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公里续航上高速就缩水,充电排队成“修罗场”电池衰减加剧续航不如预期,电动车主国庆返程的真实苦恼令人深思

我开了一辆电动车,大概也算是老司机了,毕竟从11年起就开始关注新能源。本来觉得掌握点门道,国庆长假一来,才发现不少尴尬事。

比如说,600公里续航的车,真正上高速之后,能跑到哪里?估摸着差不多就300-400公里左右。这个差距让我挺纳闷,官方数据怎么和实际差那么多?我问过个修理厂师傅,他笑着说:是啊,标称的和真实的差距,差不多就像苹果和橘子。当然不是说车就不行,但这个打折是真的让人心慌。你想想,几十万的车,油少还没啥焦虑,电要是blow掉,确实有点人心惶惶的味道。

600公里续航上高速就缩水,充电排队成“修罗场”电池衰减加剧续航不如预期,电动车主国庆返程的真实苦恼令人深思-有驾

刚才翻了下笔记,某次我在高速上GPS导航显示只剩40%电,距离目的地还有一百多公里,心里几乎打了个冷战。平时市区能跑420公里,突然变成200多,还真挺极速缩水。这次国庆出行,很多车友都在充电站排队,修罗场都算轻的,好比红色警报。去年我去的一次高速服务区,排了长长一排,切换成快充,总觉得抢占电桩像抢话题似的。

你知道的吧,充电不是燃油那样跑马拉松。快充在10%到80%的成效最高,充到80%用的时间最短。但我发现,充到80%之后,后面那十几百分钟,效率显著变慢。说白了,就像买菜,到了快到货的最后一刻,卖家突然就变慢半拍。

600公里续航上高速就缩水,充电排队成“修罗场”电池衰减加剧续航不如预期,电动车主国庆返程的真实苦恼令人深思-有驾

这次假期,我还专门关注过充电桩。据我朋友说,2025年之前,全国高速还得加紧改革。你看,充电基础设施虽然已经达到了1734.8万个,但高速服务区的桩少得可怜,1%的车主在高速上能用到充电桩。平时利用率也不高,大概10%不到,但一到节假日,需求就炸裂,激增3倍。

有个细节,去年我花了个下午,从充电宝APP看到的,应急备用计划,估算如果我不提前安排,半路上就得靠天吃饭。再加上,电池衰减成了一个隐藏杀手。按理说,用了3年、行驶十万公里的车,电池的容量可能只剩92%左右。官方给的600公里续航,实际可能变成552公里(理论推算,大概),这还不算打折折扣率。

我曾问过一个维修师傅:电池衰减会不会很快?他摇头说:五六年后,差不多会掉10-15%的容量,但忽略了环境温度,冬天一冷,续航像是被冻住一样,也不是个灵。尤其现在冬天,不同地区气温差太大,零下十度,续航大概会下降30%,零下二十度时,很多电池都直接冻僵。

600公里续航上高速就缩水,充电排队成“修罗场”电池衰减加剧续航不如预期,电动车主国庆返程的真实苦恼令人深思-有驾

我一直在想,究竟是技术的瓶颈,还是规划的不到位?现在的电动车技术已经不错了,比如某些新车用的是800V的快充平台,真正实现10分钟充300公里(还挺贵的),但普通人还没能享受到这些福利。蔚来的换电站可以在3分钟内把电补满,听起来比充电快多了。我猜测,未来几年,充电速度会大大改观,至少说到那时,充电排队就不会那么咆哮。

能不能做到让普通车主都轻松应对?我还没细想过。其实我觉得还要看我们能不能像换电那样,把里程焦虑一点点消费掉。毕竟,电池的衰减是个隐性杀手,你不注意,慢慢就跑不动了。

600公里续航上高速就缩水,充电排队成“修罗场”电池衰减加剧续航不如预期,电动车主国庆返程的真实苦恼令人深思-有驾

我还记得有次朋友跟我说:你看,现在的电动车,油车还能用十年,我这么一想,要是电池到头了,那就得换新,成本得升级个几倍。这个问题,是不是很多车主都忽略了?暂时还能偷懒,但是过两年模型换代一快,这个忧虑就会变得很实在。

这一切都不妨碍我们享受低成本出行的便利。比起油车的钱,我省了不少油费(这点我心里明白),但由此带来的焦虑,有时候还挺像不要命的跑高速,把电池推到极限。

600公里续航上高速就缩水,充电排队成“修罗场”电池衰减加剧续航不如预期,电动车主国庆返程的真实苦恼令人深思-有驾

你们觉得呢?未来的快充是不是会像快递一样普及?还是我们还得继续排队抢座似的等待?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