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车的缺点,终于有人敢说了,车主哭诉,别再被忽悠

近些年来,混动汽车可以说是市场上的一大热门,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都会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选项。

广告里总是把它们描绘得特别美好,说它既能像电动车一样用电,省下一大笔油钱,开起来又安静又平顺;同时又保留了燃油车的加油功能,彻底告别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想去哪儿抬脚就走,简直就是集两种车型优点于一身的完美产品。

听起来确实让人心动,好像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混动车的缺点,终于有人敢说了,车主哭诉,别再被忽悠-有驾

但是,咱们老百姓花的是辛辛苦苦赚来的真金白银,在掏钱之前,是不是也应该冷静下来,拨开那些听着好听的宣传语,仔仔细细地看一看,这种车在咱们日常实际使用中,到底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其实,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它的两面性,混动车当然也不例外,它的一些缺点,在您决定购买之前,确实有必要了解清楚。

首先,咱们就得聊聊那个最吸引人的纯电续航里程。

销售顾问通常会指着宣传册上的数字告诉你,这车纯电能跑一百多甚至两百公里,对于大部分人每天上下班通勤来说,是绰绰有余了,甚至可以做到一周充一次电,平时就当纯电车开,用车成本非常低。

这个说法听起来没毛病,但实际情况却经常打折扣。

这里面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技术细节,那就是电池的保护机制。

为了让电池用得更久一点,不容易那么快衰减,汽车的控制系统通常不会让你把电量完完全全用光。

一般情况下,当电量用到还剩下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时候,系统就会主动介入,强制启动发动机,切换到混动或者燃油模式。

混动车的缺点,终于有人敢说了,车主哭诉,别再被忽悠-有驾

这就好比你的手机,用到最后百分之二十电量就变成红色警告了,车子也是一个道理。

这么一来,一辆标称纯电续航200公里的车,你实际上能安心使用的纯电里程可能也就160公里,直接打了八折。

这还是在最理想的状况下。

如果碰上夏天大热天,你得开空调制冷吧?

冬天太冷了,你得开暖风取暖吧?

空调和暖风都是耗电大户,一开起来,那个续航里程掉得比平时快多了。

所以,原本你盘算着每天通勤80公里,充一次电能管两天,结果算上电池的预留电量和各种电器的消耗,很可能一天一充才是常态。

这样一来,它和宣传里那种轻松便捷、高效节能的形象就有了不小的出入。

混动车的缺点,终于有人敢说了,车主哭诉,别再被忽悠-有驾

其次,充电的便利性和时间成本也是一个需要仔细衡量的问题。

现在纯电动车发展很快,很多公共充电站都铺设了直流快充桩。

开纯电车的车主,跑长途在服务区休息一下,或者在商场吃个饭的功夫,可能半小时左右就能把电量从百分之二十充到百分之八十,补能效率很高。

但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插电式混动车型,为了控制整车成本和内部结构布局,并没有配备直流快充接口,只有一个交流慢充口。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只能使用慢充桩或者家里的充电桩给它充电。

这个充电时间可就长了,根据电池大小和充电桩功率,充满一次电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是七八个小时。

在自己家里有固定车位和充电桩的情况下,晚上回家插上枪,第二天早上开走,这不成问题。

混动车的缺点,终于有人敢说了,车主哭诉,别再被忽悠-有驾

可一旦你的使用场景变化了,比如出远门或者临时需要在外面补电,这个短板就暴露无遗了。

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旁边的纯电车“闪电”般地补能然后开走,而你的车却只能选择去加油,或者找个地方慢慢地耗上大半天。

这种时间上的不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成本。

再来说说大家都很关心的长期使用成本,也就是买车和养车这笔账。

通常情况下,在同一个车型里,混动版本的价格要比纯燃油版本的贵上好几万块。

这多出来的钱,销售的说法是可以通过后期省下的油费慢慢“赚”回来。

这个说法理论上成立,但过程可能比想象中要漫长,而且还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成本:维护和修理。

混动汽车的结构远比燃油车复杂,它等于是在一套完整的燃油动力系统(发动机、变速箱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套完整的电力驱动系统(电池、电机、电控)。

混动车的缺点,终于有人敢说了,车主哭诉,别再被忽悠-有驾

两套系统并存,意味着潜在的故障点就更多,维修保养起来也更复杂。

发动机需要定期更换机油、滤芯,而“三电系统”的核心——动力电池,更是个“金贵”的部件。

虽然现在技术进步了,电池寿命也长了,但它终究是个消耗品,一般的设计寿命在8年左右。

一旦过了质保期,电池出现严重衰退需要更换,那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动辄好几万甚至十几万。

有车主算过一笔账,如果每年开的公里数不多,可能开个三五年,省下来的那点油钱,还不足以抵消当初买车时多付出的车价和未来可能面临的高昂维修成本。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国内的一些汽车品牌,比如比亚迪,已经提供了非常给力的“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是中国汽车工业进步的体现。

但从技术结构本身来看,更复杂的系统意味着更高的潜在维护成本,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

最后,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是混动车给车主带来的心理层面的变化。

混动车的缺点,终于有人敢说了,车主哭诉,别再被忽悠-有驾

很多人买混动车,初衷是为了摆脱纯电车的“里程焦虑”,结果用着用着,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电量焦虑”。

因为习惯了用电行驶的安静、平顺和低成本(一度电几毛钱,一公里成本不到一毛钱),车主们会下意识地想尽办法保持车辆在纯电模式下运行。

每天下班回家,可能都会琢磨一下,今天的电够不够明天用?

要不要现在就去充电?

一旦电量不足,发动机启动介入,虽然现在的技术已经能把这个过程做得非常平顺,但那种从极致安静到有引擎声音和轻微振动的变化,还是会让人感觉驾驶体验打了折扣。

更重要的是,当你习惯了用电的廉价之后,再让你去加油站花几百块钱加油,心里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感”和“心疼感”。

以前开油车,油价涨跌只是个话题,现在开混动,每一次被迫烧油都感觉是在“烧钱”。

这种心态上的转变,会让用车过程变得有些“拧巴”,原本为了追求更自由、更经济的出行方式,结果反而给自己增加了一些新的心理负担。

说到底,混动技术作为从燃油车时代向纯电动车时代过渡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有它不可否认的优势和存在的价值,但它并非完美无缺,更不是适合所有人的“万能钥匙”。

它更像是一个“偏科生”,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在另一些方面则有明显的短板。

对于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比如每天的行驶距离、居住和工作地点的充电条件、对驾驶体验的要求以及长期的用车成本预算等等,综合考量,才能打破信息不对称,避免被天花乱坠的宣传所迷惑,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理性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