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快撑不住了?东风急了,一款车竟扛起六成销量

国庆假期刚过,汽车圈就炸锅了。

10月2日,岚图悄悄递了港股招股书。从东风集团放出风声到正式提交,满打满算才40天。这速度,说“踩着火箭上市”都不夸张。

岚图快撑不住了?东风急了,一款车竟扛起六成销量-有驾

更耐人琢磨的是——岚图冲进资本市场的老东家东风集团却在准备私有化退市。一进一退,动作干脆利落。明摆着,这家干了半个多世纪的老牌车企,真坐不住了。

为啥这么急?岚图走的还不是常规路子。它没发新股,也没对外募资,而是用了港股少见的“介绍上市”方式。就是不圈钱,只换壳。

具体怎么玩?分两步:

岚图快撑不住了?东风急了,一款车竟扛起六成销量-有驾

第一步,东风集团把手里79.67%的岚图股份,按比例分给自家所有股东。

第二步,由东风在内地的全资子公司出面,把东风集团“吃掉”——大股东拿股票,小股东拿现金。

听着绕?其实每一步都算得精。

岚图快撑不住了?东风急了,一款车竟扛起六成销量-有驾

对岚图来说,不用在行业估值低谷期贱卖股份,还能快速拿到港股平台;

对东风来说,等于把原来那个快“废掉”的H股壳子,换成了新能源核心资产;

对散户股东来说,现金+股票的组合,也比干瞪眼强。

岚图快撑不住了?东风急了,一款车竟扛起六成销量-有驾

为啥非得这么折腾?因为东风的H股已经快“失血”了。

截至2025年7月底,市值不到400亿港元,股价4块7,市净率只有0.25倍——也就是说,公司账上资产值100块,股票只卖25块。这平台,早就融不动资了。

而新能源,正是资本眼里的香饽饽。岚图作为东风亲儿子,自然成了转型的“救命稻草”。

岚图快撑不住了?东风急了,一款车竟扛起六成销量-有驾

其实岚图早就在铺路。2021年独立运营时就搞了员工持股,2023年CFO还放话:月销破万就能上市。

到了2025年,它真做到了——连续五个月销量过万。时机,看似踩准了。

但上市只是起点,麻烦才刚开始。

先看赚钱能力:

2022到2024年,三年亏了快31亿。

2025年前七个月账面赚了4.3亿,可细看发现——政府补助从1.2亿猛涨到6亿,涨了四倍多。

要是把这笔“意外之财”抠掉,大概率还在亏。

再看产品:

岚图有FREE、梦想家、追光、知音四个系列,但销量全靠梦想家撑着。

前七个月卖了4万多台,占总销量六成以上。

这车均价39万,毛利高,可问题也大——MPV市场本身就小。

整个2025年前七个月,全国MPV前十品牌加起来才卖52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不到5%。

把宝全押在一条窄路上,天花板一眼望到头。

新推的FREE+更尴尬。

公司内部指望月销两万,结果7月只卖4273台,8月勉强爬到5239台,离目标差得远。

最要命的是——岚图到现在还没让人记住的“标签”。

蔚来有换电,小鹏有智驾,理想有“奶爸车”,岚图呢?

“央企新势力”?听着体面,但消费者买账吗?

早年CEO卢放提过“中式优雅”,可这词太虚,既不如“智能”实在,也不如“家用”好懂。

更让人担心的是投入结构:

2025年前七个月,研发花了6.37亿,只占收入的4%;

销售费用却高达26亿,占了16.8%。

钱都花在吆喝上,技术底子却在变薄。

今年目标20万辆,前七个月才卖6.67万。

剩下五个月,每月得干2.7万辆——压力山大。

上市后还要烧钱:建店、扩产、搞研发,样样都要真金白银。

可现在盈利靠补贴,销量靠单款,研发又跟不上,这仗怎么打?

新能源战场已经变了。

过去拼谁嗓门大、谁融资多;现在拼的是技术硬不硬、定位清不清、产品稳不稳。

岚图这场“闪电战”,只是东风转型的第一枪。

能不能把资本游戏变成真本事,还得看接下来怎么走。

我个人觉得——

靠政策红利和单一爆款撑起来的热闹,终究是纸老虎。

真想在高端新能源里站住脚,得拿出让人非买不可的理由。

否则,就算上了市,也不过是换个地方“烧钱续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