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准备买车的朋友来说,在展厅里看中一款心仪的车型后,常常会面临一个现实而又纠结的选择。
销售人员会告诉你,这款车有两个动力版本,一个是1.5T涡轮增压,另一个是2.0T涡轮增压,后者通常要贵上一到两万元。
这时候,很多人脑海里固有的观念就会浮现出来:排量大的肯定动力强,但油耗也一定高;排量小的虽然便宜,但会不会开起来没劲,尤其是在需要动力的时候掉链子?
于是,一场关于“多花钱买个痛快”还是“省钱求个经济”的内心博弈就开始了。
实际上,关于1.5T和2.0T谁更省油、谁更合适的争论,并不能简单地用“排量大小”来一概而论,它背后牵涉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我们日常的用车习惯,是一个典型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在城市里开车,绝大部分时间车辆并不需要太大的动力。
根据测算,一辆重量在1.5吨左右的普通家用轿车,在平坦的城市道路上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匀速行驶,发动机需要输出的功率其实还不到10千瓦。
如果车速降低到走走停停的30公里每小时,那么实际需求的功率可能只有3到4千瓦。
这个数字可能有些抽象,我们可以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对比,一台大三匹的立式空调,其制热功率就能达到七八千瓦。
也就是说,在城市里平稳行驶时,驱动汽车前进所需的力量,甚至比不上你家客厅里的一台空调全力工作时的能量输出。
在这样一种低功率需求的场景下,1.5T和2.0T两款发动机的差异就体现出来了。
虽然它们的最大功率都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但它们维持自身运转所需要消耗的基础能量是不同的。
2.0T发动机,因为排量更大,它的气缸、活塞、连杆等内部运动部件的尺寸和重量,通常都会比1.5T的更大、更重。
这就意味着,在发动机运转时,这些部件产生的惯性和内部摩擦阻力也会相应增大。
通俗点说,2.0T发动机的“基础代谢”更高。
所以,即便两台发动机同样只输出10千瓦的功率来驱动车辆,2.0T发动机也需要额外多消耗一部分燃油,仅仅是为了克服自己更大的内部运行阻力。
据估算,这部分额外的油耗差异可能在10%到15%之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叫做“发动机负荷率”。
在市区行驶时,车辆频繁启停,速度提不起来,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长期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其负荷率可能连10%都不到。
这就好比让一个能举起100公斤重物的壮汉,整天只让他负责拿起一支笔,他根本无法进入最佳的发力状态。
发动机也是如此,在极低的负荷下运行时,气缸内的燃油混合气燃烧会非常不充分,很多燃油还没来得及转化为有效的能量就被排出去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相较而言,2.0T发动机因为基础功率更大,在同样低速行驶时,它的负荷率会比1.5T更低,导致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也更为突出。
综合这两个原因,在以城市通勤为主的用车环境下,同样一款车,2.0T版本的油耗几乎必然会高于1.5T版本。
因此,如果您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城市,每天面对的是拥堵和红绿灯,那么选择1.5T发动机无疑是更经济、更理性的决定。
然而,一旦我们将车辆驶上高速公路,整个情况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在高速行驶中,车辆面临的最大阻力不再是频繁的启停,而是随着车速平方级别增长的空气阻力。
要让一辆1.5吨重的汽车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稳定行驶,发动机需要持续输出的功率会飙升至30到40千瓦,这对于发动机来说,已经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量了。
这时,我们就必须引入另一个核心概念:“发动机最佳热效率区间”。
任何一台内燃机,都不是在所有转速下都能保持最高效率的。
它存在一个特定的转速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燃油的燃烧最充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最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省油”的状态。
对于大多数家用车涡轮增压发动机而言,这个最佳效率区间通常位于其峰值扭矩输出平台附近,大约在每分钟1800转到2500转之间。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两款发动机的表现。
为了稳定输出30到40千瓦的功率,1.5T发动机可能需要将转速维持在每分钟2500转左右,甚至更高。
这个转速已经接近或者略微超出了它的最佳热效率区间的上限。
换句话说,它虽然能够完成任务,但已经开始有些“吃力”,为了维持高功率输出,其燃油经济性开始下降。
而对于排量更大、底气更足的2.0T发动机来说,输出同样的功率可能只需要将转速保持在2000转左右。
这个转速恰好完美地落在了它最高效、最“舒服”的工作区间内。
此时的它,运行得从容不迫,每一滴燃油的价值都被最大化地压榨出来。
因此,在高速巡航的工况下,2.0T发动机反而会比1.5T发动机表现出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如果情况再极端一些,比如您选择的是一辆车身更重、造型更方正的SUV,那么这种差异会更加明显。
一台1.8吨重的SUV,由于更大的迎风面积和重量,在时速120公里时所需的功率可能高达45到60千瓦。
如果此时搭载的是1.5T发动机,就构成了典型的“小马拉大车”局面。
发动机的负荷率会攀升至40%甚至50%,转速会被迫拉得非常高,远远偏离高效区间,油耗会急剧上升,同时发动机的噪音也会变得非常恼人,并且在需要再加速超车时会感到动力储备严重不足。
相反,2.0T发动机来应对这种挑战则会显得游刃有余,其负荷率仍在可控的30%左右,转速也能保持在相对经济的范围,不仅油耗增长有限,还能提供充足的后备动力,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感。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同样车型有1.5T和2.0T,到底应该怎么选?
答案其实就在于您对自身用车场景的清晰认知。
不存在绝对的“排量大就费油”或者“排量小就省油”,关键在于让发动机尽可能地工作在它最高效的状态。
如果您是一位典型的城市通勤者,超过80%的行驶里程都在拥堵的市区,那么1.5T版本能为您省下可观的燃油开销。
但如果您经常需要长途奔袭、满载家人出游,或者您选择的是一辆尺寸较大的SUV,那么2.0T版本在高速上更低的油耗、更从容的动力表现以及更安静的驾驶环境,无疑是那多花的一两万元车价所换来的价值所在。
选车,终究是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工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