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的竖向双肾格栅在夜幕中格外醒目,3D立体尾灯内部X形光源与车名巧妙呼应,这款基于全新纯电平台打造的宝马iX3,正式告别了“油改电”的争议。 9月5日,当这款车首次亮相时,很多人都惊讶地发现,宝马这次真的把所有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了。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80/1895/1635毫米,轴距达到2895毫米。 相比在售的华晨宝马iX3,长度增加34毫米,轴距增加31毫米。 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将得到明显改善。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车身变大了,但风阻系数却降到了0.25Cd,这对续航里程的提升至关重要。
宝马这次在灯光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 发光“双肾”格栅不仅延续了品牌特征,还采用了竖向设计,这是宝马SUV家族的专属元素。 LED日间行车灯采用竖向双箭头样式,与新款i4 M60的设计相仿。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个“回”形灯组,几乎完全复刻了Vision Neue Klasse X概念车的设计。
走进车内,你会立刻被那块17.9英寸的平行四边形中控屏吸引。 这个尺寸在当今电动车市场算得上主流偏上,但宝马的亮点不在于屏幕大小,而在于其搭载的全新信息娱乐系统。 这套系统由位于挡风玻璃底部上方的全景影像系统提供支持,操作流畅度和显示效果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视平线全景显示系统可能是内饰最大的亮点。 这项技术直接在挡风玻璃上投射出40英寸、4K分辨率的AR界面,对比度高达100000:1。 即便佩戴偏光太阳镜也能清晰看到导航、车速、辅助驾驶等信息。 成像距离4-9米的特性让虚拟信息与真实道路完美融合。
宝马官方表示,驾驶者可以通过中控屏自定义视平线全景显示上的信息模块。 这意味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选择显示哪些信息。 比如在长途驾驶时,你可能更关注续航里程和充电站信息;而在城市通勤时,实时路况和预计到达时间可能更重要。
动力系统方面,iX3 50 xDrive采用双电机全轮驱动,综合功率达345千瓦(469马力),峰值扭矩达645牛·米。 这个数据让新车能在4.7秒内从静止加速至60英里/小时(0-97公里/小时),最高时速可达130英里/小时(209公里/小时)。 相比现款单电机后驱的210千瓦,性能提升非常明显。
续航里程是这款车最引人关注的点。 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将达到900公里,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很多燃油车。 宝马采用第六代圆柱电芯,电池组容量有三种规格:75千瓦时、90千瓦时和105千瓦时。 国产版宝马iX3可实现10分钟补能超400公里,这对缓解续航焦虑有很大帮助。
充电性能方面,最大充电功率将达到400千瓦。 在理想条件下,充电10分钟最多可恢复350公里(iX3 50 xDrive车型,WLTP工况)的续航里程。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假设你每天通勤距离是50公里,充10分钟电就足够使用整整一周。
宝马专门为中国市场做了很多适配工作。 中国版车辆将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融入BMW智能个人助理,提升智能座舱的信息检索和系统响应能力。 这与宝马在全球其他市场的策略有所不同,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辅助驾驶系统也有针对性优化。 宝马与Momenta共同研发适配中国典型路况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并对车辆底盘和悬架系统进行专属调校优化。 这意味着国产版iX3在应对中国特有的路况,比如减速带、井盖等时,会有更好的表现。
现款在售华晨宝马iX3国内官方指导价区间为40.5万-44.5万元,不过终端有较大幅度的优惠。 根据懂车帝销量榜单显示,2025年7月,宝马iX3共售出312辆。 这个数字相比竞争对手确实不太理想,比如蔚来ES7当月销量达到2,836辆。
竞争对手方面,一汽奥迪Q6L e-tron官方指导价36.98万元起,蔚来ES6官方指导价33.8万元起,特斯拉Model Y官方指导价24.99万元起。 全新iX3要想在这些强劲对手中脱颖而出,定价策略将非常关键。 毕竟现在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消费者可选择的范围很大。
宝马新世代平台(Neue Klasse)不仅是个电动车平台,更代表了宝马未来的技术方向。 800伏高压平台、第六代BMW eDrive电驱技术等都将首次应用在这个平台上。 这意味着后续基于该平台打造的车型,都会继承这些技术特性。
海外版车型将于2025年底率先开启在欧洲市场的生产交付,中国版车型也会在2025年内发布,随后于2026年实现国产。 这个时间表比很多人的预期要快,说明宝马正在加速电动化转型。 毕竟到2027年,宝马计划在全球市场推出40余款新车,其中大部分都将是电动车。
内饰材质方面,宝马宣称使用了更多环保材料。 比如座椅采用可再生材料制作,地毯由回收渔网制成。 这些细节虽然不太起眼,但确实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对环保的重视。 毕竟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往往对环保议题更加关注。
驾驶模式选择也更加丰富。 除了常规的舒适、运动、经济模式外,还增加了自适应模式。 这个模式可以学习驾驶者的习惯,自动调整油门响应、转向力度等参数。 这意味着开得越久,车辆就越适应你的驾驶风格。
音响系统方面,宝华韦健钻石环绕音响系统成为选配。 这套系统包含20个扬声器,总功率达到1500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系统支持4D音效,能够根据车辆动态调整音效。 比如在加速时,低音会自动增强,带来更沉浸的听觉体验。
智能温控系统值得单独说说。 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分区控温,还能通过人脸识别自动调整到预设的温度。 更智能的是,系统会学习你的用车习惯,在上下班时间提前预热或冷却车厢。 冬天上车时座椅和方向盘都是暖的,这种体验确实很加分。
电池安全方面,宝马采用了全新的电池包设计。 每个电芯都有独立的防火罩,电池包整体采用蜂窝状结构,在发生碰撞时能更好地吸收能量。 宝马宣称这套电池系统通过了超过1000项安全测试,包括针刺、挤压、高温等极端条件。
售后服务政策也有创新。 宝马为电池提供8年或16万公里保修,且保修期内电池容量低于70%可免费更换。 此外还推出电池健康度检测服务,通过定期检测可以提前发现电池衰减问题。 这些服务旨在缓解消费者对电池寿命的担忧。
自动驾驶硬件配置方面,新车配备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和11个摄像头。 这些传感器为后续通过OTA升级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留下了空间。 虽然目前法规还不允许完全自动驾驶,但硬件已经做好了准备。
软件升级策略与以往不同。 宝马承诺新车支持5年内的主要软件升级,包括地图、娱乐系统等。 更重要的是,这些升级都是免费的。 这改变了传统车企通过软件升级收费的模式,更接近科技公司的做法。
生产制造工艺也有提升。 宝马宣称新世代平台车型的生产过程完全碳中和,工厂使用100%可再生能源。 车身焊接点比现有车型增加30%,车身刚性提高25%。 这些改进虽然消费者看不见,但对车辆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都有实质提升。
经销商网络正在适应电动车销售模式。 宝马培训了专门的电动车产品专家,负责向消费者讲解电动车使用知识。 此外,充电桩安装服务也更加完善,提供从勘测到安装的一条龙服务。 这些配套服务对电动车推广很重要。
二手车保值率是潜在买家关心的问题。 宝马推出官方二手车认证计划,对电动车电池健康度进行检测并提供延保服务。 这对提升iX3的二手残值有很大帮助,毕竟电动车保值率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池衰减的不确定性。
充电网络布局方面,宝马正在扩大与充电运营商的合作。 目前接入的公共充电桩超过38万个,覆盖全国320多个城市。 此外,宝马还提供一站式充电服务,通过一个APP就能完成找桩、导航、支付的全流程。
驾驶体验方面,宝马强调新车保持了品牌的运动基因。 虽然是一款电动车,但底盘调校仍然偏向运动化,后驱版本甚至提供漂移模式。 这对喜欢驾驶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很多电动车都过于注重舒适性而忽略了驾驶乐趣。
车内空间利用率有所提升。 由于电动车平台的优势,轴距更长但前后悬更短。 这意味着在相同车长下,车内空间更大。 特别是后排地板完全平整,中间位置的乘客再也不用岔开腿坐了。
智能语音助手升级明显。 基于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的智能个人助理,不仅能执行指令,还能进行多轮对话。 比如你可以说“我冷了”,它会自动调高温度;接着说“调高两度”,它就能准确理解这是针对上一个指令的细化。
驾驶辅助系统在实际路况中的表现值得关注。 特别是在中国复杂的城市路况中,系统对突然加塞的车辆、横穿马路的行人等场景的处理能力。 宝马表示针对这些典型中国路况进行了专门优化,但实际效果还需要验证。
产品质量控制是另一个关键点。 宝马宣称新车的故障率比现有车型降低50%,这得益于更简化的电子电气架构。 新架构将控制单元数量从100多个减少到10个,不仅减轻了重量,也降低了系统复杂度。
用户界面设计更加人性化。 中控屏采用向驾驶者倾斜的设计,更方便操作。 常用功能都保留实体按键,比如空调调节、音量控制等。 这种“数字+模拟”的设计思路很实用,毕竟在驾驶时触摸屏并不总是最安全的选择。
售后服务网络正在适应电动化转型。 宝马培训了超过5000名高压电系统认证技师,每个经销商都配备专门的电动车维修工位和诊断设备。 这意味着电动车车主不用为维修保养担心,宝马现有的服务网络就能提供支持。
充电效率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打折扣。 宝马宣称的400千瓦最大充电功率需要理想条件支持,包括充电桩功率、电池温度等。 在实际使用中,充电功率可能会有所降低,这也是所有电动车都面临的问题。
驾驶模式选择对续航的影响很大。 在经济模式下,系统会限制电机功率输出,调整空调功率,甚至降低最高车速。 这些措施最多可以延长10%的续航里程,但对驾驶体验会有一定影响。
智能能量回收系统很有特色。 系统可以根据导航路况预测能耗,自动调整能量回收强度。 比如当下坡路段较长时,会增强回收力度;当检测到前方有红灯时,也会提前进行能量回收。
车身颜色选择更加丰富。 除了传统的黑白灰外,还增加了多种金属漆和哑光漆选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宝马推出了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清漆,轻微划痕可以在阳光下自动修复。
内饰配色方案针对电动车用户做了调整。 提供更浅的配色选项,营造更明亮、宽敞的车内氛围。 这些浅色内饰配合全景天幕,确实能让车内空间感更强,但清洁保养可能会更费心。
智能灯光系统不仅好看还实用。 矩阵式LED大灯可以自动调整照射范围,避免对向来车眩目。 此外,还能在道路上投射警示图案,比如在行人横穿马路时投射斑马线图案提醒其他车辆。
隔音效果值得称赞。 由于没有发动机噪音,电动车对风噪和路噪的抑制要求更高。 宝马使用了更厚的隔音玻璃,并在轮拱内增加隔音材料。 在高速行驶时,车内安静程度明显优于同级别燃油车。
悬挂系统调校偏向舒适。 虽然强调运动基因,但底盘滤震表现很出色。 特别是应对中国特色的减速带和破损路面时,悬挂能有效吸收冲击,不会产生生硬的弹跳。
转向手感提供多级可调。 从轻盈到沉稳,满足不同驾驶者的偏好。 值得一提的是,转向比也会随驾驶模式变化,运动模式下转向更直接,舒适模式下更舒缓。
刹车脚感需要适应。 由于有能量回收系统,刹车初段的制动力来自电机回收,后段才是机械刹车。 这种两级制动的感觉和传统燃油车不同,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储物空间设计更合理。 中控台下方预留了放置手提包的空间,门板上的储物格也更大。 特别是前备箱的加入,让电动车又多了一个存放随车物品的地方。
智能进入系统很方便。 手机蓝牙钥匙支持多人共享,家人用车时无需交接实体钥匙。 系统还能记忆不同用户的座椅位置、空调设置等,切换用户时自动调整。
远程控制功能丰富。 通过手机APP可以提前预热或冷却车厢,查看车辆状态,甚至遥控车辆进出狭窄车位。 这些功能在特定场景下确实很实用。
售后服务价格透明。 宝马推出电动车保养套餐,明确列出6万公里内的保养项目和价格。 由于电动车没有机油、火花塞等更换项目,保养成本比同级别燃油车低30%左右。
质量保证政策更完善。 高压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享受8年或16万公里质保,比国家要求的8年或12万公里更长。 这显示出宝马对三电系统质量的信心。
驾驶培训服务很有必要。 宝马为电动车车主提供专门的驾驶培训,讲解能量回收使用技巧、续航优化方法等。 这些知识对最大化利用电动车特性很有帮助。
充电桩安装服务很周到。 提供免费勘测、报装、安装等全套服务,甚至帮助与物业沟通。 这对小区安装条件复杂的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roadside assistance服务专门为电动车优化。 拖车都配备绝缘垫,救援人员都经过高压电安全培训。 这意味着电动车车主在需要救援时也能获得专业服务。
保险费用是个现实问题。 由于维修成本较高,电动车的保险费用通常比同价位燃油车高10%-15%。 不过宝马推出专属保险产品,针对三电系统提供额外保障。
残值保障计划值得关注。 宝马推出官方回购计划,承诺3年后按约定价格回购车辆。 这对担心电动车保值率的消费者来说是个定心丸。
品牌影响力仍然很强。 在豪华电动车市场,宝马的品牌号召力仍然存在。 很多消费者选择宝马电动车,看中的不仅是产品本身,还有品牌背后的历史底蕴。
驾驶质感保持宝马特色。 虽然变成电动车,但扎实的底盘质感、精准的转向手感这些宝马特色都得以保留。 对宝马老车主来说,切换到iX3不会有陌生感。
智能科技配置很实用。 特别是AR导航功能,在复杂立交桥路段能清晰指示出口方向,避免走错路。 这些细节功能确实能提升日常用车的便利性。
座椅舒适性有所提升。 座椅采用更柔软的填充物,并增加通风、按摩功能。 特别是后排座椅角度可调,长途乘坐更舒适。
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很智能。 系统能实时监测车内外PM2.5浓度,自动切换内外循环。 对于空气质量较差地区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很实用。
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升级。 不仅支持垂直、平行车位,还能记忆常用停车路线,实现无人自主泊车。 特别是在狭窄车位,这个功能能避免开门碰撞邻车。
语音控制系统识别率很高。 基于本地+云端混合计算,即使网络信号不好时也能执行基本指令。 特别是支持连续对话,不用每次都说唤醒词。
手机互联功能完善。 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连接稳定性和响应速度都比以往车型有提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