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特斯拉,你脑中是不是立刻蹦出来那个酷炫的“S”标志,还有偶尔在街头疾驰而过的Model S和Model X——有那么一瞬,让人怀疑这不是路上的车,是未来的产物提前开了个小灶。
但最近,8月16号那会儿,有点动静。
北美特斯拉官网“啪”一下,给Model S和Model X点了个升级buff。
咱们打工人买辆车,多少考虑性价比,买电车还要看看续航跟充电,但现在,特斯拉直接把旗舰标配给锁死在“豪华套餐”里。
里面捣鼓了不少花样:FSD(得,加个监督,说明还没脱手全自动),免费超充,高级车载娱乐包,四年优质服务。
这一波套餐,乍一看是“买车送车库+会员卡”,可最后是不是“买车赠希望”,还得慢慢掰着指头算。
其实,特斯拉这么着一改,多少有点“魔术师”味道,左手一挥,标配变豪配,可细扒一下,事情没那么简单。
什么智能辅助驾驶(监督版),听着高大上,但小字标明要人亲自上心,不是放手让AI接管的那种。
要说自动驾驶,老马可是喊了几年了,这次虽然贴了FSD大标签,背后还加了个“监督版”,其实有点像高阶“自动挡”,但终究不会把方向盘丢给你家狗让它开车。
车硬件、软件、地区、内饰跟年份啥的,都影响它能自动到啥程度,听着有点像买了手机还得看自己是美版国行港版,功能给你打了个补丁,表面是统一,骨子里还是“分层”。
接着这免费超充,看着天花板待遇,到70,000多个充电站白嫖电,看似“随便撸”,但人家备注了:别想用来跑营运,送货拼车那类要绕道。
你说你真拿它跑滴滴,是不是被查出来直接砍掉你的免费资格,改成按次付费,那心里的大风都得呼啸过草原。
而且超充费是免的,其他附加费比如怠速、超时还是要算账,这意思就是免费也不能真的“睡死在充电桩”,太佛系要自掏腰包。
再仔细瞅一句,不可转让给你下任车主,看着像是卖车前的“限流阀”,福利只你独享,下手的时候倒也敲个警钟,不要太当回事。
娱乐包呢,更像是豪车标配的小彩蛋,想听歌就听歌,想看电影就看大片,啥Wi-Fi都不需要,简直“开车本不孤单”。
但小字还是留了后手,说可用性天天变,有些功能要再掏钱升个会员。
经典套路,先让你爽一波,再来个“会员分级”,你要全包,还是得砸点银子。
而且什么路况监控,这都算在包里,感觉车主就是自带“监控探头”,当了车的管家。
最后的四年优质服务,这部分最接地气。
轮胎挡风玻璃,定期保养、清洁摄像头、更换滤网、座舱滤网、雨刮片那一套,都给你管到。
和以往买车送马桶盖,赠送一次免费机油不一样,特斯拉给你打包到四年,保险起见怕是“生怕你不给它做体检”。
说到底买车不是一次性买卖,是组合权益,用户环环相扣,体验被延长。
不过,回头想一想,特斯拉标配升级,这事咋看都有点“套路深”。
以前买车都得填各种配置,“你要FSD?加钱。要超充?加钱。娱乐包?单买。”
现在,你买Model S和Model X“直接升级为豪华全家桶”,听着舒服,但价格“变相涨”了吗?
官网页面重新装修,外观分明是给消费者铺了红地毯,但每一项权益背后,还是写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说豪华,归根结底是让你买贵的,同时把福利塞给你,让你不用“研究功课”再加装。
车圈老友都明白,套餐这东西,最终还是落到“毛利率”上。
厂家的算盘是,把稀缺和刚需一样“打包销售”,让消费者觉得买就赚,结果是价格早透支在套餐里了。
有人说,这种打包更省事,买车不用纠结选配置,开箱即用。
对比宝马、奔驰那些“丰富选装包”,特斯拉直接一竹竿插到底。
你要是“科技控”,喜欢一站式体验,一切齐活岂不是爽?
但要是预算有限,想减配省钱的人,可能就被“套餐锁喉”。
市场已经把“个性化配置自选”玩麻了,这回特斯拉反向操作,体验升级,但消费门槛拉高,这不变成了“豪华就是门槛”?
而免费超级充电,看似福利大大,实际早被“限流”。
这年头电车卷到拼续航拼补能,消费者要的就是“省钱省心”。
但这一波免费电,只要你不搞运营,日常用其实没啥问题。
车主里,谁不是图个方便?70,000个充电站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城市间、城郊分布也有差异。
中国用户就迟迟等不到全球同步,国外这波先行,国内啥时候上,还得看马斯克“发话”。
你说你常年在二线城市通勤,超充站分布不均,免费套餐也成了纸上福利。
娱乐服务包这个事情,特斯拉也有点“苹果滤镜”。
你在车上啥都能用,听歌看片不挂流量,体验感极好。
但“没Wi-Fi也能娱乐”,意味着后台已经铺了数据流,不用外部支撑。
技术创新的确拉满,但功能的商业化依然潜伏在细则里。
比如你想用高级服务,还是要氪金订阅。
一家车企成了半家互联网公司,想想也是当下车圈新日常。
四年优质服务,很多牌子也是这么搞,竭力拉拢用户长时间消费。
轮胎、滤网、雨刮片、摄像头,这些都是烧钱小东西,平时修修补补也麻烦。
特斯拉直接帮你一把,感觉买车就是签了健康保险。
省心是省心了,但换算储值,消费者到底划不划算,得掰着指头算总价。
你买四年旗舰体验,多砸几万还是少掏点,往往是奔驰宝马到特斯拉,一家比一家玩得溜。
搞得人心里都开始盘算盘点,车变成移动高科技服务中心,人活成了套餐用户。
总的来看,特斯拉这次旗舰升级,是一场把“服务未来化”的进化秀,试图把传统车交易变成“汽车+互联网套餐”的新模式。
车企不只是卖车,更是卖体验,卖属于每一个车主的科技权利和服务壁垒。
但回归本质,买车的钱,早就不单是在铁皮轮子上,而是被分散到一项项权益、功能、长周期服务。
消费者升级了体验,也顺手加深了绑定。
场面热闹归热闹,但是否划得来,还得看个人需求和后续价格。
有心人问,“特斯拉这样做,是行业大势还是马斯克又一次‘弯道超车’?”
多数业内分析,车圈的智能大升级早已在路上,移动互联网、自动驾驶、服务生态,看着都是新瓶装老酒。
但和传统车企比,特斯拉还是最会玩的那一个,不是最便宜,但肯定是最敢于“重新定义买车体验”。
套路说穿了——把用户尽可能圈进自己生态,吃喝玩乐在车里一站到位。
只要不搞太大的门槛,体验感拉满,那还是买家跟着“新规则”走。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下面留言”:标配好归标配,但最终要看官方定价和后续服务能不能兑现。
谁都怕买了车福利没落地,权益用到一半就抽走。
前几年FSD预售过,结果更新迟迟不到,很多车主还牢骚满满。
这回豪华套餐全面上线,真正能否解决用户痛点,还是等时间和市场来验货。
一句话——新规则人人都想碰,但真能落地的,实际还得多观察。
遥想曾经新车上路,为了选配都要研究半天,每多一个功能都能加不少预算。
现在,特斯拉把“买车”变成了“买套餐”,所有的功能集体打包,省了你纠结,却又让人觉得——买的是一份承诺,不只是个铁皮家伙。
没办法,谁让这年头买车也是“选人生剧本”,你要想体验未来,就要接受这些新规定。
至于这份豪华套餐,究竟是真香,还是“办卡套路”,或许只有成为车主的你,亲自试过才能下结论。
还有网友吐槽,买车送服务,跟办手机套餐没区别,关键是别到最后变成套路一戳就破。
特斯拉这波操作,是车圈的“超大赠品”,也是体验升级的试验田,能不能玩出新花样,值得行业和用户继续盯着看。
话说回来,你怎么看待特斯拉这回旗舰车型直接全系标配豪华套餐?
是买车省心了,还是被“套餐锁定”?
留言区等你聊聊——到底,车圈的新规则,你准备好了吗?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