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躺过一次,我把BBA的4S店从收藏夹删了
上周末带着岳父岳母去郊区摘草莓,回程路上老爷子在后排睡着了。这事搁在以前开的那台“紧凑SUV”上,基本不可能发生——颠一路不说,空间逼仄得像坐长途大巴。可这次开着极氪X,我从后视镜里看着他那个睡姿,突然觉得这20来万花得或许比想象中值。
说实话,最初看上这车纯属偶然。家里那台油车开了七年,油价涨得心疼,正好朋友圈有人晒提车照,黑橙配色挺扎眼。去店里转悠的时候,销售说了句话我记到现在:“这车4座版的副驾,躺平了能跟后排对着聊天。”当时就觉得这设计有点意思,不太像常规紧凑SUV该干的事。
真正打动我的是试驾那天。销售让我体验了一把后轮转向,在店门口那条窄巷子里掉头,转弯半径小得离谱。我以前开的车轴距还比它长点,每次进小区地库都得来回打两把方向,这台车愣是一把过。后来查了参数,4.8米的转弯半径,这数据放在紧凑级里确实少见。
提车三个月,跑了差不多六千公里,城市通勤占八成。有几个细节慢慢品出味道来了。
先说续航这事。官标560公里的版本,我夏天开空调实测下来能跑480多公里,这兑现率大概在85%左右。之前听不少电车车主吐槽续航虚标,心里多少有点打鼓。但实际用下来,高速120匀速跑能耗在16度左右,市区走走停停也就18度出头。有次专门测了下快充,从20%充到80%,实际用了不到13分钟,这速度比在服务区上个厕所还快。
智能这块倒是给了我点小惊喜。车机反应速度挺利索,语音助手能听懂一些方言口音——我媳妇是四川的,说话带点家乡味,这车基本都能识别。最实用的可能是那个绿波通行功能,在市区跑能根据红绿灯倒计时推荐车速,少踩了不少刹车。高配版带激光雷达那套系统我没选,纯视觉方案跑高速辅助驾驶够用了,城市里我还是习惯自己开。
空间布局这事见仁见智。我选的5座版,后排放倒之后拉过宜家的柜子、孩子的自行车,甚至帮朋友搬过一次家。那个后备箱暗格设计挺巧妙,28寸箱子能横着塞进去。倒是有次跟选了4座版的车友聚会,看他那副驾零重力座椅放平了,配合后排的对坐模式,突然有点后悔——这配置商务接待客户确实拿得出手。
操控方面,这车调校可能不太符合传统印象里“电车都偏软”的设定。CDC电磁减震器切到运动模式,过弯支撑性挺足,侧倾控制得不错。有次走山路,连续发卡弯下来,车身姿态保持得比预期好。听说底盘调校有路特斯的团队参与,具体真假不好说,但开起来确实不像一台家用买菜车该有的样子。
当然槽点也不是没有。冬天能耗会往上蹿,零下的天气续航打个七折很正常。车机系统偶尔会卡顿,重启能解决但总归不太爽快。还有就是那个隐藏式充电口盖,下雨天开盖容易进水,设计上可能还得优化。
开了这几个月,最深的感受大概是:20万这个价位段,市场卷到什么程度了。同价位选择多得眼花,德系、美系、自主品牌都在抢份额。极氪X这车谈不上完美,但某些细节上的用心,确实能让人感觉到和别家不太一样的地方——比如那个-6度到50度可调的中央冰箱,夏天放冷饮冬天热牛奶,这种小心思挺讨巧。
最近小区里又多了两台同款,停车场遇到都会聊两句。有个哥们开的四驱版,零百3秒多的加速他总爱炫耀。我倒觉得日常用车,更在意的可能是座椅够不够舒服、空调够不够静音、倒车影像够不够清晰这些琐碎事。性能数据听着唬人,真正用到的场景或许一年也就那么几回。
说到底,买车这事挺私人化的。有人看重品牌,有人在乎配置,有人就图个省心。极氪X给我的体验,大概就是在紧凑SUV这个框架里,尽可能多塞了点不那么常规的东西。至于值不值,开上半年自然有答案。反正我岳父上次下车的时候,问了句:“这车多少钱来着?”
我说二十出头。
他点点头:“还行,比你那台油老虎强。”
这评价,大概算是认可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