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企开始比拼底盘用料,真正的赢家其实是奔驰

最近车圈为了个底盘用料,吵得是天翻地覆,简直比三体人舰队还热闹。理想L6、小米SU7、极氪001这几个当红炸子鸡,被人扒了底裤,啊不是,是底盘,公开处刑。什么全铝后副车架、钢制后副车架,搞得跟修仙界的灵根纯度测试一样,仿佛用钢的就是杂灵根,注定筑基失败。

当车企开始比拼底盘用料,真正的赢家其实是奔驰-有驾

这事儿的起手式,就是一张图,简单粗暴。极氪001、问界M9这些,后副车架是全铝的,金光闪闪,一看就是氪金玩家。而小米SU7,钢制的,朴实无华,瞬间就被打上了“丐版”的标签。讲真,这哪是讨论技术,这分明就是一场大型的、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谁先不装了,摊牌了》。

先说极氪001,这哥们儿现在属于是心态爆了的典型。你想啊,它本来是三十多万的身价,对标的是宝马5系,那一身的全铝丹田,是它作为高端修士的尊严。结果呢?市场这个大魔头不讲武德,直接把它打骨折,现在卖二十多万。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魔幻的场景:一个元婴期老怪,穿着一身神装,在新手村跟一群炼气期的小朋友打价格战。他不是不想减配,是他身上的神装是绑定的,脱不下来了。所以你现在看到的极氪001,它的厚道,不是因为它发了善心,而是它掀桌子掀到一半,发现自己也坐在桌子上,只能含泪把自己的腿也给打断了。这就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然后是小米SU7,雷老师不愧是营销界的雷电法王,深谙“好钢用在刀刃上,剩下的用在PPT上”的精髓。小米SU7这车,你看得见的地方,屏幕、音响、Nappa真皮,绝对给你拉满,让你感觉两百万以内没有对手。但你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这个后副车架,诶,它就是钢的。有人骂小米鸡贼,说同价位国产车都上铝了,你小米还在压缩毛巾。但你得换个角度想,这恰恰是小米的“道”。

小米卖的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硬件,它卖的是一个生态,一种“信仰”。会买小米SU7的人,跟会买特斯拉的人,内核是一样的。他们买的是雷军这个人,是小米这个品牌带来的参与感和爽感。你跟他们聊底盘用料?他们只会觉得你很可笑。这就好比你跟一个苹果信徒说,你这手机充电慢、信号差。他会告诉你,这是苹果的哲学,你不懂。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小米把省下来的底盘成本,换成了更高的毛利和更炫酷的营销,这是把钱花给了股东和粉丝,没毛病。这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胜利,而不是工程的失败。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的车比一些朋友吃过的盐都多,我得说句公道话。这帮网友在线上为了铸造铝和冲压钢哪个硬吵得面红耳赤,属实是有点魔怔了。这就像两个道诡异仙里的修士,在讨论自己的法宝是千年玄铁厉害,还是万年寒铁牛逼。有个屁用。你那金钟罩铁布衫,能扛得住小区门口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吗?你那锻造铝合金摆臂,能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躲开一个忘了开盖的下水道吗?

当车企开始比拼底盘用料,真正的赢家其实是奔驰-有驾
当车企开始比拼底盘用料,真正的赢家其实是奔驰-有驾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底盘好坏的关键,也不在实验室,而在中国最复杂的城乡结合部路况。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底盘再好,也得趴窝。所以,别再崇拜那些技术名词了,没意义。真的,没意义。

当车企开始比拼底盘用料,真正的赢家其实是奔驰-有驾

而且,“用料好”和“开着爽”完全是两码事。这就好比给你一堆顶级的食材,鲍鱼海参,结果你让一个只会做拍黄瓜的师傅来炒,那最后出来的也是一盘灾难。调校才是玄学。有的车,一身神装,开起来邦邦硬,过个减速带能把你腰子颠出来。有的车,用料平平无奇,但人家调校得好,开起来就跟坐船一样,舒舒服服。问界M9用料不错吧?但人家最大的卖点是鸿蒙座舱和华为智驾,那才是品牌玄学溢价的核心。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底盘比作丹田,把车企比作修士,但这破事儿就是这么玄幻。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啥?是信任。因为降价,大家总觉得车企会偷偷减配。比如有人就怀疑,极氪001现在降价了,会不会把看不见的地方换成便宜货?这种怀疑是致命的。这就像你谈恋爱,一旦开始怀疑对方,那离分手也就不远了。所以,车企现在都得学聪明点,主动把底裤,哦不,底盘亮出来给大家看,搞个“透明底盘”直播啥的,让用户买个明白。

说真的,这太他妈的累了。

所以,这场底盘用料大PK,到底谁赢了?我告诉你,没人赢。消费者在信息的洪流里更加焦虑,车企在无休止的内卷里互相伤害。如果非要说谁赢了,那可能是那些卖底盘零部件的供应商赢了,不管你们用铝还是用钢,都得从我这儿买。

当车企开始比拼底盘用料,真正的赢家其实是奔驰-有驾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别纠结了。如果你真的在意操控和能耗,那就选个明确告诉你用了全铝底盘的,比如极氪001,至少人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你就是喜欢小米的设计和生态,那钢制底盘也完全够用,日常代步你根本开不出区别,除非你天天拿自己的车当赛车跑山。

但真正的终极答案是,这场战争,比拼的根本不是车的尊严,而是品牌的忽悠能力。谁能把用户忽悠瘸了,谁就赢了。在这件事上,所有新势力都还是弟弟。真正的神,是奔驰。奔驰能把一个1.5T的发动机卖出信仰,你跟奔驰车主聊底盘用料?他会用鼻孔告诉你,那三叉星辉标,就是最硬核的用料。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