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你刷手机,是不是感觉电车打折打到腿软?今天Model Y降一万,明天极氪送权益,后天蔚来换电不要钱。感觉跟菜市场收摊前的大甩卖一样,你死我活,刺刀见红。
但你以为这就是战争的全部了?
天真了,朋友。
消费者能看到的降价,只是战争最表面的口水仗。真正的战场,你根本看不见。那里的每一份合同,都比降价两万块的嘴炮要狠得多,也真实得多。
最近,一个叫海科新源的,就跟一个叫合肥乾锐的,干了件大事儿。
说是大事儿,但公告写得特别朴实无华,就是签了个合同,未来三年,海科新源要卖给合肥乾锐20万吨的电解液溶剂和添加剂。
20万吨是什么概念?就是能把无数个电动爹的电池填满,还能剩点给你家楼下老头乐用。
很多人看到这种新闻,第一反应是,“哦,又一个利好”,然后盘算着明天股价能不能红一下。
格局小了。
这种看似枯燥的B端合作,才是新能源战场最真实的“诺曼底登陆”。它揭示的,是牌桌下半场的生存法则:告别幻想,拥抱确定性,以及,在别人都以为是风口的时候,你得知道这其实是个火山口。
这合同有意思的地方在哪?
首先,它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个长达三年的“锁死CP”。双方约定了“月度订单+滚动预测”模式。
翻译成人话就是,合肥乾锐每个月不仅要下死命令买多少,还得提前预告后面两个月大概要买多少。
这说明什么?
说明爱情吗?
说明个锤子的爱情。
这说明,在经历了前几年电车行业“瞎积薄发”式的野蛮生长后,真正活下来的玩家,开始极度厌恶风险了。
对于海科新源这种卖铲子的上游企业来说,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没订单,是订单的大起大落。行情好的时候,客户催着你扩产,恨不得你把工厂修到月球上;行情一转冷,订单说没就没,你那一堆崭新的机器就成了废铁,每天折旧的钱都能让你哭出声。
所以,这个三年20万吨的大单,本质上不是一个销售合同,而是一份“确定性保单”。它告诉市场和投资者:未来三年,我有一大块业务是旱涝保收的,你们别慌。
这就像给一份P得跟写真一样的财报,找到了一个藏不住的“肝功能正常”的铁证。业绩的波动性被抚平了,这就是最硬核的价值。
再看买家这边,合肥乾锐,以及它背后的南京国轩控股。国轩是谁?国内动力电池排名前几的狠角色,一直想跟宁王和比亚迪掰掰手腕。
他们图啥?
图个交朋友?
开什么玩笑,成年人的世界里,交朋友的成本太高了。
他们图的是供应链的命根子。
动力电池这行,成本和稳定性就是一切。电解液作为核心材料之一,它的溶剂更是重中之重。你自己技术再牛,产品再好,结果上游的溶剂厂说断供就断供,或者今天一个价明天一个价,那你还玩个屁?你的产能规划、成本控制、对下游车企的交付承诺,瞬间全成了笑话。
尤其是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上游优质产能是稀缺资源。你不定下来,你的对手就可能把它包圆了。
所以,合肥乾锐花大价钱、签长约锁定海科新源,本质上是一次“拜码头”。它在用真金白银告诉所有人:这个山头的货,我包了。这就像一场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还在犹豫要不要出拳的时候,你已经把裁判买通了,哦不,是把后勤保障给锁死了。
你看,这就是半佛财经分析框架里最核心的一点:第一性原理追问。
它不这么做会死吗?短期不会,但长期会被搞死。
海科新源不锁定大客户,就会在未来的价格战和订单波动中被反复折磨。合肥乾锐不锁定上游供应商,就会在和巨头的竞争中因为供应链不稳定而掉队。
这桩“婚姻”,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双方都看到了窗外的暴风雪,不抱团取暖,下一个冻死的就是自己。
这就是所谓的“快种快收”模式在供应链端的体现。市场变化太快,必须用最快的速度锁定收益和成本,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任何还在幻想“诗和远方”的,都会被现实的车轮碾得粉碎。
更有意思的是,这笔交易还揭示了产业博弈的另一个侧面:增量价值的枯竭与存量市场的血拼。
前几年,新能源一片蓝海,大家都在做增量,你开个厂,我搞个新材料,都能赚钱。但现在,蛋糕就这么大,甚至还在缩小,游戏规则就变了。从“谁能创造新价值”变成了“谁能抢走别人的蛋糕”。
海科新源和合肥乾锐的结盟,本质上就是在划分势力范围。海科新源通过绑定国轩系,等于是在跟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供应链体系进行隔空喊话:这个客户是我的了,你们别想了。而合肥乾锐呢,则是通过稳定上游,为自己抢夺下游车企订单增加了最重要的一个筹码。
你看,这整件事里,谁最赚钱?
海科新源赚到了稳定的预期,合肥乾锐赚到了发展的基石。那谁亏了?那些没有稳定上游、还在市场上到处找便宜货的二三线电池厂,以及那些没有深度绑定客户、还在指望“广撒网多捞鱼”的上游材料厂。
他们的生存空间,正在被这种巨头间的强强联合,无情地挤压。
所以,朋友们,别再盯着发布会上的酷炫PPT和老板们的激情演讲了。那些都是给外人看的。真正的商业,藏在这些冷冰冰的、动辄几年的、几十万吨的采购协议里。
这里没有热血,没有梦想,只有最纯粹的利益博弈和生存计算。
这事儿难吗?
特别难。
需要眼光和魄力吗?
废话,这都是拿几十亿的真金白银在赌。
那为什么还要干?因为不干的风险更大。在当下的牌桌上,最大的风险不是你出错了牌,而是你发现自己已经被踢下牌桌,连出牌的资格都没了。
下一次,当你看到某家车企又降价了,别光顾着算自己省了多少钱。你可以多想一层,这次降价的底气,是来自供应链上哪两个“海科”和“乾锐”刚刚完成了一次结盟?又是哪几家倒霉蛋,因为这次结盟,正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你看的是车,他们玩的是命。这才是商业世界,真正残酷又魔幻的地方。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