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最近增程车的销量榜,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榜单上一排冷冰冰的数字,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目前这个市场淘汰赛的凶狠劲儿。到底是咱老百姓不爱增程车了,还是车企的算盘没打好?又或者,这场增程车的大戏已经演到了下半场,赢家和输家都开始慢慢现形了?
本来嘛,增程式技术,说白了就是个折中法子。在纯电和油车之间,拿了个“电驱油补”,让大家都能吃口热饭。理想汽车第一个吃螃蟹,帮一帮国人迈出舒适区。刚开始,大家对这个玩法还有点新鲜感,不少人心里也都有个结——怕电动车没电、怕充电折腾。理想一句“增程不焦虑”,的确说到不少家庭用户的心坎上。这几年理想的高销量,归根结底是吃到了消费升级跟技术换代的红利。
可是市场哪儿有常胜将军?前几年理想一家独大,是因为别人还没琢磨明白怎么玩,或者还想着分多块蛋糕,现在呢,问界也一脚踏进来了,岚图、零跑、深蓝这些也都不傻,见到钱味就扎进来了。这回大家发现:理想的护城河其实没多深,技术门槛有限,营销复制也不难。于是才一年半载,一哥位置就换人做了。这场竞赛,就是谁能更快抓住用户心里那根弦,谁能把产品、价格、服务全都拢一块,谁就能把冠军奖杯拿回家。
看看销量榜,问界M8一骑绝尘,逼近6000辆,听着是不是有点吓人?消费者不是傻子,选问界,大多数还是冲着华为的背书、智能驾驶那一套加成去的。车到底咋样,体验过才知道,至少在门店跟朋友圈、短视频平台边上,问界今年确实声量大,认知浅的用户听多了,难免不动心。理想凭老用户基础跟品牌积累,也还勉强能守住第二,但神话不再,光环早就开始暗淡。他们的L8、L9,现在销量不见起色,怕是老用户该买都买完了,新用户被瓜分得差不多,需求瓶颈一下就窜上来了。
更尴尬的是,一大堆跟着模仿走进来的选手,基本都没捞到什么好果子吃。你看榜单,从零跑到深蓝,再到阿维塔、智己这些,在榜尾苦苦挣扎。有的根本连前十都挤不进——比如曾经被称为“后起新贵”的零跑,混了半天连“千辆俱乐部”都没摸着边。多数不过是做了炮灰,用销量验证了一个浅显却血淋淋的事实:靠价格战和参数堆料,是留不住客户的。
增程车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说白了很难下死结论。但消费升级速度确实在放缓,这是事实。照旧年那井喷式增长的步子不可能无限延续下去。前些年不管什么车型,打个新概念、给点补贴、找几个网红宣传一下,销量都能冒出来。如今用户成熟多了,买车不再是拍脑袋一决定,问一圈朋友,看看养车成本、通勤路况,心里早有杆秤。有条件直接上纯电,有顾虑就买油电混合,实在不放心才挑增程。新瓶装老酒这招,玩一遍可以,玩两遍大家都腻了。
反过头看,这市场还有继续下去的理由吗?我觉得还是有的。城市与农村、南方北方、个人与家庭,需求本来就多元,增程式的确还会有一段溢价窗口期。只不过,这红利窗口越来越窄,慢慢变成了“存量市场”的零和博弈。你多卖一点,就是我少卖一点。理想、问界、岚图们,在用户心里彼此拉扯,谁妥协得快、谁创新得慢,谁就得出局。扎根不深的小品牌更是步履维艰。到头来,大品牌吃肉、小品牌喝汤,边边角角的就只能自生自灭。
还有一点不好忽视:高端和低端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大。你看榜里头,像尊界S800这种百万级豪车,单周也有三百多辆,总归比那些“起死回生”的小品牌强。高净值人群口袋有钱,对新鲜事物敏感,他们买个增程不在乎几毛几升油,更看重体验和品牌。反观大多数刚需家庭,预算有限,对增程这种中间态产品,愿意买单的人越发理性。你说以后他们是不是直接转向纯电或者更成熟的混动?可能性很大。
再看看榜单下面的那些“难兄难弟”——比如深蓝G318、星纪元ET、东风奕派等等,单周销量只有一百出头,甚至更尴尬的,比如仰望U8、昊铂HL,一周卖出去连50辆都不到,猛士917、至境L7这些,卖车像在买彩票。才一年时间,头部与尾部的分化就这幅鬼样子,不得不让大家深思:当“增程”这个概念的新鲜感过去,它真的还能救得了谁?
车企这些年的玩法,其实早被用户摸熟了。什么新势力、什么自主创新,大多一哄而上,重复造轮子。等到分蛋糕那一刻,才发现原来蛋糕就这么大。与其抠破脑袋研究怎么把参数再夸张一点、把配置再厚道一点,还不如沉下心搞好售后、提高能耗效率、把OTA推更实用点,也许还能留住现有用户,不至于一朝掉队,归于寂寞。
最后我想问,各位是不是开始怀疑——今后的路子,到底该往增程死磕到底,还是见好就收、早点转型投向纯电、插混?我觉得答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车企该学会认赌服输,不要迷信所谓的技术唯一正确。新技术刚起来,谁都争着抢着吹牛,等风口散了,能坚持下来的往往不是嘴皮子最溜的,而是服务最好、性价比高且有韧性的公司。用户不会为PPT和口号买单,能打动人的,是能帮他们解决真实问题的东西。
有时候觉得,中国车市就像场大逃杀,一波波新玩家见风使舵,一阵风就是一个赛道,风停了就得各回各家。增程式、纯电、混动,各有各的命,也各有各的瓶颈。理想靠先手捞了一波,问界靠技术与资源翻盘,其他牌桌上的小老弟,讲真只能说“活下来的就是赢家”,继续比拼谁的耐力和判断力更强。
最后留个问题,各位觉得,未来三年还有多少增程车品牌会被淘汰出局?又有哪个新“霸主”能立稳脚跟?或者,这场关于增程的“闹剧”,是不是正慢慢走向落幕?咱们且行且看,别太迷信风口,大势过后,剩下的才是真本事。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