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燃油车大跳水!合资中级车半价甩卖,背后真相让人细思极恐

10月,燃油车市场玩了一出“大甩卖”,不少人一边感慨“跳水有点猛”,一边在看钱包掂量要不要趁机薅个“羊毛”。据说有些车优惠幅度直接来个五折,合资品牌的阵营更是被新能源的“炮火”打得狼狈不堪。这背后,到底是市场的一时波动,还是燃油车行业的绊脚石?咱们今天好好合计合计。

10月燃油车大跳水!合资中级车半价甩卖,背后真相让人细思极恐-有驾

要说这次降价,的确是下了血本。原本20万起步的合资中级车,现在十几万搞定;曾经“高冷”的SUV,直接砍掉三四万。甚至你打开某些平台,看见个“52%”的字样,都忍不住点进去一探究竟。当然,后面打着星号的小字:是些库存时间较长的冷门车型,但这降幅也足够让人心动了。问题来了,燃油车为什么撒手甩卖?降价大潮背后的水,可没那么简单。

第一个锅,非新能源莫属。这几年新能源车实在挺进神速,不管是续航、配置还是营销玩得风生水起。一个十几万的预算,现在新能源拿下的是智能化大屏、L2级自动驾驶配置,但合资燃油车里头,给你车窗摇杆都算厚道了。这消费者心里又不糊涂,虽说新势力品牌名不老,但产品力这块是真顶。燃油车被顶得喘不过气,降价成了市场的无奈回应。

第二个锅,合资品牌自己也脱不了干系。有些老牌劲旅,仗着多年积累好口碑,习惯性“躺平”,市场洞察懒得做,车型更新跟不上,新能源领域布局更是慢了一拍。车卖不过人家,连屠夫都得转行了,这品牌方向再不调头,真是得喝西北风。

第三个锅,库存是根导火线。燃油车的销售行情一低,库存车越积越多。这经销商可不是慈善家,车压得久了,资金链一断可怎么交代?于是就有了这场“满大街白菜价”的行情。尤其是那些音量小、销量小的车型,直接跳水三丈深。可甭小瞧这库存压力,分分钟让一个品牌先富后穷。

消费者看到这波降价,心里可是又甜又疑。甜的是终端优惠到位,车也不是面包豆腐买回去就坏,多用几年不香吗?但问题也不小,库存车得确认生产日期,这放仓库放得比你家腌咸菜还久,新车变故障车的例子不是没听过。更别说有些降价车型是“特别款”,修个轮胎配件的,跑断腿也没地换;另外,新能源维保算上电费比燃油车看起来便宜呢,需要城市通勤的朋友还是要多合计合计。

不过话讲回来,这场风波,对整个汽车市场而言,绝对是个大号信号灯。燃油车突然一波集体让利,逼得整个行业重新洗牌。眼光不够长、产品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品牌,不用你我拉清单,也自然逐渐退出舞台。反观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阵型,现在真的咄咄逼人,用不了多久咱们马路上可真是“路见清洁能源”,绿牌不扎眼才怪。

合资品牌想守住江山,也不能扭头劈“价格战”了事,新能源道路不走通,那真是喝口水兜里没带杯子的惨。但这对消费者还真是好事,竞争让技术进步,咱老百姓还能拿同样的价格买到性能更优秀的车,何乐不为?

话说回来,燃油车还有没有未来?这就得看你怎么想了。愿意接受新能源汽车的朋友,已经欢呼“时代来了”;但换个角度,燃油车短期内未必真的敌不过它。一时半会儿,续航焦虑和充电不便利还是存在的问题,尤其咱说远点,停车库一窝电车车主,谁家抢到充电桩还挺考头脑。高端燃油车市场、特性车型的赛道,燃油车未来还有机会站稳。

这一场10月燃油车的狂欢价,让人想感叹市场猛如剧本杀。买还是不买,都得看清楚盘面,热情兑理性,别到时候拍着买车的马腿,结果是拍自己大腿。你说呢,这波合资让利,有没有让你手里的预算骚动起来?还是新能源已经成了你不可动摇的坚定选项?欢迎在下方留言处开麦,聊聊你的购车“攻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