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L到店,设计引争议,销量能否逆袭?

最近,汽车圈里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就是一汽-大众家那台家喻户晓的速腾,迎来了换代,还改名叫“速腾L”。

新车已经陆续到了一些4S店,很多人去看过实车后,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这台曾经被誉为A级家轿“标杆”的德系车,这次的变化可以说是从头到脚,大刀阔斧。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汽车市场,速腾这次的“大变身”,到底是跟上了时代的潮流,还是有点找不着北了?

速腾L到店,设计引争议,销量能否逆袭?-有驾

它还能不能保住自己以往的销量地位,这确实是个值得大家好好聊聊的话题。

咱们先从大家第一眼能看到的外观说起。

老款速腾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四个字:四平八稳。

那个宽大的镀铬进气格栅,配上规规矩矩的大灯,看上去就透着一股德系车特有的沉稳和高级感。

这种设计很受一部分消费者的欢迎,觉得它不张扬,有内涵,开出去有面子。

可新款速腾L完全换了个路子,设计师好像突然想通了,要让这台车“年轻”起来。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前脸的格栅,尺寸明显缩小了,变得更加秀气,大灯造型也变得更尖锐、更有神。

这么一看,车头确实比以前精神了不少。

但是,问题出在保险杠下面,设计师似乎觉得光改上面还不够,在两侧加了面积不小的黑色装饰,中间还用一根镀铬条连起来,想营造出一种运动感。

速腾L到店,设计引争议,销量能否逆袭?-有驾

这下,争议就来了。

一些老车主或者欣赏传统设计的人就会觉得,这设计有点太复杂了,甚至有点“用力过猛”,反而失去了原来那种简洁大气的感觉。

以前的速腾,大老远一看那个标志性的大格栅,就知道是它,辨识度很高。

现在这一改,混在车流里,反而没那么显眼了。

当然,年轻人可能会觉得这种新设计更时尚,更符合他们的审美。

这种改变,就像一个一直穿西装的稳重中年人,突然换上了一身潮流运动装,有的人会觉得他变年轻了,有的人则会觉得有点不协调。

侧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个隐藏式门把手。

这个设计现在在很多国产新能源车上很常见,能让车身侧面看起来更光滑、更有科技感。

速腾L也用上了,而且还宣传说支持感应解锁、按压弹出,甚至还有个“破冰”功能,专门应对冬天结冰的情况。

听上去确实挺酷的,但老百姓买车过日子,最关心的还是实用性。

很多人心里都会打个问号:这东西结构比传统门把手复杂,万一坏了,修起来是不是很贵?

速腾L到店,设计引争议,销量能否逆袭?-有驾

下雨天会不会容易进水导致失灵?

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天,那个“破冰”功能真能顶用,还是一样会被冻得结结实实?

这些问题,光听销售说“没问题”是没用的,还得等第一批车主在实际使用中给出答案。

这也反映出大众这样的传统车企在转型时的一个矛盾点,既想用新科技来吸引眼球,又得保证自己一贯以来“皮实耐用”的口碑不受影响。

坐进车里,你会发现变化比外观还要彻底。

老款速腾那种布满了实体按键、布局严谨的内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大大的悬浮式中控屏幕,方向盘也换成了新款的三辐式,最关键的是,原来那个粗壮的换挡杆没了,变成了小巧精致的电子怀挡,这一下就让中控台下方空出了一大块储物空间。

整个内饰的科技氛围确实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特别是那块中控屏,反应速度非常快,操作起来很流畅,据说是因为用了高通8155芯片。

这个芯片现在在很多高端或者主打智能的国产车上是标配,它就相当于给车机系统换上了一个强大的“大脑”,让它运行起来不再卡顿。

这一点,大众算是听进去了中国消费者的呼声,毕竟以前大众的车机系统,没少被人吐槽反应慢。

而且,新车还支持了HUAWEI HiCar,这对广大的华为手机用户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连接起来方便多了。

速腾L到店,设计引争议,销量能否逆袭?-有驾

但是,在追求科技感的同时,一些基本体验似乎被忽略了。

有去看过车的人反映,中控屏和液晶仪表盘在阳光下的反光问题比较严重,有时候会看不清上面的信息,这在开车的时候是会影响安全的。

这说明在设计上还是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不能只为了看着好看,而牺牲了实用性。

再说说大家关心的空间和动力。

因为名字里加了个“L”,车身长度和轴距确实比老款有所增加,后排空间表现更好了,而且座椅也能放倒,实用性不错。

不过,也有人提到后备箱的地台比以前高了,搬运一些沉重的行李时可能会费点劲。

动力方面,新款速腾L沿用了那台1.5T的发动机,参数没变,匹配的还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

这套动力总成大家都很熟悉了,优点是技术成熟、省油,日常开绝对够用。

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就是没什么惊喜。

跟同级别的本田思域比,人家的1.5T发动机马力更大,开起来更有劲。

更关键的是,现在市场上的“搅局者”太多了。

速腾L到店,设计引争议,销量能否逆袭?-有驾

最典型的就是以比亚迪为首的国产插电混动车型,比如秦PLUS DM-i,还有刚上市就火爆的秦L。

这些车,能用电也能用油,综合算下来,一公里的花费可能就两三毛钱,而且还能上绿牌,免购置税。

在这样的对手面前,速腾L单纯靠“德系品质”和还算不错的油耗,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

大众这次没有给速腾L配备混动或者插电混动系统,在新能源车大行其道的今天,显得有些过于保守了。

最后,所有这些改变和争议,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速腾L还能卖得好吗?

这就要看它的最终定价了。

目前,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像日产轩逸、本田思域,都在通过降价来抢市场。

速腾L如果定价太高,或者上市后优惠不大,消费者可能就会转头去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日系车,或者是使用成本更低、科技配置更丰富的国产新能源车。

可以说,新款速腾L正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它努力地想变得年轻、科技,去迎合新一代消费者的口味,但这种改变又可能让它失去了一部分欣赏它稳重、可靠的传统客户。

它就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人,一边是过去的辉煌和忠实拥趸,另一边是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未来。

它最终能否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就要看大众愿意拿出多大的诚意,用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来回应消费者的期待了。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多一些观望和等待,看看第一批车主的真实反馈,再结合最终的优惠情况,或许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