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比亚迪这次宋系列的年度改款,给我的第一感觉不是升级,而是开窍了,或者说,是心态彻底崩了之后的大彻大悟。
什么怀挡,什么冰箱,什么长续航,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比亚迪终于放弃了当一个正经车企的伪装,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化身雷电法王,对着10到18万这个修罗场,来了一场无差别、饱和式的闪电战。这已经不是在卖车了,这是在执行焦土政策。
先说那个怀挡。技术上很高级吗?一点也不。奔驰几十年前就在用了。但比亚迪把它下放到宋Pro和宋L上,这个行为就非常“道诡异仙”了。以前这个价位的车,中控必须得有个硕大的换挡杆,像一根定海神针杵在那,彰显着一种工业时代的、毫无意义的仪式感。现在比亚迪直接给你拔了,换成一根小小的拨杆。
诶,这就很有意思了。这一下,整个中控台的“私人小卖部”就被盘活了,空出来的地方给你放了双无线充电和杯架。这个动作的潜台词是什么?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当你的竞品还在纠结挡杆是用真皮还是仿皮包裹的时候,比亚迪直接把桌子掀了,说我们不要挡杆了。这就叫降维打击。你还在研究怎么把菜炒得更好吃,我直接把你的厨房给爆了。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中年油腻男,摸过的挡杆比很多人摸过的方向盘都多,但我必须承认,怀挡这玩意儿,一旦用习惯了,就真的回不去了。右手永远不用离开方向盘,那种掌控感,是一种毒品。比亚迪现在做的,就是给十来万的用户,也尝一口这种“毒品”。
然后就是那个车载冰箱,这简直是典中典。一个冰箱,出现在一台十几万的家用车上,这事儿本身就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同行看了都得傻,这哥们儿不按套路出牌啊,我们还在卷大屏、卷座椅通风,你怎么开始卷家电了?这不务正业啊!
但你仔细琢磨一下,这手牌打得有多脏。谁会买这个价位的SUV?绝大部分是家庭用户。家庭用户最头疼的场景是什么?是带娃出行。一个哭闹的小孩,在后座上发出穿透灵魂的尖叫,这时候你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阔乐或者一根冰棍塞到他嘴里,世界瞬间就清净了。讲真,那一刻,这个冰箱就不是冰箱,它是任意门,是观音菩萨玉净瓶里的甘露,是能让你免于道心破碎的护身符。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而家庭幸福的关键,有时候就在于这一个零下6度的冰箱。它可能一年也用不了几次,但它必须得有,它是一种信仰,一种“我能在车里喝到冰可乐”的信仰。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不需要逻辑。
续航和底盘的升级,更是坏了菜了。宋Pro DM-i从扭力梁升级成四连杆,这已经不是升级了,这是基因突变。懂车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舒适性的质变。以前大家还能吐槽一句“板悬”,现在你连槽点都找不到了。这就像武侠小说里,一个练金钟罩铁布衫的哥们,突然有一天学会了凌波微步,就问你怕不怕?同行看了也得哭晕过去,本来大家都是压缩毛巾,下水才变大,你这怎么直接出厂就是五星级酒店的浴巾了?
还有续航,入门版直接干到130公里,高配200公里。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就是大部分人日常通勤,真的可以做到一周甚至两周一充电,把这台混动车当成纯电车来开。油箱里的油,可能放到过期都用不完。比亚迪这一手,等于是告诉所有还在犹豫买纯电还是混动的用户:别纠结了,我全都要。我既有纯电的体验,又没有里程焦虑,价格还把你打骨折。这简直就是要把友商往死里逼啊!
所以你看,比亚迪这一套“怀挡+冰箱+长续航”的组合拳,根本就不是在做产品升级,而是在重塑这个价位用户的“认知”。它在用一种耍流氓的方式告诉你,以前你们觉得理所应当的配置差异,在我这里,不存在了。以前你们觉得高端车才有的体验,在我这里,白菜价。
说到白菜,我想起我家楼下超市的白菜最近又涨价了,真是啥都在涨。
这种打法,其实是一种极致的民粹解构。它解构了所谓的“技术壁垒”,解构了所谓的“品牌溢价”。在绝对的、碾压式的性价比面前,一切花里胡哨的营销和发布会,都显得苍白无力。当然了,肯定会有人说,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是是是,你说的都对。这种品牌玄学确实存在,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信仰。但对于绝大多数攥着十几万预算,想让一家老小过得舒服点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只信一件事:加大加大再加大。
所以,新款宋系列上市会带来什么惊喜?不会有惊喜,只会有惊吓。对同行来说是惊吓,对消费者来说,可能也是一种幸福的惊吓。比亚迪已经悟了,在如今这个汽车市场的黑暗森林里,想活下去,不能靠体面,得靠发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而比亚迪的选择是,在成仙的路上,顺手把所有同行的盒子都准备好。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