98-29.88万
对比
冠道
23.98-32.98万
对比
启辰星
12.66-14.96万
对比
2021款 2.5L XL 两驱智联豪华版
外观
520张
内饰
579张
空间
450张
全景看车

车主口碑

查看更多
6.8

13条口碑

优点:

空间不错(8)

舒适度较高(7)

动力也不弱(6)

2021款 2.5L XE 两驱精英版

用户打分 6.3 "良好"
19.00万元
裸车购买价
济南
购车城市
21000km
里程
我买的这辆车现在也已经开了一年多。车的质量、品质、动力各方面是没有问题,但当初买车的时候也没有在市场上多做对比,所以现在还是有点后悔当初选择了楼兰。如果放到现在的话,我绝对会买冠道。毕竟冠道的大空间和高配置还是要比楼兰这台车更具性价比。当时买楼兰的时候价格优惠力度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提车也挺顺利的,4S店就有现车,保养也是送了五次。当时买车的时候,其实觉得楼兰空间还是挺不错的。但跟朋友买的冠道对比之后,空间就高低立见了。而且我觉得外观造型上冠道更适合男人开,楼兰还是有点偏中性化,外观柔美。再有楼兰的内饰风格太老了,一切设计元素还是跟20世纪初那种风格贴近。挂挡杆还是传统老款的样式,中控台还有很多硬塑料,跟车的身价不相符。而且它的配置也比较低,座椅都是布艺,车内连个天窗也没有,甚至我的最低配还没有语音识别控制。所以现在想想这些,我就觉得当初买楼兰这台车不值这个价。不过日产终归是有一个有历史沉淀的品牌,它的三大总成和车的舒适性调校方面都是做的比较优秀。减震效果也不错,虽然是SUV,但是对一些路面上的颠簸缓冲处理的非常优秀。而且现在也已经跑了两万多公里,车的底盘品质依然非常紧凑,除了在高速上有风噪和胎噪这些声音之外,基本上没什么异响。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楼兰这款车型质量品质非常过硬,但是配置比较低,设计风格过于陈旧。

做工质感

7.0
外观的车漆硬度不错,我现在开了两万公里,经常在高速上。有很多人说车会被石子崩掉漆面,我的车一点问题都没有,除了有一两次小剐蹭之外,车身没有什么漆面的损伤。但它的内饰还是硬质塑料太多了,跟车的身价完全不匹配。

2021款 2.5L XE 两驱精英版

用户打分 6.6 "良好"
19.20万元
裸车购买价
广州
购车城市
15000km
里程
一开始先去看的是汉兰达,因为这个级别里面汉兰达的销量和名气是最大,汉兰达档次感也比较强。可能是丰田车卖的比较好,去4S店全程自己看车,甚至我去找销售提出来想试驾,在那等了好久都没有回应,最终也没有试乘。而且汉兰达定车之后都要等好久才能提车,价格方面也没啥优惠。买车体验这么差我就不去选汉兰达了。又去看了冠道,空间真的是超大,但是我不喜欢冠道这台车的1.5T,觉得这么大车1.5T肯定是小牛拉大车。2.0T的价格又太高。最后就去看楼兰,首先对楼兰的印象非常好,这个车车型的外观特别大气。最喜欢前脸的两个大灯,非常有气势。侧后方那种悬浮车顶的设计也让整台车感觉比较有科技感。而且楼兰的价格优惠力度也比较大。比厂家指导价便宜了接近4万块钱。送的保养和礼品,我都很满意。车也有现货。但是楼兰的后排空间也比较小,这点是对比这个级别车型而言的,汉兰达和冠道的后排空间都基本上可以平躺了。楼兰虽然说不上拥挤,但是没有人家空间那么豪放。再就是它的内饰设计还是传统样式的,尤其是中间的操控区看起来按键太多了,不太符合新车型这种一部车机包含所有功能的设计理念。而且楼兰车内按键这种手感响应也缺乏质感。总之内饰这些物理按键用起来的手感还是停留在前几年的那种设计水平上。

做工质感

6.0
做工质感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觉得比较平均。手感说不上来粗糙,但是也没有那种很豪华很细腻的质感。做工仔细看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就是营造不出那种科技感和豪华感。

2021款 2.5L XL 两驱智联豪华版

用户打分 7.0 "良好"
22.88万元
裸车购买价
深圳
购车城市
8500km
里程
20万价位区间的大中型SUV传统车型可选择的也就是那么几款,大众途观、冠道、汉兰达、昂科威。这些都算是主流车型,但是我买车的时候没有去选择他们,而是选择了楼兰。主要我的感觉就是那些车型都属于偏方正的,让人觉得有些视觉审美疲劳了。楼兰这款车型看外观也大气,但是楼兰的这种运动感要更足。尤其是前头有点轿跑的感觉。品牌方面日产也是传统的日系车老品牌,在质量方面都有保证。空间也不需要过多去考虑,因为毕竟这个级别的SUV基本上轴距都在2米8了,一家四口人或者五口人乘坐的话绝对也是绰绰有余。我当时买车的时候选择的是浅色内饰,而且为了这个内饰颜色也等了一个多月才提到车。就觉得浅色内饰看着更有档次感。而且这么大一台车感觉真省油,我自己算过,在市区里面开这车油耗就是九个。只不过经常路上有急事的时候需要突然踩刹车或者突然加油门,这样比较费油的情况下也才用不了十个油。不过楼兰这台车吐槽点也是蛮多的,尤其在自己开下来的这一段时间,还是发现它有不少设计上的小缺憾。这辆车的前排驾驶座储物空间设计的不够敞亮。前面的小手机储物格开口太小,而且深度也不够,尤其是上面连个面板都没有,这么深的小格子进去灰特别难清理。它的水杯座也特别浅,而且开口的尺寸也非常小,觉得既然是这么大的一台车型,把储物空间设计的大一点不是更香吗!所以给我的感觉楼兰没有充分的利用好它的大空间。

做工质感

6.0
楼兰做工和质感就是比较日系风,没什么大毛病,但它给人的感觉就没有豪华品牌那么有高级氛围。不过我的这辆车选择了浅色内饰要显得好很多,用料啥的都没问题,就是质感有那么一丝丝欠缺。

测评报告

数据来源于有驾合作伙伴盖得排行

楼兰也是中级轿车的衍生产物,它和天籁同出自日产的D平台,第一代楼兰于2002年在美国上市,目前中国在售的是由东风日产生产的第三代楼兰。


上一代国产楼兰的定价实在是过于曲高和寡,幸好这一代楼兰重新调整了定位,目前已经成为在中国市场销量非常主流的一款中型SUV。


目前在售的楼兰有两套动力系统可选,一套是奇骏和天籁上面那副2.5L+CVT,另一套则是由2.5L机械增压发动机牵头的混合动力。和丰田或者本田的“强混动”相比,这套混动系统并没有太多超前的技术和惊人的油耗数据,它主要是用于急加速和城市拥堵状态中频繁的起停,尤其是对于拥堵路况的油耗表现还是有一定改善的。


不过楼兰虽然使用电动机改善油耗,但在配置上却有不够完善之嫌,因为电池的容量比较弱,所以很难由电动机单独介入工作,在等红灯的情况下,也很少会出现关闭发动机由电池介入工作的情况,对这套混动还是不要抱有太多的期望为好。


楼兰有日产车惯常的舒适和安静,它的动力被梳理得极为平顺,随便你怎样踩油门,都几乎感觉不到动力的闯动或拉扯感,甚至很少听到发动机声音。除了良好的隔音之外,车上配备的那套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Bose音响也对车厢静谧性贡献不小,虽然驾驶员不能自主决定降噪是否开启,不过驾驶这款车的时候,大概很少有谁会想去听一听发动机的轰鸣。


楼兰乘坐感很像升高版的天籁,一是都有很柔软的“零重力”座椅,二是滤震动作都能给人以轻柔感。和汉兰达类似,楼兰底盘很善于柔和化解掉路面冲击,而且始终能保持安静,但它的韧性似乎不如汉兰达,尤其是弯道表现明显不如汉兰达能给人信心。


楼兰车身修长却只提供五座选择,因此后排乘坐是楼兰的一大优势,腿部空间之大到能让中等身材的人轻松翘二郎腿。而且楼兰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可以实现无段调节,往后幅度非常大,大到可以实现半躺,不过要注意的是它采用了类似航空座椅的设计,靠背往下躺的同时坐垫也会往前移动,腿部和头部空间无法同时处于很奢侈的状态。


质量方面,楼兰的表现还算不错,根据美国消费者报告的大数据统计,六年以内的楼兰故障率都是非常低的,十年左右车龄的楼兰才会出现变速箱和驾驶系统故障,不过它的可靠性水平跟汉兰达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而且最新一年的楼兰故障率总体偏高。此外,部分楼兰汽车车辆ABS控制器内的油封硬度不足,可能会使制动液渗漏到零件内部电路板,导致ABS警告灯点亮。如继续使用,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ABS电路板短路烧蚀,存在安全隐患,日产已经对此进行了召回处理。


楼兰可选的安全功能包括盲点监控和岔路预警,以及前车碰撞预警和紧急刹车。在2015~2017年的美国IIHS碰撞测试中,日产楼兰所有基础项目(正面小角度重叠碰撞、正面中度重叠碰撞、侧面碰撞、顶部撞击、头枕和座椅)的测试成绩均为优。添加主动安全系统的日产楼兰于2015、2016年获评TSP+,2017年获得TSP,但没有参加副驾驶小面积偏置碰撞测试。

查看更多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