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在想,买车到底是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前几年买车,头疼的是摇号、限牌,后面头疼的是油价涨得比房租还快,现在好了,终于有了新能源,油价不怕了,电价也还算温柔,结果又变成了续航焦虑和“充电比吃饭还难”的新难题。
有人说纯电车就像冬天里的暖宝宝,用前特别舒服,用久了就开始发烫,一不小心还掉电掉得比谈恋爱还快。
这次广汽埃安新车首发,说是续航能跑500公里,还能99秒换电,这是不是就像把暖宝宝换成了小米热水袋——又快又暖,关键还能随时续命,不怕断粮?
广汽埃安UT super预售这事儿,其实背后挺热闹的。
按照懂车帝的消息,这车就是把原来的埃安UT小型车搞了个换电版,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和京东一块儿推出,主打就是在京东独家销售。
计划赶在京东双十一上线,看着就是准备给年底冲一波销量。
重点是官方续航500公里,虽然工况没说是哪个,但听着就很让人心动。
最骚的是换电速度——99秒,这速度,别说充电了,连泡面都还没吃完吧。
有人说预估价格在10万-12万之间,直接对标蔚来的换电小型车“萤火虫”,价格也差不多,配置也满满,感觉是要和蔚来正面刚一波。
说到亮点,除了续航和换电速度,其实这台车的定位还挺精准。
小型车、纯电、支持换电,听起来就是给城市通勤族量身打造,尤其是那些担心充电慢,电池不够用,还怕电池寿命缩水的用户。
外观没啥花哨,基本延续了埃安家族风格,两厢小车,三色车衣,半隐藏式门把手,黑化后视镜这些看着都挺年轻化。
尺寸方面,车长4270毫米,轴距2750毫米,空间说不上大,但城市代步绝对够用,偶尔拉个朋友、买点菜也不算憋屈。
配置方面也是该给的都给了,双辐式方向盘、悬浮仪表、中控屏、怀挡杆,蓝牙钥匙、遥控钥匙、无钥匙进入、电动尾门、自动雨刮、胎压监测、三种驾驶模式、定速巡航、倒车雷达、全景影像、14.6英寸中控屏、6扬声器音响、后视镜加热等等,能想得到的基本都有。
如果你说还缺啥,估计只能吐槽没有按摩座椅、自动驾驶吧,但毕竟价格在这儿,谁要啥自行车。
动力上也不含糊,电机最大功率100千瓦,配宁德时代54千瓦时电池,续航500公里,这数据比同级小型车普遍在300-420公里的续航确实有优势。
但这里我就要问一句:500公里续航,真的就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吗?
又有多少人真的会一天跑这么远?
大部分人城市通勤,半个月充一次电都够用。
如果真的是跑长途,换电站布局能不能跟得上?
不是每个角落都有换电站,万一你开到郊区,电池没了,换电站还在天边,这种焦虑还是解决不了。
再说说换电这事。
99秒换电,听着很爽,但这事真的能普及起来吗?
全国换电站布局现在还没像加油站那么密集,蔚来为什么能搞出换电,是因为他们自己建站、自己推体系,还做了个电池银行。
而埃安这回和宁德时代、京东一起推,虽然阵仗不小,但落地难度绝对比造车难。
你要建站,你要和各地政策对齐,还要和物业、城市规划斗智斗勇。
最关键的是,用户愿不愿意相信换电,比相信快充还难。
毕竟电池换来换去,谁知道上一块是不是“老司机”用过的?
再往深里琢磨,其实换电模式就是在推“电池租赁”概念。
你买了车,电池不是你的,只是用着,坏了随时换新的,这理论上确实解决了电池衰减的痛点。
但现实里,有多少人愿意放下“电池归属权”?
万一哪天换到一块“曾经受过伤”的电池,心里这道坎怎么过?
而且,换电站运营要钱,后期服务要钱,这套账怎么算清楚?
是不是会出现“买车便宜,用车贵”的新套路?
我自己就有点电池焦虑。
以前用手机,天天担心电池不耐用,后来换了新手机,发现还是没耐用。
现在买纯电车,同样担心电池不耐用。
换电模式听着像是把“电池焦虑”外包了,但其实还是会有新焦虑——比如排队换电、比如偶尔换到“老电池”、再比如价格突然变贵。
就像共享单车,刚开始大家都觉得骑得便宜,结果最后发现押金拿不回来,骑一次还不如打车。
有人说,这次埃安UT super和萤火虫是要在小型纯电车领域分个高下。
我特别想问一句,现在的小型纯电车用户,到底真的是因为换电才买车,还是因为“价格合适、配置够用”?
换电站建得再多,用户还会不会怀念以前那种“用自己的电池、自己掌控续航”的时代?
或者说,未来买车的主流理由,是不是会变成“哪家换电站离我家近”?
到时候是不是得像买房一样,先查查周边有没有换电站?
这波广汽、宁德时代、京东联手,感觉像是三国演义。
广汽出车,宁德时代出电池,京东出流量和平台,谁都不吃亏。
但最后谁能真正把用户留下,估计还是要看服务、看体验。
毕竟现在买车,大家图的是省心、方便、少操心。
续航数字能打,换电速度能快,但换电站能不能随处可见,价格能不能一直刚需,这都是后期要解决的事。
别说小型车了,谁家买车不想一步到位?
说到底,新能源车这几年折腾来折腾去,问题从“能不能开”变成了“怎么开得更省心”。
广汽埃安UT super这波操作,肯定能让很多人心动,但真正让人安心的,还是得看那句老话:“路上的充电桩和换电站,比你手机里的电池还重要。”毕竟车可以换,电可以租,但生活不能总靠“99秒续命”。
你们觉得,未来买车到底是拼续航、拼换电,还是拼谁家服务更贴心?
是会越来越像买手机一样换电池,还是会怀念以前那种油箱加满油、一脚油门到家的踏实感?
评论区等你们开脑洞,甭管是自黑还是吐槽,来说说你心里的买车新焦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