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双层巴士:306路公交的温暖与变迁
那天去兵马俑,差点没赶上回城的306路公交。
老远看见车亮着转向灯,眼看就要发车。
我一路小跑过去,车门还开着。
刚踏上车,司机就缓缓起步了。
这才发现,他刚才是在等我。
心里一暖,连忙道谢。
车里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人。
司机问我到哪,我说去纺织城。
他指指扫码机:“五块,直接扫这里。”
我愣了一下:“现在没有售票员啦?”
他笑笑:“撤了两个多月了。”
哎,白在景区换了一堆零钱。
爬上二层,视野开阔,座位任选。
从兵马俑到纺织城,一路就载着我一个人。
广播里反复提醒:“途中想下车,和司机说一声就行。”
这服务,挺人性化。
可一路上,扫码提示音只响过我那一声。
这场景有点奇怪。
兵马俑停车场大巴排成长龙,游客络绎不绝。
怎么这趟双层公交,反倒冷冷清清?
是大家不知道线路调整?还是都去挤地铁了?
306路的变化,悄悄发生了
这趟车曾经是游客从西安去兵马俑的热门选择。
现在始发站改到了纺织城枢纽。
路线没大变,但乘车体验不一样了。
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售票员,全程自助扫码。
对习惯电子支付的年轻人来说,更方便。
但对一些老年游客或外国游客,可能需要时间适应。
司机成了“多面手”
现在司机不仅要开车,还要兼顾收款和答疑。
像我遇到的这位师傅,耐心等人,态度温和。
这样的服务细节,真的很加分。
公共交通不仅是把人从A点送到B点。
更是在旅途中传递一座城市的温度。
为什么车上人这么少?
我琢磨了几个原因:
很多游客跟着旅行团,直接坐旅游大巴往返。
自由行游客可能选择地铁加公交的换乘方式。
还有一些人还不知道线路调整,依然去火车站找车。
信息不对称,让这趟实惠的公交被埋没了。
其实306路性价比很高
五块钱从兵马俑到纺织城,比旅游大巴便宜多了。
双层巴士视野好,沿途还能看看风景。
现在人少,坐着宽敞舒适,像包车一样。
如果你不赶时间,这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个小提醒
车站离兵马俑东门有点距离,得留足时间走过去。
车次间隔可能较长,最好提前查好时刻表。
准备好零钱或者确保手机有电,方便扫码支付。
告诉司机你要去哪里,他会提醒你到站下车。
城市的脉搏,在公交线上跳动
一条公交线路的调整,映射出城市发展的轨迹。
从有人售票到无人售票,从拥挤到宽松。
出行的方式在变,不变的是那份市井烟火气。
下次你去兵马俑,不妨试试这趟306路。
或许也能享受一段安静惬意的旅程。
车窗外的风景缓缓后退。
从临潼的田园风光,渐渐变成城东的高楼林立。
这趟车连接着千年历史与现代化都市。
也承载着普通人的日常奔波与旅行者的探索好奇。
抵达纺织城,我再次向司机道谢。
他挥挥手,继续等待下一批乘客。
公交线路会变,支付方式会变。
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不会变。
这或许就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