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半年狂卖19万辆!没想到近半销量竟是10万级小车

这小鹏汽车,最近可是动作不小,半年报一出,那销量数据,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19万多辆的车,同比那是涨了快三倍!

收入也翻了一番,340个亿,这可不是小数字。

不过,咱们用车社一向是“不看广告看疗效”,这销量猛增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小鹏半年狂卖19万辆!没想到近半销量竟是10万级小车-有驾

扒一扒才发现,原来是那款定位在10万出头的 MONA M03,成了小鹏的“销量发动机”。

想想当年,小鹏汽车那是瞄准中高端市场, P7、G9这些车型,价格都不菲。

可问题是,销量一直没能上去,想靠规模效应把成本降下来、利润提上去,那是相当困难。

亏损,就像挥之不去的阴霾,一直笼罩着。

就在这关键时刻,小鹏汽车“变招”了。

去年8月,MONA M03上市,直接杀入10-15万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

官方指导价是这个区间,但实际落地价,懂车帝的数据显示,最低能到11.98万!

这价格,对于很多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这策略一出,效果立竿见影!

MONA M03这辆车,成了小鹏的“救世主”。

今年上半年,它贡献了近8.64万辆的销量,占了总销量的43.79%!

这比重,简直是“一骑绝尘”。

对比一下,小鹏以前那些中高端车型,月销量都没能破万,现在一个10万级的小车,直接把小鹏的销量推到了新的高度,仿佛是“绝境逢生”。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曾说过,希望MONA M03的月销量能达到2万辆。

这信心,自然是来自这“价格优势”。

而且,MONA M03并非“空有价格”,它最初是滴滴在研发的定制车型,后来被小鹏收购。

这意味着,它在运营场景理解和成本控制方面,可能比其他车型更具前瞻性。

更让人惊喜的是,MONA M03在10-15万这个价位上,销量竟然反超了比亚迪秦PLUS EV!

为什么?

原因直白:价格更具吸引力,配置也同样出色。

懂车帝的数据显示,MONA M03的智能化和续航,对标秦PLUS EV那是“降维打击”,而且价格还更低。

这不就印证了那句老话,“好钢用在刀刃上”。

小鹏半年狂卖19万辆!没想到近半销量竟是10万级小车-有驾

甚至,何小鹏还将MONA M03与小米SU7进行比较,称自己在20万以内纯电轿车市场同样是“领跑者”。

这话听着或许有些“张扬”,但从销量数据来看,也确实说明了其市场竞争力。

中高端车型表现平平,小鹏的“两难”

然而,就在MONA M03在A级车市场“大放异彩”的时候,小鹏在中高端车型上的表现,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从去年9月开始,小鹏陆续推出了新款X9、P7+,以及2025款G6、G9。

和MONA M03的“一骑绝尘”不同,这些“旗舰车型”的表现,怎么说呢?

P7+的销量,从3月份的8545辆,一路下滑至7月份的5609辆,这下滑的趋势,颇令人担忧。

X9、G6、G9也类似,5月份之后,销量就开始“后劲不足”。

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配置不够?

实际上,小鹏在中高端车型上的配置并不“寒酸”。

但过去繁复的配置划分,却让消费者在选择时倍感困扰。

现在新款G7、P7+、G6、G9都精简到了3种配置,本以为能让消费者“更容易下单”,结果呢?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细细想来,国内的“蔚小理”加上小米,国外的特斯拉、奔驰、宝马,哪个不是“实力派”?

在中高端市场,小鹏若想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从上半年销量数据来看,月销量能破万的“战绩”,在中高端车型上,依然遥不可及,仿佛是“镜花水月”。

这使得小鹏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依靠MONA M03走量,虽然能保证现金流,但利润空间有限,长远来看,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存在制约,这正如“饮鸩止渴”。

可若想在中高端市场发力,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口味。

这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亏损在收窄,但“止血”尚需时日

即便如此,这“以价换量”的策略,确实让小鹏的“亏损”看起来没那么触目惊心了。

2022年至2024年,小鹏的营收持续增长,但净利润却始终为负,亏损金额也不菲。

到了2025年上半年,虽然仍有亏损,但已收窄至11.4亿,与过往相比,可谓是“曙光初现”。

小鹏半年狂卖19万辆!没想到近半销量竟是10万级小车-有驾

这背后的原因,正是MONA M03带来的规模效应。

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因为销量攀升而得到了显著提升。

毛利率也从去年的13.5%跃升至16.5%,汽车毛利率更是从6%飙升至12.6%!

这一数据,在“新势力”车企中已属领先,直逼理想汽车。

然而,这“止血”的终点究竟在哪里?

何小鹏尚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

而且,小鹏在销量增长的同时,研发投入也在“加码”,今年上半年就投入了41.9亿,同比激增48.6%!

这表明,小鹏并不满足于仅仅在A级车市场“称王”,它仍在努力向上突破,力图构建自身的“技术护城河”。

所以,小鹏目前的状态,好比一位“正在康复的病人”,虽然病情有所缓解,但离彻底“痊愈”尚需时日。

它需要在巩固A级车市场“优势”的同时,在中高端市场寻找新的增长契机,这正如“欲速则不达”。

未来走向,是“双轮驱动”还是“顾此失彼”?

小鹏汽车未来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双轮驱动”,让MONA M03和中高端车型齐头并进,甚至在中高端市场打开局面。

可以说,在10万级市场站稳脚跟,靠的是“性价比”和“实惠”。

那么在中高端市场,它又该拿出怎样的“独门绝技”来吸引消费者呢?

是更精进的智能化体验?

更具辨识度的设计?

亦或是更精准的市场定位?

这正如一位学子,虽然在基础课程上成绩斐然,但能否在更高层次的竞赛中崭露头角,仍需检验真才实学。

小鹏的这一步棋,走得既有魄力,也充满了挑战,恰似“前路漫漫,亦有挑战”。

归根结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何在成本与利润间寻得平衡,如何在市场份额与品牌价值间做出取舍,这都是每个车企都在深思熟虑的终极课题。

小鹏汽车,这位曾经的“弄潮儿”,如今正经历一场“二次创业”。

它的故事,仍在上演。

是会继续“乘风破浪”,还是会“暗流涌动”?

我们不妨继续关注。

但至少目前看来,这10万级的小车,确实为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好比“久旱逢甘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