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句“零跑称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业内传播。
华为之于今日之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早已成为一面旗帜,被传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零跑汽车这是被架在火上烤。
其中利害,零跑并非不清楚。
10月30日,作为当事人,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火速对外发布声明称:“我从来没说过这句话,也没有表达过类似的意思。”
至于为什么会有上述那句争议的话,曹力表示:“公司会坚持核心技术全域自研的一贯理念。没想到被部分不在场的媒体曲解为‘零跑称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曹力再次强调:“零跑是一家专注技术创新,专注为用户提供高配置、高质量产品的公司。我们走全域自研的路线,这与和其他优秀企业展开合作不矛盾、不冲突。”
至于华为,曹力表示:“华为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标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也非常尊重华为。”
从曹力此番快速回应来看,这完全是一起“误会”。
截止目前,作为当事另一方,华为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也说明这事儿“不值一提”。
一直以来,零跑都给人一种闷声造车的状态,而此次发现被严重误解,然后火速回应,说明零跑的市场响应能力其实也是在线的。
回归这起误会的本质,还是零跑的智驾表现并不突出,所以对零跑来说,将智驾技术提上来,将智驾体验传出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于智驾,各路媒体都很关注,但智驾的市场表现,了解的并不多。
对于华为的智驾,尽管在高端新能源市场所向披靡,但在主流新能源市场,表现其实还是差点意思。
这其实不难理解,华为智驾的高成本,与主流新能源市场主打的性价比,两者是相悖的。
比如一款新能源紧凑型SUV原本卖10万,加了华为智驾后卖14万,用户会怎么选?
答案显而易见,市场也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因为对很多用户来说,智驾并非刚需,那又何必花那么多钱上一套高阶智驾?事实上,现在被吹上天的高阶智驾真有那么完美吗?其实也不见得,是吧?
9月,零跑销量首次突破6万大关,节节攀升,势不可挡。
这充分表明,在主流新能源市场,性价比依然是王道,所谓高阶智驾,如果没有性价比,依然没有实用价值。
舆论会被带偏,市场表现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存在。
当然了,面对发展日新月异的智驾技术,成本降下来,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零跑也不能坐以待毙。
以技术见长,我相信零跑的智驾也会赶上来。
零跑“被误解”背后|电动势
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