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绅士的品牌危机加剧,沃尔沃在中国销量连续下滑,市场认知度被年轻高端品牌蚕食,未来恐难靠传统安全叙事维持溢价地位
我认识一家理发店老板,他老婆年轻时学心理学的,后来开店做头发。每回我去理发,聊天总会扯到行业变化。上周,她跟我说:你知道?以前我们只靠口碑和技术,现在朋友圈、抖音都带来流量。品牌会变的真快。这让我联想到汽车行业,特别是沃尔沃。
今年前四个月,沃尔沃在中国卖不到5万辆,同比跌13%。这数字是不是挺扎心?同期,比亚迪一周能推出一款新车,还不止。极氪、理想这些高端新势力,也在不断挤占市场。对了,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年轻人逛完小红书,看到新能源车都标配L2,安全带反转演示到处都是。而老牌安全派如沃尔沃,反倒变成宣传里笼式车身、City Safety的点缀。仔细想想,没错,这套安全故事没错,但好像被过度讲老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沃尔沃的安全叙事一直是品牌骨架。安全、坚固、反转演示……年年讲,年年有人买单吧。但当年轻用户觉得凭啥多花十万买个带点安全感的车,那品牌光环就开始被算法打薄。官方说这是价值感稀释。我倒觉得,这不是稀释,是被现实击碎了。你说,安全还能一直是卖点?别天真了。
这还不止。产品节奏也变得左手和右手抢饭吃。S60、S90升级,照例淡定,不温不火。XC60跑出个黑色前格栅,想搞点新意,冲量;转头又推了百万元级的EM90,瞄准奶爸人群。内部有人透露,厂里搞这个是冲着中国高端MPV去的。和腾势D9一比,配置表一拉开,差距就像天壤之别。价格差被描述成热搜词,性价比这关,还得补一补课。
这还不算。技术路径的时间差,也是场麻烦事。电池、OS,一天一个梗。在国内,沃尔沃还靠外采刀片电池,或麒麟芯片。软件还得等吉利那边同步升级。可惜的是,市场不等人。今年新势力,打着三年保价,喊着三折融资。这波操作,感觉像在刷短视频,快到让人晕头转向。老派的安全至上,反倒被解读成摆烂。
这让我在想:沃尔沃的未来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像苹果?把安全做到极致,顺带把用户体验变得性感。还是它也得玩高配低价,把安全变成门槛之后,重塑品牌故事?这门课,说白了,不只是沃尔沃要思考,我们这些在行业里做事的,也得琢磨:在中国电动市场,到底经典豪华标签还能溢价几个点?
对了,你觉得呢?如果把安全变成标配,那剩下的还能靠什么撑起来?还是说,终归要靠体验这块牌子,才能留得住心里的高端?反正我心里有个小疑问:是真的安全不重要了,还是我们都变得更聪明了,知道安全不再是唯一卖点?
(这个问题没怎么细想,但挺耐人寻味的。)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