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利润大跌,高端战略遇挑战,出海销量创新高

要说最近业内大风大浪,比亚迪这静悄悄的难题,实在让人忍不住“在线吃瓜”,想问一句:“比亚迪咋了?”

三季报刚一出来,数据直接和市场气氛呼应上了,你就说巧不巧。

之前朋友圈里传疯了,各路专家和“键盘车评人”都觉得比亚迪要遇到瓶颈了,结果今年财报一摆出来,果然印证了大家的集体预感。

营收还撑得住,但净利润直接跳水。

说真的,现在比亚迪的营收不是没涨,以5662亿的规模看着还挺风光,比去年多了12.75%,账面数据还过得去。

可往下细看那利润“曲线”,就有点膈应人了。

净利润才233亿多,较去年同期直接掉了7.55%。

要是再抠门一点,看看扣非净利润,跌得更狠,11.65%没了。

这降幅,着实不小。

尤其是第三季度,那才叫真刀实枪的“下楼梯动作”——营收1949亿,比去年同期缩水3.05%。

净利润78亿,掉了32.6%,直接成为近几年里跌幅之最。

扣非利润更是惨烈,36%多的下滑,仿佛在跟同行们说:“看,我也有难的时候。”

本还盼着三季度能救点场子,结果也就比二季度好那么一点,离去年四季度动辄百亿的辉煌那可是八竿子打不着。

要说二季度净利润63亿元已经让人皱眉了,一季度就剩91亿,连着两个季度往下掉。

这趋势要是再持续几个季度,恐怕比亚迪老板王传福都得皱皱眉头,咱们看热闹的当然也不淡定了。

其实,股民里流传一句话:“三季报一出,股价就抖。”

有人调侃比亚迪现在像是“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大力士,突然开始喘气”。

真不是瞎说。

10月初,比亚迪自己发销量报告的时候,业界就炸开锅了。

外行可能听个响,业内人却打起了“算盘心”,各种猜测公司是不是遇到了增长天花板。

说来也怪,销量报告里只给着前三季度整体数据,玩得有点花。

硬币要翻到九月份那个关键点,才看出味道。

光九月,比亚迪新能源车总销量跌了5.52%,乘用车跌了5.88%。

插电混动车型就更“凄惨”,25.58%的跌幅,差点让人以为这是哪个弱势群体的数据。

别看纯电动车销量涨了24%,也救不回插混那边的冰川断裂。

整体算下来,销量就是在原地“拉扯”,怎么扯也扯不起来。

说起比亚迪之前的“无敌模式”,那可是有口皆碑。

什么刀片电池自研、垂直整合供应链、75%零部件自产自销,简直就是行业“膜拜对象”。

瑞银都发表报告称赞,说比亚迪自产比例高,这就是它成本低的关键筹码。

尤其提到刀片电池,把电池、电控、电机包到一起,省了堆线缆和零碎零件,空间都腾出来了。

但偏偏风水轮流转,现在电池和核心零件越来越标准化——你家有的,隔壁也能买到。

垂直整合那叫一时风光,行业“反内卷”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之前疯狂打价格战抢市场,那都是过去式了,消费者现在胃口也叼,谁家车都得实打实地拼产品力。

你降价,别人也跟;你增配,别人也追。

成本优势这样一走弱,利润就自然顶不住了。

说白了,比亚迪现在的日子,每卖一辆车,都像在玩命碰撞。

营收跌的不多,利润却像溜滑梯一样下去了,这背后细思极恐。

行业价盘归于理性,比亚迪饭碗该怎么端,老王的压力也在写脸上。

说到这,难免有人要问:“比亚迪是不是开始冲高端了?”

咱细数一下,比亚迪这冲高路线,确实没少下功夫。

仰望当头,主打超豪华和科技范,品牌形象直接拉到天花板。

方程豹那边玩个性,最便宜的钛3直接杀到15万以内,看得出,已经不指望主打贵了。

可真要说能冲高端销量的,还得靠腾势。

腾势最初2011年跟奔驰妈妈戴姆勒一起“怀胎”,号称新能源里很早一批玩高端的品牌,但之前群众几乎没听说。

2021年后,比亚迪下定决心对它骡马加鞭了一番。

市场一度以为腾势要一飞冲天,毕竟比亚迪也不是吃素的。

但现实总是有点意外剧本在手,去年腾势连王传福都不满意了。

多次传出高管发火,腾势核心人物赵长江原本是带头冲锋的,结果“被调岗”,官方美其名曰轮岗,业内心知肚明。他离职后,腾势高端化更是添了点戏剧味。

这个品牌高端之路会不会半途走偏,还得看接下来谁来掌舵了。

说到中国车企市场份额,总有个“18%魔咒”在江湖传说。

有人戏称这是“天花板雷达”,到了18%,你就别想再往上日进斗金。

截至目前,没有哪一家突破过这个界限。

王传福是不是“铁头娃”,大家还在观望,但中国消费者买车那点心理纠结——爱新鲜、怕垄断,品牌不能一枝独秀,这确实是现实。

所以“出海”成为比亚迪的新实验田。

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海外销量突破70万辆,占总量的22%,比去年猛翻一倍还多。

数据一摆出来,直接拿走“增速最快车企”的名头。

奇瑞海外销量也不弱,九个月93万,加速只有12.9%。

说比亚迪“海外种田”,那是真右手有肉左手有汤了。

但问题是,国内市场确实饱和得厉害。

有娃的家庭基本都买过新能源车,城市年轻白领一套又一套“换车玩”,留给头部企业往上的空间越来越小。

比亚迪能不能靠高端剧本和海外扩张,继续突破自我?

说真的,不如让时间给答案。

这里还得提一句“段子名人”巴菲特。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旗下能源板块最近干脆全线撤离比亚迪,财报上直接清零。

不少自媒体纷纷解读,巴菲特这是“见好就收”,比亚迪现在好像少了点信仰加持。

看着账面,“外资情绪”难免影响中国新能源情绪,你说他是风向标也不为过。

有分析师喊话:“外部投资者都退场了,还能有几波牛市?”

别忙着下结论,这事情远比表面复杂。

世界汽车产业就是这么现实,资本和情感交织。

有时候,比亚迪的路,也不完全是数据能捏出来的。

场面冷清,但故事远没到结局。

这个“18%魔咒”,怎么看都像一把无形锁链。

越是想冲破,越发现市场格局就是给你划了道线。

有消费心理,有流行趋势,也有宏观政策的上下其手。

比亚迪利润大跌,高端战略遇挑战,出海销量创新高-有驾

比亚迪丰富的产品线是优势,也可能在市场饱和时变成负担。

从小“单一爆品”到“阵列出击”,赛道变肥,压力也变大。

高端化的风险除了品牌塑造,还有中国消费者对豪车的那种“玄学”要求。

说到底,中国人买豪车,有点“喝咖啡讲究杯型”,品牌太新未必点得开:腾势算是个好故事,但品牌升级比推新车难多了。

方程豹的个性牌在年轻人中有一席之地,可整体销量能不能填补高端缺口,业内还在盘算盘算。

仰望算是让比亚迪“往更贵方向使劲”,但国内超豪华市场本就窄,销量本来不靠它。

这种结构调整,不是说改就能改好,毕竟高端车市场不认“降价+配置”,更看重品牌底蕴。

比亚迪利润大跌,高端战略遇挑战,出海销量创新高-有驾

还有出海这条线,短期创纪录,长期就不好如此乐观。

海外市场本身有壁垒,法规、习惯、售后、政策说变就变。

比亚迪的产品力没问题,口碑也慢慢上来了,但和海外巨头正面交锋,能不能守住高增速,要看本地化速度是否跟得上。

有些国家补贴退坡、政策摇摆,随时能影响销量。

再加上2024年全球经济大势,消费信心一有波动,就不是技术能一劳永逸解决的。

碗要端牢,汤要喝稳,很难一蹴而就。

成本优势削弱,比亚迪其实还在主业上压得挺重。

比亚迪利润大跌,高端战略遇挑战,出海销量创新高-有驾

自己造零件锁成本,这事儿现在“被全行业抄作业”,竞争压力不可小觑——今天你有刀片电池,明天隔壁也许创新得更狠。

同样的垂直整合,行业其他头部企业都在发力。

这就是汽车新时代的“卷王争霸”现场。

你想独占鳌头,绝对没那么容易。

比亚迪也不是没亮点。

纯电车型逆势增长,说明还有市场信心在,消费者还是认可其核心技术。

无论高端化还是海外扩张,方向没问题,就是需要耐心和“反转力”。

王传福这种当家人,能否带领团队绕过魔咒,继续突破,市场还得多几番考验。

比亚迪整体战略其实挺清晰,就是“稳中求变”,但现实难题多,想要一口吃成胖子是不现实的。

利润跌得狠,营收还能守,不过谁都看得出“老本吃不长久”。

这个阶段,比亚迪最需要的,可能就是一场技术和品牌的再突围。

车厂圈子里都流行一句话——“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但市场就是这么无情。

与其焦虑,不如硬刚,追求下一个风口。

你怎么看比亚迪的未来?

高端能否走通?

出海有没有无限可能?

评论区呱唧几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