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经典,没啥花里胡哨的名堂,但这车在我小区停车场一排挨一排,偏偏都是下楼买淮扬菜的邻居、上班接娃的家伙开的,早先我还嫌样子太“素”,后来有次李师傅(专修日系的老铁)喝茶时随口讲,轩逸经典这壳儿真皮实,扛上三四年不见什么大毛病——要不是去年油价猛涨,我还懒得看这车一眼。
外观嘛,有人说老气,其实那前脸的V型格栅和猴面表镜灯,细看起来比上一代雪佛兰科鲁兹还讲究,镀铬边比小福克斯亮堂点,尤其是马路白天阴影下能瞅出轮廓没啥臃肿感,像销售说的,日系喜欢低调点,16寸的合金轮毂带点运动不是唬小孩的。就连门把的触感,摸着也不松散——不过有个冷门,经典版前脸下护板侧边胶条做工比新款轩逸差点,群里有车友说刮得多了一年后容易裂缝。
轴距2700mm,空间是有底气的,说实话后排放十箱矿泉水都不挤脚,前排座椅不是那种硬邦邦的,软包皮子,邻居老太太坐一次就夸舒服。方向盘上下前后能调,就是冷天手一抹还有点塑感,不如新潮的翻毛皮,但置物格地方确实放得下手包外加两箱苹果。去年我还特意量过副驾驶储物盒深度,说出来你未必信,竟然比我老婆娘家的速腾大两指宽。后备箱510升——我亲测,塞全家去水族馆的鱼食、奶瓶、折叠推车,全进去了。
动力嘛,1.6自然吸气老地道了,不像涡轮车一踩就窜,开在苏州绕城高架上,巡航定速80码油耗能做到5升多一公里,听李师傅说这CVT变速别拿来飙,家用绰绰有余。群里有人自己算过,一箱93号油下,城市堵停多也就6升不到百公里,用车多年没见这发动机闹毛病,除非你天天踩到底去追捷达。
配置方面,别小瞧经典版,安全气囊配到前后排,全车不差该有的刹车控制系统,就是冷门八卦——据说EBA刹车辅助在老版轩逸上偶尔会误报,修理师傅调侃“多踩一脚总能好”。倒车影像有,导航配8寸屏,用语音唤醒时偶尔听不出苏南口音,前阵子OTA升级时把我的蓝牙连错,还被娃戏谑半天。车联网系统偶尔掉线,上月还碰见升级后收音机走调,售后说是服务器问题,过两天就好了。
保值?这个话题在车主群里聊多了。轩逸经典二手车价一年掉得不快,去年村口那家二手车贩子收了一台开了八万公里的,硬是比同龄伊兰特贵了三千块。头几年只要保养做得勤,出啥大故障都小概率,只不过车漆薄点,擦伤一小片就露底——隔音嘛,既然是经典版,路噪大点,说白了就是便宜。
有点稀奇的是,轩逸经典部分年份的座椅加热有厂家隐藏菜单,销售悄悄跟我说得用连按操作才能开,不过我自己没试出来。群里还有兄弟吐槽“后排出风口根本没风”,这种小毛病反正也不算啥大事。
马路上偶尔还能见到早年手动挡经典轩逸,据说那批车变速器还用老博世方案,好修得很。去年听说桥头那辆轩逸经典倒车时磕了后悬挂,不贵,工时一个下午师傅就处理好了——日系零件便宜,别拿德系比,修理老哥都乐,光靠配件回收都能挣点。
上周末小区停车时,邻居老王提了句,说轩逸经典要是能有点自动驻车省事就好了,尤其家里有娃总得反复拉手刹,搞不好要下楼送牛奶了才想起来车没锁——这种琐事听多了,也慢慢习惯,小车嘛,就是图个省心耐用。
车主群偶尔有人拍下自己轩逸经典还在干外卖兼职,油耗低、保险便宜,修车时师傅插科打诨说:轩路一路轻,逸马悠然走。其实谁开谁知道,也没啥太多花样,买菜载人出门随性用就是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