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亿战略失利:比亚迪汉唐走向高端的反思!

曾经被当作国产豪华座驾旗手的那个系列,三年不到就从热销榜首跌进了清仓区。 这不是市场波动。

这是放着火烧自己的品牌。 你还记得当年月销三万的神话吗?如今大量车型以十几万的低价促销出清。

三百亿战略失利:比亚迪汉唐走向高端的反思!-有驾

扎心吧。 技术倾斜,最先露出破绽。

母公司把最新的云端和自动驾驶技术给了新晋子品牌。 老旗舰却频繁被"简配"。

等于把A级套件给了别家,B级套餐留给自家主打。 消费者会买账吗?不会。

用户开始质疑:贵在哪里? 砍价救销量,变成了自毁利器。 几轮大幅让利后,品牌溢价被完全稀释。

车主维权、二手车残值跳水,连保值预期都没了。 买的人观望。

卖的人赔钱。 形成了一个越打折越没人买的怪圈。

品牌不是超市,不能只靠折扣堆量。 而多品牌策略本意是细分市场。

现实却变成资源内耗。 子品牌像是兄弟抢饭碗。

研发力量被切分得很薄。 营销口径也互相矛盾。

结果是高端形象被拉扯得模糊不清。 消费者听到的是噪音,不是信任。

更复杂的是市场格局的快速重构。 现在的中高端用户,不再单纯看马力或内饰。

谁的智能驾驶更稳?谁的生态链更顺手?谁能把家里场景搬到车里?这三点,已经形成了新的门槛。 对手们在这上面下重注。

把用户体验做成闭环。 你来晚了,别人已经抢先布局。

想翻盘吗?有几件事必须做到。 停止无底洞式的折扣战。

把最核心的技术优先下沉到旗舰车。 建立更独立的销售和服务渠道,让买得贵的人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尊重。

别再把优势资源分给看起来更靓的新品牌。 高端不是标签。

它是从研发到售后的完整链路。 给出一个可量化指标更直观。

若要保住高端定位,二手残值必须维持在同级别的80%以上。 低于这个线,品牌溢价就会被市场迅速吞噬。

现实中,残值下滑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还快。 信任一旦丢了,抢回来很难。

说句玩笑话。 把旗舰当“流量变现机”的营销手法,和把高端做成低价爆款,效果差不多:都是把品牌送进冷宫。

现在需要的是沉下心来修产品,不要只想着用补贴和噱头博眼球。 技术先行。

体验先行。 尊重现有车主,再谈扩张。

这次教训,对整个国产车企都很有借鉴意义。 升到高端,不是换个名字就行。

它需要时间、资源和耐心。 你认为,面对被动挤压的旗舰车系,企业应该先保客户还是先保利润?欢迎在评论里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