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讲真,太阳都要一个趔趄。本田雅阁,一个浓眉大眼的老同志,突然不务正业,跑去拿了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叫什么“30秒内驾车绕移动桩最多”。29秒多,17个桩。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本田是不是心态爆了?
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艺术?这就是一个常年考年级前十的好学生,突然在全校大会上表演胸口碎大石,还特么是真碎。你问他为啥,他说最近学习压力大,想整点活儿。你信吗?你肯定不信。他不是压力大,他是看到隔壁班那个不学习的体育生,靠着一身腱子肉和666的喊麦技巧,已经成了全校女神的座上宾,他破防了,他颠了。
今天的车圈就是这么个大型修罗场,不是存量竞争,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以前大家还假装体面,你出个新款,我说你没诚意;我降个价,你说我割韭菜。现在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快进到真人快打。隔壁比亚迪已经不是掀桌子了,他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告诉所有人今天谁也别想吃饭。新势力们呢,更是卷疯了,冰箱彩电大沙发只是开胃菜,现在恨不得给你装个任意门,让你上班不用挤地铁。
在这种背景下,你再看雅阁这个“绕桩王”的吉尼斯纪录,就品出内味儿了。这是一种声嘶力竭的呐喊,一种在KTV里别人都在用专业设备唱rap,你只能靠吼一嗓子《死了都要爱》来证明自己还存在的方式。本田的工程师们,一群理工直男,他们可能真的觉得,车的核心就是操控,就是机械素质,就是我能在30秒内比别人多绕一个桩。他们还在苦修金钟罩铁布衫,坚信内力深厚才是王道。
但问题是,大哥,时代变了。现在的用户,尤其是被新势力喂刁了的用户,他们根本不关心你的内力。他们关心的是你的法宝多不多,你的飞行坐骑帅不帅。你跟他说你转向精准,他说你这屏幕能不能刷抖音;你跟他说你底盘扎实,他问你后排能不能躺平了看星星。你这套苦修内功的逻辑,在人家五颜六色的PPT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且无力。这就好像你苦练二十年屠龙之技,结果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龙,只有一群需要你帮他们拼夕夕砍一刀的甲方。
讲真,我作为一个开过老款雅阁的中年人,我能理解本田的执念。那车的可靠性,那种你完全不用担心它会把你扔在路上的安全感,是一种很玄学的东西。它就像一个沉默寡言但永远可靠的老伙计。但这种“好”,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太难被感知了。好开?什么叫好开?你没有一个能量化的数据,没有一个可以吹牛逼的参数,你就等于不存在。所以本田急了,他必须把“好开”这个模糊的体感,变成一个可以上热搜的吉尼斯纪录。写到这我突然发现,我把雅阁这个绕桩,比喻成一个中年人在年会被迫表演节目,好像有点损。
真正的驾驶技术考验在哪里?不在赛道,不在绕桩。在中国,自动驾驶的终极考场,是三线城市傍晚的菜市场门口。那里有逆行的电瓶车,有突然横穿马路的大爷,有从视觉死角里闪现出来的老头乐。你的车子绕桩再牛,能躲开一个喝高了蹬着三轮车还在玩手机的“雷电法王”吗?你的智能避障再先进,能预判一个大妈为了省两毛钱停车费,直接把车横在你车位门口的走位吗?不能。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吉尼斯纪录就是个笑话。
所以你看,车企宣传的那些高大上技术,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在无菌实验室里进行的“表演”。他们害怕真正的混沌,害怕那个不讲道理、不讲逻辑的真实世界。雅阁这个绕桩纪录,就是这种表演的极致体现。它很厉害,但没什么用。它是一种自我感动,是一种“虽然我打不过你,但我能恶心你”的倔强。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这辆雅朵去阳澄湖吃蟹,会很惬意吗?会的。在没有老头乐的宽阔道路上,它的稳定性和精准性会让你觉得很舒服。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虽然打不过会用AK47的现代人,但让他去切个菜、雕个花,那绝对是降维打击。求求了,做个人吧!
但买车这事儿,到最后往往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内饰差,他觉得是极简;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标,你跟他说性价比低,他觉得你在侮辱他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所以,雅阁搞的这些花里胡哨,最终能打动的,可能还是那些原本就相信本田大法好的人。对于那些已经被新势力把大脑格式化过的年轻人来说,你绕桩再快,也不如一个能K歌的智能座舱来得实在。
所以,这辆雅阁到底怎么样?答案是,它依然是一辆好车,一辆在机械层面被修炼到极致的压缩毛巾。但在今天这个汽车蛊盅里,只做好自己,已经不够了。你要么成仙,要么成盒。雅阁选择在原地表演绕桩,至少证明,它还想活着,而且想活出点不一样的动静。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