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24)在2024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2025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替代旧版标准(GB 17761—2018) 。这一变化,和每一位电动自行车车主都息息相关,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新标准,新在哪?
新标准的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每一项都关乎着我们的骑行安全与车辆使用体验。
在防火阻燃方面,新标准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对弹性软垫材料、纺织品、皮革、电气回路导线等不同类别非金属部件分别规定了防火阻燃指标,这能大大降低电动自行车因电气故障或外部火源引发火灾的风险,守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质量控制上,明确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从源头上把控车辆材质,提升安全性能;同时,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 ,合理增加的重量,或许能让车辆行驶更稳定,续航表现也可能有所提升。
在性能优化上,增加了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空载反电动势、电感值差异系数的要求,这有助于提升车辆起步、低速行驶时的动力表现,使骑行更顺畅;还减小了车辆最大制动距离,关键时刻能更快刹停,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防范非法改装,新标准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通过技术手段,让不法商家无机可乘。而且,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对于除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用途之外的电动自行车,销售时消费者可选择是否保留北斗定位模块。有了这些功能,车辆的位置追踪、安全状况监测都变得更便捷,让我们骑行更安心。
在设计细节上,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改为由生产企业根据车型实际需要设计和安装,给予了生产企业更多创新空间,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明确鼓励安装后视镜,小小的改变,却能让我们在骑行时更好地观察后方路况,避免碰撞事故。此外,还要求生产企业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建议使用年限,并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进行标注,方便我们及时更换车辆,保障出行安全。
生产、销售有新规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新标准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既可以按照旧标准生产,也可以按照新标准生产;但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
为便于符合旧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充分消化,避免社会资源浪费,新标准额外给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也就是说,从9月1日起,不符合新国标要求、未依据新国标取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不得生产、出厂;从12月1日起,市面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是符合新国标的产品。
消费者该怎么做?
已经购买了不符合新标准车辆的消费者别担心,不会被强制淘汰,可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助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换代。目前,多地已经出台配套措施。比如甘肃,对个人消费者交售用于报废的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合格电动自行车新车的,每辆给予一次性500元定额补贴;南京对交回临牌电动车的消费者发放200元公交卡补贴,置换铅酸电池车辆额外补贴100元 。大家可以关注当地政策,抓住换购优惠时机。
如果近期打算购买电动自行车,一定要认准CCC标志和产品合格证 。出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应当获得认证并在车身上标注CCC标志,表明这辆电动自行车经过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可以放心购买和使用。同时,出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应有产品合格证,一车一证,购买时可核对随车附带产品合格证上的产品型号、整车编码等信息参数与实车是否一致。
9月1日起实施的电动自行车新标准,是为了让我们的出行更安全、更便利。了解这些新规,遵守相关要求,让我们一起畅享绿色、安全的骑行生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