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为的余承东又放出了一个大消息,让整个汽车圈和关注科技的朋友们都议论纷纷。
这个消息听起来确实有点“吓人”:目标是在2025年,让华为深度参与的鸿蒙智行汽车联盟,卖出70万辆车,实现2500亿元的销售额。
更关键的是,他们把2025年定位为“打败BBA和特斯拉的元年”。
很多人一听,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不是又在“吹牛”了?
毕竟,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德国老牌豪华车企,在中国市场深耕了几十年,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而特斯拉,作为新能源车的领头羊,也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华为一个搞通讯和手机的,凭什么敢说要在明年就把这些巨头挑落马下?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底气和盘算?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用大白话好好聊一聊。
要想明白华为为什么在汽车这件事上这么拼,咱们得先把时间倒退几年。
很多人都还记得,在六七年前,华为的手机业务可以说是如日中天。
当时余承东带领的消费者业务,一年能给华为赚近五千个亿,占了公司总收入的一大半。
2019年那会儿,华为手机一年卖了2.4亿台,眼看就要超过三星和苹果,成为世界第一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那边突然来了个制裁,不让别人卖给华为高端芯片了。
这就好比一个世界顶级的面包师傅,正准备大展拳脚,结果人家不卖给你最高级的面粉了,这生意还怎么做?
所以,华为最赚钱的手机业务一下子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几年来一直没能缓过来。
公司要发展,员工要吃饭,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俗话说得好,“东方不亮西方亮”。
手机这条路暂时走得艰难,那就得开辟新的战场。
余承东和华为就把目光投向了汽车。
为什么是汽车?
因为现在的车,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纯粹的机械产品了。
它越来越像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大号智能手机。
车里要有大屏幕,要有智能语音助手,要能上网听歌看电影,还要有越来越聪明的自动驾驶功能。
说到玩这些智能化的东西,全世界有谁比华为更在行呢?
所以,华为决定进军汽车行业,不是去抢传统车厂的饭碗,而是用自己的长处,去赋能传统车厂,一起把车造得更智能、更好用。
这就是“鸿蒙智行”这个联盟的由来。
说白了,华为不出整车,但它提供的是汽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也就是最核心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
那么,70万辆这个宏伟的目标,具体要怎么实现呢?
这就不是喊喊口号就行了,得有实打实的产品来支撑。
华为的策略很明确,就是联合多个合作伙伴,形成一个“集团军”,用不同品牌、不同定位的车型,去覆盖尽可能多的市场。
我们来看看这个“集团军”的构成。
打头阵的,是大家最熟悉的“问界”系列,这是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品牌,也是鸿蒙智行目前最成功、卖得最好的。
明年,光是旗舰车型问界M9,一款售价五十多万的高端SUV,目标就要卖12.5万辆。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在这个价位,以前都是BBA的天下。
再加上持续热销的问界M7,以及全新的M5和即将推出的M8,整个问界家族加起来,就要承担起一半以上的销量任务。
这并非空想,看看现在问界M9在路上的能见度和订车的火爆程度,就知道它的确有这个实力。
除了SUV市场的问界,华为还和奇瑞合作搞了个“智界”品牌,主攻轿车。
全新的R7和S7车型,目标是10万辆,这明显是冲着特斯拉Model 3这些热门车型去的。
奇瑞有扎实的造车功底,华为有领先的智能化技术,强强联合,竞争力不容小觑。
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向更高端的市场发起冲击,华为还准备了两支“特种部队”。
一支是和北汽合作的“享界”,定位是高端行政轿车,直接对标奔驰S级和宝马7系。
另一支更神秘,是和江淮合作的“尊界”,据说定位会是百万级别的超豪华车。
这些车虽然销量目标不高,但它们的象征意义巨大,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中国品牌不仅能造好家用车,也能造出世界顶级的豪华车。
把这些不同品牌的预估销量加起来,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再加上和上汽合作的一个新品牌“尚界”,总数确实已经非常接近70万辆了。
这个产品布局,从二十多万的家用到上百万的豪华车,从SUV到轿车,几乎实现了全覆盖,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产品网。
当然,光有车海战术还不够,华为真正的杀手锏,还是它的核心技术。
在原来那篇文章里,有一个数据特别引人注目,说鸿蒙智行的车累计避免了超过242万次可能的碰撞。
这个数字背后是什么?
是华为那套遥遥领先的智能驾驶和主动安全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车上的雷达和摄像头,像一双不知疲倦的眼睛,时刻帮你盯着路况。
当你开车走神,或者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路边突然冲出个行人,或者旁边车道有车“鬼探头”式地别过来,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车子自己就会帮你紧急刹车,从而避免一场可能发生的事故。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买车图的是什么?
安全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
过去我们觉得,车子钢板厚、结实就安全。
但现在,更高级的安全,是能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华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把“智能安全”做成了自己最大的卖点。
当别的品牌还在宣传自己的车内饰用了多好的皮料、零百加速有多快的时候,华为直接告诉你,我的车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你和你家人的生命安全。
这种安全感,是花多少钱买真皮座椅都换不来的。
这才是华为敢于叫板BBA和特斯拉的真正底气。
所以,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2025年真的会成为华为颠覆传统豪华车市场的一年吗?
如果说从全球总销量上完全超过BBA,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但是,从改变游戏规则的角度来看,说这是“元年”一点也不为过。
因为华为正在用它的技术,重新定义“豪华”。
未来的豪华,可能不再仅仅是品牌标志、内饰用料,而更多地体现在这台车有多聪明、多安全,能为你提供多大的便利和安心。
在这条全新的赛道上,华为已经跑在了前面。
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一台车的“智商”和“安全感”比它的“出身”更重要时,传统豪华品牌的固有优势就会被削弱。
这不仅仅是一场销量的竞争,更是一场关于未来汽车标准和定义权的争夺。
而从目前的布局和技术实力来看,华为显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