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排名满天飞,其中不乏有企业标榜自己的,有花钱请一些媒体或第三方统计的,这些排名往往让关注这些数据的人看得是一脸懵逼?今天,我就给大家看一看行业统计数据,但也要理性看待,这只是销售数量统计,如果从销售额统计,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今年1-8月,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数据表:
其中,增长的有4家,分别是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春风、奔达,这四家企业都是因为今年在新产品推出上,有优于同行的表现而产生的市场联动。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新大洲本田,其次是奔达。而整个行业内销下滑是4%!
这个数据与整个市场表是相符的,今年虽然整体产销数据增长,那是出口增长所致。但内销进一步下滑,这才让所有经销商看着整体数据增长,却感受不到市场有任何回暖的迹象。
大长江内销第一的位置始终难以撼动,但整体销量下滑了7%,说明大长江150排量有了强劲的竞争对手。国内通路车整体萎缩也给大长江造成了影响,大长江必须要加快向个性化中大排转型,但如果大长江转型成功,那么他的内销量会进一步下滑,毕竟,玩中大排的群体在整体销量中,只占少数,如果转型不成功,那么大长江肯定是更麻烦,所以,大长江应该将通路车与中大排辆车分网销售,才有可能保住自己内销销量第一的位置。
新大洲本田与五羊本田能增长,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就是在150排量上的产品跟进,新大洲本田增长量大,是因为新大洲本田不单单是150排量产品更新,而是一系列的产品更新推动的。
轻骑铃木仅靠铃木U系列的踏板车就能排到第四的位置,已属相当不容易了。毕竟,铃木的产品更新慢,且并没有中大排量产品支持,所以,轻骑铃木销售体系只能拼命卖U系列踏板车,这也是无奈中的选择,不过铃木传出将加快产品更新,或许铃木未来可期!
钱江下滑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QJ正在调整,可能要从车海战术向精品战术转换,这必将产生一个阵痛期,今年下滑或许就是阵痛期的表现。
雅马哈下滑原因大家都明白,产品更新慢,春风与雅马哈合资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什么让人期待的市场动作。雅马哈似乎更乐意让大家卖大贸车,但雅马哈的大贸车目前也遇到了瓶颈,原因就是雅马哈的大贸车并没有脱离原销售体系,雅马哈原本想通过大贸车来绑定原销售体系的品牌忠诚度,以维系通路车的销售,但是,通路车与玩乐型摩托车是两个不同的消费群体,需要不同能力的经销商,而雅马哈似乎想先稳定销售体系,至于扩展网络,还不是时候。
春风的增长幅度,并不像春风自己公布的数据那样,而且总体内销数量还是排在了钱江之后,不过,春风似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产品、网络、管理等都是按部就班的在理顺,这方面的确比钱江做得好,钱江还需要面临一个转型。
奔达的增长真的是始于创新,今年摩博会奔达展示出来的产品,如果经过了严格的试测的话,将会爆发出强劲的增长率,但如果不成熟,那就会适得其反!
光阳和三阳的的内销下滑,都是豪爵、两本的150打架惹得祸!光阳三阳原来150踏板是主销产品,现在受影响较严重。
宗申向中大排转型,走得不如隆鑫成功,宗申是向玩乐型车转型最早的企业之一,但宗申赚钱的产业很多,左宗申对自己的摩托车产品一开始过于自信,产品开发、定价等方面都出现了失误。后来又急于补救,在产品外观、发动机主推机型方面又慢人一步,好在这两年有所起色了,但市场形势又不同了,宗申还任重道远!
以上分析大家与本地市场比较一下,是不是差不多?欢迎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