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物流车这几年有多卷?别的不说,看看那销量数据,直逼天花板——9月,全国新能源物流车干脆“起飞”,销量直接突破6.5万辆,离年头喊的60万大目标眼看就摸着门槛了,人人都说要冲业绩,结果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直接靠一己之力搅活了整个行业池塘,说句玩笑话:这是要把油卡老大哥们都卷下场的架势。
话说回来,物流行业大家都知道有多拼,每次行业有点风吹草动,各路商用车厂商都恨不得打鸡血开发布会。
但你敢信,现在最大的话题,不光是谁家车外形工业风炫,续航更长,卖得更爆,而是一个新名词——“生态3.0”。
对,就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搞出来那个,看着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把卖车这门生意,彻头彻尾地玩成了“全家桶”生态,能卖能租能换,跟家用空调的“智能家居”系统一样,啥服务都给配齐,按需下单,怕你不花钱,绝不会怕你挑服务。
咱们先按下这些新概念,倒回去琢磨下这波现象级的销量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数据不会骗人,也没啥废话,9月新能源物流车同比暴涨48.1%,1-9月累计卖了44万多辆,创了历史新高。
远程今年前九个月销量突破10万辆,要知道5年前他家全年才卖4千多,如今一个月就把自己五年前一年的单量四倍拍在了桌子上。
你要是还在说新能源商用车是小打小闹,这不是开玩笑,是直接和自己钱包过不去。
更有意思的是,远程在城配物流领域,常年霸榜销冠,最近更是两个月连进“油电全榜单”前三名,啥意思?就是抛开电不电动,和所有燃油商用车一起排队比销量,照样不落下风,仿佛在向油车老大们宣告:新能源已来,老司机你准备好了吗?这还不算完,这种“鲶鱼效应”,已经让众多燃油车经销商扛不住,纷纷奔着远程“生态3.0”而来,从燃油阵营背刺自己,挤进新能源这队列,生怕第二曲线给晚一秒。
再看远程的势力范围——这事数据最有说服力,全国绝大多数地级市(331个,几乎全覆盖)都有销量,不玩噱头,只看落地,远程几乎已经在全国扎下根,油车的江湖,新能源要分一大杯羹的意思,真不是说说而已。
一个深圳圣利的案例,不就在眼前上演着行业变革的活剧本么?
这个金字招牌,25年老公司,曾经主打燃油轻卡,年销量能飙7000辆,可见传统行业根基多深。
却在今年10月高调站队新能源,和远程牵手,理由很简单:“专注赚钱,服务到位,谁不爱?”
其实,这哪是“利益驱动”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现实版的数字淘汰赛——传统油卡公司要活下来,得赶紧拥新靠大腿,否则老本迟早吃完,指望喝油吃肉的好日子早晚过去。
话糙理不糙,没人愿意翻船在夕阳产业里。
远程的打法,说到底,就是把一辆车卖出去,而不是只管你交钱提车这么简单。
“智慧生态中心”全国有40个,现代服务业的味道越来越浓,这就像你买了台车,但人家送你后端支持、租赁金融、散件回收,甚至车电分离这样的操作颠覆了传统买卖车的逻辑。
在远程这里,服务升级、线下赋能、线上数字中控,交织成一体——让你不光买得省心,更用得省事。
车不只是“铁皮加电池”,已经是一整套生意链条上的关键一环,谁能把客户的钱包捂得更稳,谁就能活得更香。
其实经销商那帮兄弟们脑子比谁都活络。
他们自己也清楚,光靠厂家便宜点儿的进货价、售后返点这些老套路,已经难以打动客户了。
新玩家若想接住这拨流量大潮,就得推陈出新,把过去那套“买卖一锤子”的方式推倒重来——什么叫“让用户专注赚钱”?这就是。
你的生意琐事、人力调度、金融租赁、风险兜底,通通有人帮你兜着,剩下的只管拉货挣钱。
没毛病,这才叫真生态。
再扒一扒远程“生态3.0”的底色,这不就是给行业灌了顿强心针么?
它不是喊口号、扎堆聊战略,是真刀真枪把“制造型企业”搬成了“全面服务公司”,把产品和服务捆成一块,扎扎实实地给客户打包输出价值。
从“拥车服务”到“用车服务”再到“换车服务”,一个闭环链路形成,从你第一笔下单,到车开到退役,全程有安排。
你琢磨下,KA、RKA、RBC三线并举策略,听着像开黑玩游戏排位,实际上是对客户画像细致到脚脖子。
有的是全国大B端大客户,有的是区域小微公司,有的是个体司机,三类客户,三套打法,精准供给,照顾到位。
经销、运营、服务三张老网,前所未有地合三为一,把原来散乱单打的渠道彻底串联,让你找一个服务商,能把三种需求都管了,一站式解决,不再当“三无人员”。
五位一体、软硬结合、高度数字化、平台标准化,这些看似冷冰冰的东西,其实革新的是整条行业生态。
过去买车想着“便宜点,耐用点”,现在你敢信,大家琢磨得最多的不是油耗多少,而是服务体验值、租赁金融工具灵活度,还有能不能免费升级、远程管控、车辆残值保底。
本质其实并没变——谁能捏住客户的钱包,把赚到的钱变成可持续收益,谁就永远有舞台。
当然也不能忽视政策风向那些推力,什么“以旧换新”“报废补贴”,刺激得市场如火如荼,但这些只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最到底,还是企业自身要修炼内功,敢于自我颠覆。
传统商用车厂和他们的经销商那条路,说句心里话——再想怕变、等补贴、吃红利的时候,多半是船到江心、掉头都晚了。
大家都提着裤子跑路,不是你追不上,而是你的商业模式落伍了。
新能源物流车卷到什么程度了?
过去拼产品,现在拼生态、拼服务、拼价值链,甚至拼金盆洗手后的转型力度。
卷得不是价格,就是思路,卷得不是“性价比”,而是“顺手赚钱还省心”。
行业里卷到最后,谁不是为了一句“让赚钱变得轻巧”,活成了互联网思维的玩车新物种?
有些人疑惑:为什么远程能继续杀进油车天下的泥潭,还“分到肉吃”?
其实说白了,是有体系、有路线、有胆有谋,再加努力,当然更不能缺互联网的思维——让传统车企和经销商躺平做梦的日子过去了。
谁会不喜欢能用最小投入换来更大可扩展空间和保障的模式?更何况,你再不进场,别人连渣都不给你剩。
梳理下来,新能源物流车行业这轮大变革里,“生态3.0”是不是赶潮流的概念炒作?咱得说句实话,所有潮流,最初都是一句玩笑,成规模了才是新秩序。
远程的路子,成功在于它不只给客户省钱,还让客户省心,省的是管理琐碎的钱,还省了没见识到赛道天花板就被淘汰的心病。
说远程是行业鲶鱼,其实它早就是正在长成的行业大鲨鱼。
行业未来往哪走,政策会不会再来一波红利,卷王还会不会是远程?都留给市场验证吧。
但眼下有一点不假,谁敢在纠结老路和新赛道之间犹豫,就很可能被卷疯卷垮,无生态,无出路。
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就像换代升级的手游,谁能抓准下一个大流量入口,搭好这个超级生态,就等着瓜分淘汰出局者的市场份额了。
想一想,作为经销商、运营商,面对这样的大转型,你是等风来,还是主动迎风起舞?
你觉得,传统油车那些“大厂”还有机会翻盘,还是新能源的时代彻底来了?留言聊聊呗,说不定你的一句话,就成了明天行业的金点子!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