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

荷兰这次明显打算把中资赶得更远,升级了对安世半导体的争夺力度,真是全力以赴呀。

安世在中国的官方公告一出,立马画了一条界限,明确和荷兰总部的指令划清了界线。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没想到,中方的反击这么快,直接让荷兰还包括整个欧洲都陷入了措手不及,反应也变得相当激烈。

权限一撤,薪资已暂停,荷兰总部玩出了“夺权三连招”!

2025年10月18日那天,安世半导体中国区的员工忽然遇到“突袭”——连不上总部的服务器,屏幕上直接跳出权限被冻结的提示;Outlook里的跟全球同事同步的工作邮件全都收不到,连Teams国际会议也进不去。这哪是系统出问题啊,简直就是荷兰总部远程“夺权”来了。

更让人生气的是,没多久就收到个通知:从现在开始,中国区的工资和奖金都不再由荷兰那边发了,简直就是把大家的生活费直接扼杀了似的。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其实这件事儿早就露出点苗头。九月三十号那天,荷兰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作为借口,把安世半导体在全球30家公司的资产、知识产权以及人员调配的权限全都冻结了,冻了整整一年。

到十月中旬时,荷兰的企业法庭又做出裁决,认为外籍人士应该获得决定性的投票权,结果把母公司闻泰科技的控制权硬生生地架空了。

后来庭审的文件曝光,才知道这事儿完全是美国搞的鬼——早在6月,美方就直接向荷兰施加压力,要把安世的中国籍CEO换掉。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荷兰经济事务部的大臣卡雷曼斯嘴上说“没受到美国的影响”,可如果真的要他拿出点靠谱的风险证据,啥都没法提供,就只好编个“防治知识产权转交”的理由糊弄人。

对中国区的员工来说,权限和薪资这两项打击真是直击心坎,就像扎心一样。安世半导体的核心封装测试工艺都在中国,总部一切系统权限一收,生产数据、客户订单、物流信息马上就像被抽了线一样“断开”;而停发工资更是让人心乱如麻,几千名员工靠这份收入过日子啊。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荷兰那边算盘打得可真精,只要中国区运营出点问题,一下子就能顺理成章地接管技术和市场,把中资控股的闻泰科技彻底挤出局。

一份声明划出警戒线:安世中国的“应对策略宝典”

荷兰总部本来还在期待中国区会搞出一团乱麻,没想到在10月19号那天就接到了一封“态度坚决到底”的声明。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安世中国的运营团队直接给所有员工发了一封信,每句话都很硬气:“咱们是独立运作的中国公司,决策由法定代表人作出,没有他同意的外部指令,大家有权拒绝,不算违规!”

这封声明的反应手法,简直可以拿作“典范教材”参考,每一条都戳中了荷兰总部的关键点。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先把法律身份讲得清清楚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中国区的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荷兰总部没这个资格凭空指挥,这样一来,从法律层面上就扼杀了对方的指令。

接下来嘛,就得稳住大家的心态,把话说得明明白白——“生产经营一点都不受影响,工资奖金由中国公司自主发放。”还特意把人力资源主管Louis Wu的联系方式列出来,大家如果有啥问题,随时找他,保证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你要明白啊,荷兰总部最想靠“断薪”这招制造点恐慌,结果安世中国直接把这条路给堵得死死的。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更重要的是,这次反击可不是孤身作战,背后可是有一整套后盾在撑着呢。

早在10月4号,中方就明确推出了出口管制措施:对安世中国的部分成品芯片、分立零件不能随便出口,连那些关键的工艺配方啥的,也不允许跨国转走。

到10月12号,闻泰科技率先表达了不满,批评外籍管理层用“合规”当借口抢夺控制权,还直指荷兰政府的问题——这正是“地缘政治偏见”的表现。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紧接着,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站出来表达了不满,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更是直言不讳:“始作俑者就是美国,他们利用规则漏洞施压,荷兰这么做,最后只会害了自己,也连累了他人。”

从企业到行业,再到政府,牵起了一条完整的反制链条,正因为有这些背书,安世中国才能有底气勇敢和荷兰总部正面较量。

各大车企纷纷焦虑起来:欧洲的产业链像卡住咽喉一样,让人揪心。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就在安世中国出声明的当口,欧洲汽车界的炸药包也炸开了花。欧洲汽车制造协会ACEA联合16家车企一同发声提醒:“芯片短缺的压力快到极限啦,要是再不采取措施,生产线就要停摆!”

这话听着挺笼统,其实就是直指安世半导体那一出事—欧洲汽车行业80%的功率半导体和分立器件都是靠安世供货,可这些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环节,正巧被中方的出口限制和企业内部的争斗卡得死死的。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安世半导体在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可真是不容忽视,虽然总部设在荷兰奈梅亨,最大的生产基地在德国汉堡,但业内都懂得,大部分芯片的封装测试工作都是在咱们中国完成的。这位置的重要性,可没那么简单。

一旦中方的出口管制实施,德国工厂生产的芯片晶圆运到中国进行封装之后,就无法再转回欧洲;而荷兰总部也把中国区的权限给切断了,跨境合作这些环节一下子就瘫了。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这两拨打击下来,欧洲车企的供应链立马就卡壳了——大众的电动车功率模块、宝马的车载电子系统、奔驰的自动驾驶配件,全部得靠安世的器件撑场面。

指标最紧要的还数德国的车企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早就盘算过一笔账:每少一个欧元的功率芯片,整辆车的价值就会少50欧元。

现在安世的供应一断,宝马慕尼黑工厂都开始减产了,大众狼堡工厂更夸张,直接改成“每周只上四天班”。这些车企没办法,只能逼着欧盟给荷兰施压——毕竟卡雷曼斯就算嘴再硬,也扛不住本国汽车业的抗议。

你得知道,汽车产业在德国GDP里占了差不多10%,几百万人的饭碗,都跟这个行业脱不了干系呢。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荷兰政府这才有点慌,卡雷曼斯赶紧出来说“正在和中方进行沟通”,还补充说“这事已经上升到最高层次磋商了”。可之前那副强硬的态度,早就让欧洲的伙伴们感到失望和寒心啦。

本次闹剧归根结底,就是荷兰被美国牵着走,搞起“科技对抗”,结果把欧洲的产业链这碗粥都搅得一塌糊涂啦。

安世中国拼命拼,是为了保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欧洲车企一脸焦急,恰恰揭示了全球产业链“鸡飞蛋打”的真实情况。

拒绝荷兰总部命令,安世中国断绝权限,欧洲车企焦虑应对-有驾

荷兰方面想跟中方聊聊,但中方态度挺清楚:得先把以前那些错误的做法改一改,再说其他的事,讲点契约精神是基础。

说到底,芯片可不是玩具,产业链也经不起政治上胡折腾。要是荷兰真把中国企业逼得太紧,最终掉坑的还是欧洲自己的饭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