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汽车企业纷纷签约,德国:我们高估了中国,荷兰接管安世无误

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突发行动,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立即冻结了其所有资产,同时还把中方高管张学政停职处理。安世公司总部设在荷兰奈梅亨,原本由闻泰科技全资控股,自从2019年收购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分立器件制造商,主要产品线集中在汽车电子领域。

欧洲汽车企业纷纷签约,德国:我们高估了中国,荷兰接管安世无误-有驾

荷兰方面表示这次行动是因为公司管理不善,加上担心技术会被转走到中国去。顺势中国商务部在10月4号迅速出手,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安世在中国的子公司出口某些特殊的元器件。结果呢,全球供应链顿时陷入混乱,特别是欧洲的汽车行业,直接被卡住了脖子。

欧洲汽车企业纷纷签约,德国:我们高估了中国,荷兰接管安世无误-有驾

安世生产的东西并不算啥高端货,但它用得特别多,占据了全球二极管市场的近三分之一,能匹配1.6万款德系车。欧洲九成多的制造龙头企业都离不了它,在汽车领域,差不多一半的供应商都得依靠它。德国的车企依赖最深,比如大众在沃尔夫斯堡制造高尔夫的工厂,因为缺少功率芯片,到了10月10日左右,生产线都停了。

宝马慕尼黑的X5生产线也在10月15日开始受到影响,微控制器缺货让工程师们都算不过库存能坚持多久。奔驰在斯图加特的S级轿车减产,传感器芯片供不应求,甚至影响到质检环节。欧洲汽车制造协会在布鲁塞尔开会,预测这轮中断可能持续三个月,损失得超过200亿欧元,十万个岗位都岌岌可危。协会的代表们盯着供应链地图,看到中断点几个全红得像火烧一样。

欧洲汽车企业纷纷签约,德国:我们高估了中国,荷兰接管安世无误-有驾

德国媒体南德意志报在10月12日发表文章,直接说这事儿完全是德国汽车行业自己惹的,长期以来低估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把中国当成纯粹的市场机会。文章还指出,德国直到最近才意识到,北京并不仅仅是合作伙伴那么简单。

德国媒体语气中带点恨铁不成钢,直言这些车企太过依赖中国了。以前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同时推进,德国车企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德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到40%以上。这块天地养活了德国车企的全球排名和研发投入,可一旦供应链出了问题,百万就业岗位都跟着摇摆不定。媒体似乎忽略了中德之间的经贸互补关系,中国也在依赖德国的技术,这次德国一些政客的表态反倒让人更摇头。

欧洲汽车企业纷纷签约,德国:我们高估了中国,荷兰接管安世无误-有驾

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经济部长斯文·舒尔茨,10月25日在州议会上一番话,直截了当地说荷兰插手这个决定挺合理的,没有啥问题。讲稿念到一半,汽车行业的代表们坐在底下听得挺专注,但舒尔茨就没提本土工厂停产的事儿。

这番话实际上是在帮荷兰撑腰,却忽视了大众沃尔夫斯堡主厂全部停工、宝马X5生产线暂停、奔驰减产这些实际情况。舒尔茨支持欧盟对核心技术进行审查,强调得减少对外依赖,可是在具体操作中,他好像没想到供应链那复杂的真实情况。有党内的人也有人指他太看重地缘政治,忽略了企业的难题。舒尔茨态度没变,反倒在辩论里不断强调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欧洲汽车企业纷纷签约,德国:我们高估了中国,荷兰接管安世无误-有驾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在10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接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业务和知识产权流出欧洲,本身还用手势指向安全报告。荷兰还引用了1952年的货物供应法,这算是把个冷战时期的老法宝拿出来用,第一次用在这种事情上。

消息人士透露,荷兰担心张学政打算裁掉欧洲地的40%员工,还打算把慕尼黑的研发中心关闭,把生产线转到中国。曼彻斯特的机密资料也已经转走,汉堡的设备也有跟进的计划。不过,闻泰科技的发言人反驳说,荷兰的真实用意是让本土公司接手这些业务,可是客户们还不愿意跟新的公司合作。安世欧洲的工厂主要生产晶圆,70%的封装是在中国完成,然后销往全球。现在中国的管控更严了,欧洲那边一些运营受到了限制,产量也下降,员工只能加班来处理积压的订单。

欧洲汽车企业纷纷签约,德国:我们高估了中国,荷兰接管安世无误-有驾

中国商务部宣布的公告之后,安世东莞的工厂调整了相关安排,现在优先满足国内客户的订单。安世中国在十月下旬发出通知,表示会恢复对欧洲的供货,但有个前提条件:客户必须签订新的合作协议,直接与中国方面合作;结算也改成用人民币;出货的数量会根据国内的需求灵活调整,确保本土市场的优先供应。

德国零部件厂商的采购总监在电话里说,他也只能同意,工厂快要停摆了,没得办法。大众和宝马十月下旬在上海办公室排队签字,代表们坐好,握着笔,默默交换眼神。供应慢慢在恢复,但之前的中断已经让生产线空闲出来,工人们也只好休假。汽车行业可是德国经济的压仓石,贡献了大概5%的GDP,整个产业链更是占到20%,关联到200万个岗位,这次危机让民生压力越发沉重。

欧洲汽车企业纷纷签约,德国:我们高估了中国,荷兰接管安世无误-有驾

这事儿显得中欧供应链紧得很,安世的产品几乎占了欧洲制造业的大头,有将近一半的车企都得靠它。德国那边的企业有95%的稀土材料都是从中国进口,但政府倒是坚持无条件供应,完全没考虑对方的担心。舒尔茨这些人说话没遮掩,企业们都觉得挺疼。闻泰科技也说了,要是真把中欧业务砍掉,安世的后端产能大部分就废了,欧洲短时间内根本补不上。荷兰那边忙着甩锅,说中方打算“掏空”他们,可到了现在这地步,想道歉的感觉还不明显。

荷兰打算玩政治牌,结果反而把欧洲的车企推到了坑里。德国的政客,比如舒尔茨,说话挺站台荷兰,可实际上却忽略了自己企业可能面临停产的风险,这算是典型的重视政治轻看经济了。车企们也没招,可只好排队签字,用人民币结算,绕过荷兰那边的总部。德国媒体开始反思,以前把中国想得太美,低估了对方的战略意图,现在才醒悟,已经晚了。

中国的反制措施一针见血,把关键出口管制卡死了,那全球供应链一下子就变得紧密起来。荷兰原本是想掌控技术,避免技术外流,没想到产能却卡在中国这边,结果客户们都转向直接和中国合作了。欧洲的汽车行业库存快见底了,协会都发出警告,说要停产了,连日本的本田、沃尔沃也受牵连。美国通用、福特打算向荷兰追索赔偿,供应链的震荡持续扩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