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手机上刷到杨瀚森那个事,真是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又有点想笑。驾照都拿了,车也买了,结果一辆二手宝马X5,这怎么就成了“万万没想到”了?我真是服了某些人的脑回路。
就好像他一个年轻球员,有点钱了,就非得开个什么限量版超跑,或者直接定制个私人飞机才算正常一样。稍微低调点,务实点,立马就有人跳出来说你“出人意料”,甚至“引发质疑”。质疑什么?质疑他为什么不买个新车?质疑他为什么不一次性把财富炫耀到极致?这逻辑,我愣是没想明白。
我手机都快被这话题刷爆了,底下一堆评论看得我直摇头。很多人好像自动代入了一个富豪的剧本,觉得只要是名人,只要有点钱,就得按照他们想象中的样子去消费,去生活。稍微有点偏差,就好像戳破了他们的幻想泡泡一样,非得指指点点。
说实话,当初我看CBA的时候,杨瀚森这小伙子是真不错,天赋肉眼可见。我记得很清楚,他2023-2024赛季的常规赛数据,场均能贡献15.2分、10.8篮板、3.9助攻。这数据,在一个新人里,绝对是顶级的表现,未来可期。就这表现,他挣的钱,买辆宝马X5,不管是新的还是二手的,我觉得都合理得很。
再说这车的选择。二手X5怎么了?懂车的朋友都知道,X5虽然定位豪华SUV,但它的保值率还不错,而且舒适性、操控性在同级别里都算得上乘。年轻人刚起步,哪怕收入高,买个二手车练手,或者就是觉得性价比高,不香吗?非要买个新车,落地就打八折,那才叫明智?我觉得这反而是个挺接地气的选择。我旁边一哥们儿,年薪都快百万了,不照样开个二手本田,人家觉得省心省钱,开着舒服就行。
有些人啊,就是喜欢把自己的那套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他觉得名人就应该怎样,运动员就应该怎样,一旦不符合他们的预设,就觉得哪里不对劲了。这种看客心态,有时候真让人无奈。
我还在刷新闻,看到有公众号标题直接写“杨瀚森为何选择二手宝马?背后原因引人深思”。引人深思个鬼啊!可能就是因为便宜,或者就是看上了那辆车的配置,或者纯粹就是觉得好看,再不济,也可能是经纪人建议的,省心省钱,避免新车折旧过快。哪有那么多“深层原因”和“背后故事”?非要把一个简单的消费行为解读成什么惊天秘密,真的有意思吗?
当年NBA的很多新秀,像伦纳德,拿了千万合同,还开着那辆老掉牙的雪佛兰Tahoe,那是他大学时期的车,一直开到功成名就。人家也没有说非得换辆顶级豪车才叫体面。这是一种个人选择,跟他的职业成就、个人品格又有什么直接关系呢?难道开辆新宝马就代表他品格高尚,开辆二手宝马就说明他人品有问题?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逻辑链。
而且,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确实会被放大。但这种放大,不应该是拿着放大镜去寻找他们“不合常理”的地方,然后进行一番臆想式的批判。这完全就是一种消费名人的方式,把他们的私人生活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带有审判意味。
更别提,有些自媒体为了流量,直接就把“质疑”两个字挂上去了。杨瀚森买个二手车,到底有什么值得质疑的?是他偷了抢了,还是挪用公款了?还是这辆二手车有什么猫腻?都没有啊!就是一笔正常的消费。这种“质疑”本身,不就是一种无端的攻击吗?
有多少人,自己手里有点钱,恨不得立马换个大房子,买个好车,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过得好。但真正有钱的人,很多时候反而更懂得如何打理财富,如何保持低调。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智慧。难道我们非得让每个新富起来的人都变成“暴发户”的样子,才符合某些人的期待?
我甚至看到有人在下面评论说,"是不是收入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啊?" 我的天,这种脑补能力也太强了吧。他作为一个年轻的职业球员,收入肯定不菲,而且职业生涯还很长,未来收入只会更高。这种时候,他选择二手车,恰恰说明他可能在财务管理上比较理性,或者就是有自己的消费偏好。
还有些人,看不得别人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活法。觉得所有人就应该按照一套既定的模式去生活,去消费。这种思维模式,真的挺可悲的。一个人的价值,难道真的就取决于他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吗?他的天赋、努力、球场表现,难道不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吗?
所以说,这事儿真的让人很费解。一个年轻球员,用自己的合法收入买了一辆自己喜欢的车,结果却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甚至被拿来“质疑”,这本身就是一种荒诞。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这种对名人私生活的过度解读和无端揣测,多关注他们真正值得关注的方面呢?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