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08掀桌子:17万起售,不是价格战,是歼灭战

讲真,最近的车圈,已经不能用内卷来形容了,得用“飞升”或者“渡劫”来形容。要么直接原地成仙,要么就在天雷滚滚中化为一抔焦土。

前几天领克发了个08 EM-P,上来就把一个带着沃尔沃血统的四轮移动沙发,价格打到了17万多。我看到那个价格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哇塞好便宜”,而是“吉利这是怎么了?李书福老师是不是最近看了什么不该看的修仙小说,突然悟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价格战了,这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什么叫掀桌子?就是大家都在一个餐厅里吃饭,你吃你的阳春面,我吃我的佛跳墙,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好歹维持着表面的体面。突然,一个哥们冲进来,不是为了抢你碗里的那块肉,而是直接把煤气罐拧开,点了个火,高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领克08现在的行为,就是这个点煤气罐的哥们。

咱们先看看这车,外观设计叫“the next day”,听着就玄乎,一股子赛博朋克小说里没睡醒的主角味儿。又是分体大灯又是coupe溜背,战斗感拉满。但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些花里胡哨的设计已经免疫了。车的外观,本质上是给别人看的,就像你花大几千买的潮牌T恤,你自己只能在镜子里爽一下,大部分时间都是路上的兄弟在欣赏你的品味,或者在心里默默吐槽你“人到中年还穿这么骚”。

领克08掀桌子:17万起售,不是价格战,是歼灭战-有驾

真正要命的,是这车的数据。四驱版457匹马力,亏电油耗4.9升。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一头能跑得比博尔特还快的犀牛,每天吃的却比一只猫还少。这不科学,这很玄学。三体人看了都得过来研究一下这是不是地球人掌握了什么新的质能转换技术。然后还有CDC电磁悬挂和魔毯。这些词儿,以前都是在三四十万的车上才听得到的,属于那种你买了之后,可以在不懂车的朋友面前吹嘘半天的“黑话”。现在,领克直接给你干到了20万出头。

这就是典型的“不务正业”。一个车企,不好好想着怎么从用户兜里多掏点钱,开始琢磨怎么让同行没钱可掏。

尤其是那个四驱顶配,22万多。贵了5万,但是给了你一个更大的电池,38.2度,能纯电跑210公里。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它是在告诉你,朋友,别焦虑,我给你加量,加大加大加大。这个38.2度的电池,才是这台车唯一的良心。对于很多在一二线城市通勤的人来说,210公里的纯电续航,基本等于一周都不用启动那个发动机,上下班就当纯电爹来开,周末想去野,发动机一响,黄金万两,直接变成一个能带你爬山涉水的六边形战士。

我有时候看这些配置表,感觉跟当年玩魔兽世界看天赋树一样,点来点去最后发现还是瞎点。因为厂商早就给你把路铺好了。那个17万多的入门版,本质上就是一个钩子,一个巨大的、闪闪发光的霓虹灯牌,上面写着“沃尔沃同款,骨折价甩卖”。你兴冲冲地跑过去,销售小哥会一脸真诚地告诉你:“哥,你看,再加一点点,就能从手动挡的拖拉机升级成自动挡的歼星舰,多划算啊。”

你以为你在做选择,其实你只是在厂商预设的轨道里,从一个坑,心甘情愿地跳进另一个他为你挖好的、更舒服的坑。

但这次领克的玩法不一样,它挖的这个坑,下面埋的是地雷,炸的是友商。因为这个价格和配置,基本上把20万级别所有想安安稳稳卖车的合资品牌和新势力,都架在火上烤。你跟不跟?你不跟,用户用脚投票,直接跑到领克店里喊“666”;你跟了,你就要亏钱,就要被董事会和投资人吊起来打。这他妈的简直就是一场大逃杀!

所以现在车企的逻辑变了。以前的逻辑是“差异化竞争”,我做我的智能座舱,你搞你的自动驾驶,他研究他的无敌续航,大家在各自的山头插旗,井水不犯河水。现在的逻辑是“同归于尽式打击”,我不管你有什么绝活,我直接用价格和配置的“闪电战”,把你连人带山头一起推平。最好的防守,就是开着装甲车冲到别人家里去。

领克08掀桌子:17万起售,不是价格战,是歼灭战-有驾

而且你看,它还给你配了更高级的辅助驾驶。关于辅助驾驶,我一直有个暴论:决定这玩意儿成败的,根本不是特斯拉的FSD,也不是华为的ADS,而是横行霸道的“老头乐”。任何一个自动驾驶系统,如果不能在一个充满了逆行、鬼探头、随意变道的老头乐的复杂路况里活下来,那它所有的宣传都是放屁。只要大爷躺得快,摄像头算力再高,责任也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跟一个不讲理的系统,去讲逻辑,本身就很不逻辑。

领克08掀桌子:17万起售,不是价格战,是歼灭战-有驾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承认,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粗暴,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糙样子。

因为我真的开过很多所谓智能化的车,在通畅的高速上,它们一个个都像是智商180的爱因斯坦,开车比我还稳。可一旦进入晚高峰的市区,它们的表现就迅速退化成一个刚拿驾照的实习生,旁边坐着一个暴躁的驾校教练,也就是我本人,随时准备一脚把刹车踩死。

说回领克08,它在这个价位给到你这一切,本质上是一种“摊牌”。它在赌,赌用户是聪明的,是会算账的。它也在赌,赌同行没有它这么厚的家底,没有沃尔沃这个“技术压缩毛巾”可以随时拿出来用。

所以你问我哪个配置最有性价比?朋友,当所有人都在掀桌子的时候,你还在关心哪根蜡烛更好看,这本身就是个问题。性价比这个词,在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快要失去意义了。因为今天你觉得性价比爆棚的车,明天可能就会被一个更疯的对手用更爆棚的价格背刺。

真正的性价比,是你买完车之后,半年内,这车没降价超过一万块。

这就跟炒股一样,你永远抄不到最低的那个点。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去纠结哪个配置,而是问问你自己,你需要一台什么样的车。你需要那个457匹马力去跟红绿灯第一排的电瓶车大哥一决雌雄吗?你需要那个210公里的纯电续航来抚慰你那该死的里程焦虑吗?你需不需要一个能帮你自动泊车的“老司机”,来解决你那比高数还难的侧方停车?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而且是“是是是”,那顶配直接冲就完事儿了。因为你买的不是一台车,你买的是一个能让你在混乱的竞争中,暂时获得内心平静的“解决方案”。

至于性价比?让那些准备跟进降价的友商去头疼吧。我们消费者,只需要搬好小板凳,看他们神仙打架,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