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说实的,马自达真不适合现在的中国家庭了。
家庭用车最实在的,就是能不能装下一家老小和行李,这一点马自达直接卡脖子。
就拿它卖得不错的「CX-5」来说,我查了不少车主实测,后排腿部空间看着有 1 拳 2 指,但要是按中国家庭常见的 “两大一小 + 老人” 配置,装个童安全座椅后,旁边再坐个老人,膝盖直接顶到前排座椅后背,全程只能蜷着腿。
更别说多孩家庭了,要是俩娃都用安全座椅,后排根本坐不下第三个成年人,这哪叫 “家庭车”?
后备箱更不用提,实测放两个 28 寸行李箱 + 一个婴车就满了,要是逢年过节带点老家的特产,比如两箱苹果、一床被子,根本塞不下。
反观同级的本田 CR-V,同样的东西装完,还能多放个孩子的书包和折叠轮椅 : 这对有老人的家庭多重要!还有后排中间的地台,马自达凸起快 18 厘米,中间坐人得 “骑” 着,老人坐久了腿麻,小孩还容易摔跤,这细节完全没考虑家庭需求。
很多人觉得马自达油耗还行,就忽略了养车的 “隐性成本”,但中国家庭过日子,最在意的就是这些 “细水长流” 的钱。
首先是 4S 店数量,据三四线城市的车友反馈,当地往往就 1 家马自达 4S 店,保养得提前一周预约,要是碰上个小剐小蹭,补个漆都得等 3 天;
反观丰田、本田,县城里都有服务点,当天去当天就能弄完。
更麻烦的是配件等待时间。
有个 CX-50 车主跟我吐槽,他后保险杠被蹭破了,4S 店说配件得从外地调,等了 20 天才能修;
而他朋友的 CR-V 撞了,3 天就拿到了配件。
保养费用也不低,6 万公里大保养,马自达要 1800 多,换个变速箱油就得 800,而丰田 RAV4 同项目只要 1500 出头 : 一年保养两次,十年下来差的钱,够给孩子报个兴趣班了。
现在中国家庭带娃出门,谁不用智能功能?
但马自达的智能化,说难听点就是 “跟不上趟”。
先说车机,喊 “打开后排空调”,得等 2 秒才反应,有时候还听错,把 “调低温度” 听成 “导航到医院”;
我同事的比亚迪宋 Pro,喊完立马执行,还能分区域控制温度,带娃时不用回头调,多安全。
还有童相关的功能,更是敷衍。
现在很多车型的童锁是电子的,手机就能控制,下车前按一下就行;
马自达还是机械的,每次都得弯腰去后门掰,手里抱着孩子根本腾不开手。
倒车影像也差,晚上光线暗的时候,屏幕里糊得跟马赛克似的,有个宝妈说,她晚上倒库差点蹭到花坛,就因为没看清后面的台阶 : 这对带娃的家长来说,就是实打实的安全隐患。
家庭用车经常跑长途,座椅舒服不舒服太关键了,可马自达的座椅,根本没考虑 “全家适配”。
前排座椅对腰部支撑不够,我一个朋友开 CX-5 跑 3 小时高速,下来后腰都直不起来;
后排更糟,填充物硬得跟木板似的,孩子坐 1 小时就闹着要下来,老人坐久了也喊腰疼。
中国家庭换车一般 3-5 年,保值率直接关系到 “亏多少钱”,这一点马自达也不占优。
据二手车平台数据,三年保值率,马自达 CX-5 是 65.7%,而丰田 RAV4 是 72%,CR-V 是 68.2%。
假设买时裸车 18 万,三年后卖,马自达比 RAV4 少卖 1.1 万多 : 这钱够全家出去旅游一趟了,谁不心疼?
说白了,中国家庭要的不是 “好开的车”,是 “好用的车”: 能装下老人孩子,养着不费劲,用着省心,换车时不亏太多。
马自达光顾着搞操控、搞设计,这些家庭最需要的点全没跟上,不是它不好,是真不适合现在的中国家庭了。
你家要是有老人有小孩,选车时会先看这些点吗?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本文数据和事件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因此信息仅供参考,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