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怒斥车评机构,余承东:省热搜钱,改进技术才是王道

一切从冬季续航测试说起。

你一定没想到,2023年的那一场测试会引发如此巨大的波澜。

问界M7,那台高高在上的“华为造车新军”,竟在测试中跌入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深坑。

续航成绩低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开了个玩笑。

那一刻,华为的余承东站在发布会现场,脸色发白,却没有丝毫遮掩的怒火。

他直接点名批评:“这叫坑人测试!”

哎呀妈呀,现场的气氛也瞬间剑拔弩张。

这不仅仅是数据上的撞车。

余承东的话从“坑人”变成了“伤害车主”。

你听,余总这回是真气坏了。

试想,一个做着高大上智能汽车的企业,结果在关乎消费者感受的这场“续航战斗”里,竟然全军覆没。

华为怒斥车评机构,余承东:省热搜钱,改进技术才是王道-有驾

不仅如此,还被媒体狠狠拿来做反面教材,那口气,不仅怼得劲,连背后的“买热搜的钱都省了”也透露出了一股“我不在乎”的霸气。

可这场风波背后,隐藏着一条不容忽视的深意。

华为这次做出的回应,远超你我想象。

余承东甩掉了“懂车帝”——一个被业内视作权威的第三方测评机构,而选择将所有目光集中在真正的核心:产品本身。

这才是他打的那一张“聪明牌”。

“车行不行,不靠打分,靠谁掏钱。”

这话够狠,够直白。

你说他是在赌气,但仔细一想,这根本不是气话,而是带着精准计算的账单。

有些人可能还会反问:“凭啥车评不能打分了?”

华为怒斥车评机构,余承东:省热搜钱,改进技术才是王道-有驾

是不是每一份榜单都能决定市场走向?

不然为啥每次汽车发布会,你都会看见那些老面孔的媒体记者,跟车企捆绑得紧紧的?

以前的游戏规则是“你给我个分数,我给你点广告费”,这下好了,华为直接跳过了这些环节。

余承东把钱砸向了更实在的地方——电池和智驾技术,告诉大家:想买车,先看看实车,试驾的感觉才最真实。

榜单?

你觉得还重要吗?

可即便余总这么洒脱,那些旧媒体还是不买账。

有媒体一边批评着续航测试的“坑爹”,一边用加大力度做广告的方式维系着自己的公信力。

华为怒斥车评机构,余承东:省热搜钱,改进技术才是王道-有驾

而在这场公开的博弈中,华为已经做出选择了。

跟那些“高评分”打交道的传统车媒告别了,选择专注于产品本身,把焦点重新拉回到真正的价值:消费者体验、技术的突破。

那么,这也不是说媒体就会彻底消失。

懂车帝们的确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否还有之前那么高的公信力就得打个问号了。

消费者不会傻,不会永远被某个榜单牵着鼻子走。

想想看,如果你今天选车,首先会看评测?

还是直接跑去试驾?

答案其实没什么悬念了。

如果说之前的汽车行业还是依赖于“评分”和“广告”这一套老路,那如今的华为带给我们的,简直就是一个硬核的冲击。

华为怒斥车评机构,余承东:省热搜钱,改进技术才是王道-有驾

它用“产品体验”来代替了一切的形式化东西。

这种转变,显然是对传统车媒的挑战。

当然,有些人可能觉得,余承东这么做只是“赌气”罢了,情绪化的反应难免让人觉得有点不理智。

但站在长远角度,反思一下,华为真的没有道理吗?

就算品牌自带流量,但它依旧能敢于冒这样的风险。

毕竟,过去两年里,华为的车型成绩持续下滑,也未曾完全赢得市场的尊重。

如果说以前车企的成功有赖于背后那些摇旗呐喊的媒体,那么现在却变得有些不同。

换句话说,华为的做法,几乎等于直接撕掉了“车评”的这张纸。

曾经,这张纸是连接车企与车主之间的纽带。

华为怒斥车评机构,余承东:省热搜钱,改进技术才是王道-有驾

如今,华为却要通过车主的“钱包”来给出答案。

你买车,关心的是技术,不是广告。

这一策略可以说是一种破局之举,但它究竟能不能改变车市规则,未来还得见真章。

这背后究竟代表了什么?

你是说技术驱动,还是说“体验至上”?

其实我看,是两者都兼备。

余承东这么急于“割席断交”,不仅是要向传统车媒宣战,也是要把车主从评价榜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你试驾的那一刻开始,车的好坏就已经有了答案。

好吧,最后说一句:你会不会跟着余承东的节奏走呢?

还会去看那些“榜单前十”的推荐?

还是说你已经厌倦了那些广告连篇、打分拉分的套路,真心想感受一次“车主”的真实体验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