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智能新能源车圈,最近又闹出个“新玩家”,还是把科技和造车两大巨头绑一块儿玩的那种,没等正式开卖,就把市场的目光吸得哐哐直响,这不是耍花样,这是真格的派头,你品,你细品。
有个场景想象一下:今年的6月底,广汽的大老板冯兴亚南下深圳,专门去找任正非谈心,不是聊家常,也不是喝下午茶,嗯,主题听着有点炫——未来汽车怎么走,怎么卖,客户到底脑子里都装些啥,还有公司怎么脱胎换骨、双强合作怎么玩?可别小瞧这场会晤,冯老板临走时还给任正非来了个握手,绝不是随便拍个照那么简单,整个气氛就跟两大盟主带队闯关一样,有种“此时此地,启动新纪元”的感觉。
冒个头的三个月之后,广汽和华为联手推出的新品牌“启境”就闪亮登场,配套仪式也是牌面拉满。广汽和华为两家重量级掌门人,带着刚官宣的CEO刘嘉铭——此人曾亲手捣鼓出汉兰达、凯美瑞那种业内“神车”,这队伍光看阵容,谁都得说句“卧槽,这回是真拼了”。新品牌启境,目标直指明年就去抢30万级智能新能源高端车市场,还不带犹豫的。
话说启境刚“扬帆”,广汽一把手话里都透着股不容小觑的劲头,说这是广汽的头号工程,要往里砸最多的资源,不能掉链子,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成。华为徐直军则放话,不只造一台“像样的”车,是想着一口气整出一堆体验爆棚的精品,让人挑花眼那种——嚯,这操作,谁能不动心?
三位重量级大咖一台上站好,满屏都是信心鸭!要说这对CP是要闹大事的味,都不用装神弄鬼,观众都下意识起身往前凑。新势力搅动风云,估摸着圈里下一波排位赛就要变天了。
不过别看镜头里气氛热闹,大幕背后是真的时间紧任务重,这对组合去年11月才刚定下协议,转头今年3月就成立了主力公司“华望汽车”,6月广汽高管飞深圳对接方案进展,下个8月直接开招商大会,9月华为代表又亲赴广汽做最后的确认。谁说国企效率慢?这俩就是高铁模式,踩着季度,按着月头往前推,步步加速。
想想这几年传统主机厂和科技巨头的合作,看着差不多,其实常常是甲乙方那种“你出钱我出货”,根本搭不到一条心上。搞智能汽车这活儿,不是单靠零件更换或者系统升级就能玩起来。软件天天更新季,架构一环扣一环,如果品牌方自己和技术方目标不对齐,最后产品和用户体验总容易“四不像”,还不是小毛病,是直接掉队的节奏,对吧?
醒过来的广汽和华为,这次就放弃惯例了,不是甲方派活儿,乙方交报告,而是打破墙从头一起做人做事,要变成一个“大混合体”——你我是一个团队,是为用户而生的。启境新品牌精髓其实不是新车壳子,而是全新的融合组织,这也是为啥圈子里会格外多关注。
今年年初广汽还甩出一个新手法,叫IPD和IPMS。你要问这是什么,其实就是把原来关于产品、销售、需求,全链条的活儿都端到台面上来集体操练。为了保证别再“我猜你猜你猜我”,广汽干脆拉起专门“用户洞察部”,还有各种需求、产品组合、商业计划的团队——整个分工把用户心里想啥、需要啥,全流程管起来。
IPD变革期间,华为干脆把自己产品、营销、财经领域的老手直接扎根到广汽,各个部门一起办公。有点像NBA球队请教练踢馆,既当合作方,又当顾问兼主心骨。这个嵌入式办法绝非做秀,是让两家底层基因真的融合,不分你我你是科技派我是造车猿。大厂的距离被缩短,交流没有障碍,目标成了一条线——做用户真正要的东西。
在这套新玩法底下,强强联合不是“资源堆积”,而是机体混搭,组织、技术、商业,像拼接一样一路融合。启境新品牌荣获“嵌入式合作体质”,既能理解用户到底痛哪儿,也能把研发推到极致,再配合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从头到脚压制住高端市场的竞争对手。
品牌定位这块,任正非、徐直军瞄准的就是年轻人和智能范,CEO刘嘉铭朋友圈晒出的那些伪装车,拍出了设计和驾控的高目标。今年启境首车在新疆顶着烤箱温度测过一遍,很快要过上市大考。这波开局,够强硬,打的就是“值得等”的牌。
开发周期短,这里可以放大看一眼。启境这车从签约到落地只跑了18个月,这速度在行业里就是“边修跑道边起飞”,一边改装备一边冲产能,灵活高效到了极致。两家企业真的是全押身家,不留后手,各家秘籍都摆出来。广汽几十年老本行,除了造车经验,燃油、混合、纯电各种技术全盘在手,还有自研平台AEP和电子架构星灵,光这个Know-How就耐打。
你看广汽,早年前跟日系合资混过,自主练过,把精益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全吸收了,最后又自主搞出了QDR体系。番禺工厂已经变灯塔,不光装配自动化、高效率,整个生产数据直接上云,哪里掉链子都能随时查,今年还拿了中国质量奖提名,品质和靠谱两大块,真不是随便说说。
广汽的三合一风洞实验室也别看低,花了八年才建好,把空气动力学、声学、热力都研究到家,车型风阻、噪音和舒适度都有科学依据,行业里的高质量数据支撑,拿来就是硬实力。顺带说一句,广汽还让AI做底层工具,练出了“1+3+3+N”智能制造体系,把点式能力整合成体系,是真心为高端新能源打底的。
说到华为这边,底气主要是两块:一是组织体系和产品哲学,广汽冯兴亚话里都放明了,华为已经是广汽改革的“老师和样板“;二是智能化能力扎实,乾崑智能解决方案近一年势头很猛,智驾系统ADS 4.0一上线就是车位到车位辅助、泊车代驾、防碰撞全给安排上,还能保证全维安全冗余。华为搞算法、传感器、硬件、数据积累,行业榜单里常年霸榜,研发投入极度饱和,技术领先没得说。
干货方面,传感器领域自研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能探测250米和280米。啥意思?在暗夜或大雾情况下,自动驾驶安全多一层。算法升级用上了云端World Engine和车端World Action Model,用最牛扩散模型批量生成驾驶难例,车子在虚拟世界里“做错题”,考过一次错题集,以后上路就有经验。云端算力45EFLOPS,数据积累到50亿公里,智能系统进化的速度就是快。再叠加智能座舱、车控、AR-HUD这些黑科技,每一项单拿出来都能吹半天,所以华为在智能汽车圈就是“技术话事人”。
两家的绝招放一起,启境品牌直接以两巨头的“复合怪”身份进场,想在高端智能车市场不引起地震都难。
不过,说笑归说笑,真正的成果还得看明年新车一上市。启境项目不只是一次“联名”,更背负广汽转型和华为立标杆的双重使命,要真拼得头破血流,产品力、定价、权益哪一项都得做到极致才有胜算。前头招商大会就有全国百强经销商抢着报名,真金白银押宝,就是看好它能砸出个新天地。
总结收尾也别太绕,回头看看,高端智能车市场本来就有点神仙打架,启境这队搅局者进场,带着流程大变革和技术“完全体”,就是冲着“用户到底想要什么,品牌就造什么”而来。如果这套融合拳法玩得顺畅,说不定内卷半天的智能汽车圈,就会被这个新路数狠狠带一波节奏——谁说传统大厂和科技大佬不能合体出新的可能?
话说到这儿,你怎么看广汽、华为“启境”联手能不能开创新局?明年新车上市,你最关心的是哪方面,技术、体验、还是性价比?不妨把你的期待或者吐槽都聊出来。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