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出行警惕“智驾神器”:别让便利成“夺命陷阱”

国庆长假将至,高速公路即将迎来年度最大规模车流。在智能驾驶技术普及的当下,一种名为“智驾神器”的非法改装设备正悄然流行,其宣称能让车辆“解放双手”,实则暗藏致命风险。2025年9月29日杭州临平区发生的醉驾事故,将这一隐患推向公众视野——驾驶员王某某醉酒后使用“智驾神器”让车辆无人驾驶,最终因系统失效导致道路堵塞,被依法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刑责。

国庆出行警惕“智驾神器”:别让便利成“夺命陷阱”-有驾

一、“智驾神器”的致命伪装:从配重环到电子魔盒

“智驾神器”本质是欺骗车辆安全监测系统的作弊工具。早期版本为缠绕方向盘的配重环或电容绑带,通过模拟手部压力“蒙蔽”方向盘脱手检测。随着技术升级,针对华为、特斯拉等品牌的“定制魔盒”开始热销,这类电子设备需拆解方向盘安装,售价数百元,宣称可实现“全程无接管”。

然而,这些设备均无法应对复杂路况。2025年5月某车主使用配重环后,车辆因方向盘配重恒定触发系统警报,20分钟后自动停在路中央;9月杭州事故中,“魔盒”虽短暂维持系统运行,但最终因无法处理突发状况导致事故。更严峻的是,部分商家为规避监管,将设备伪装成“方向盘装饰环”“车载香薰”,通过暗语在电商平台销售,消费者稍有不慎便会落入陷阱。

国庆出行警惕“智驾神器”:别让便利成“夺命陷阱”-有驾

二、L2级智驾的底线:人机共驾不可替代

当前主流车型搭载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本质是“人控为主,系统辅助”。以极氪001为例,其NZP高速领航辅助可实现自动变道、匝道通行,但要求驾驶员全程手握方向盘;猛士M817 Max+版搭载的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系统,虽拥有27个感知单元,仍需驾驶员在系统提示时接管。

技术专家指出,L2级系统无法应对施工路段、无标线交叉口等“长尾场景”。2022年浙江宁波辅助驾驶事故中,车辆因未识别故障车辆导致追尾,致前车人员死亡。新国标明确规定:驾驶员手部、视线脱离5秒需提示,累计多次后禁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这意味着,任何试图绕过监测的行为,都在挑战法律与生命的双重红线。

国庆出行警惕“智驾神器”:别让便利成“夺命陷阱”-有驾

三、安全出行三原则:技术、法律、责任缺一不可

  1. 硬件体检:出发前检查轮胎、制动系统、智驾传感器,确保车辆处于最佳状态。极狐考拉S等车型配备的L2级智驾系统,需通过校准保证摄像头、雷达精度。

  2. 心态校准:将“老司机自信”调为“新手模式”。蔚来NOP+数据显示,国庆期间7万名车主使用该功能,但系统仍要求驾驶员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

  3. 拒绝侥幸:不购买、不使用“智驾神器”。法律明确规定,醉酒状态下使用辅助驾驶系统构成危险驾驶罪。杭州事故中,驾驶员王某某不仅面临刑责,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四、智驾时代的生存法则:技术狂奔与安全红线

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突破40%,但技术狂奔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车企在推广高阶智驾时,需强化用户教育——猛士M817 Max+版在交付时,会向车主详细说明L2级系统的边界;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系统通过驾驶员监测摄像头,每秒20次扫描眼部动作,确保人机共驾状态。

对于消费者而言,国庆出行前应牢记:真正的智能驾驶,是技术赋能下的安全驾驶,而非对生命的漠视。那些宣称“解放双手”的“神器”,实则是将方向盘交给了不可控的算法与运气。在这个智能与风险并存的时代,握紧方向盘,清醒上路,才是对家人、对他人最大的负责。

#智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