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 “龙头阵地”,上海孕育了众多知名汽车品牌,从家喻户晓的合资车型到快速崛起的自主新锐,覆盖了不同消费需求。今天就带大家全面了解上海汽车品牌矩阵,看看哪些车型值得关注。
合资巨头:技术沉淀的家用首选
上海的合资汽车品牌凭借成熟技术和可靠品质,长期占据市场主流地位。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大阵营最具代表性。
上汽大众作为国内最早的合资车企之一,产品线覆盖轿车、SUV 和新能源领域。燃油车方面,朗逸常年稳居销量榜前列,凭借 2688mm 轴距和德系调校的底盘,成为家庭用户的省心之选。新能源领域,ID. 系列电动车持续发力,ID.3 主打城市代步,CLTC 续航 450km,适合通勤族;ID.6 X 则提供 6/7 座布局,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 1000km,满足多孩家庭长途出行需求。
上汽通用旗下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各有侧重。别克微蓝 6 纯电版以 11.28 万起售价成为高性价比之选,450km 续航配合 30 分钟快充,日常通勤一周一充无压力,全系标配的三电终身质保更是打消后顾之忧。商务车标杆别克 GL8 新能源版 8 月销量达 5490 辆,累计销量突破 3.3 万辆,凭借舒适座椅和智能驾驶辅助,仍是商务接待首选。雪佛兰主打年轻运动,凯迪拉克则布局豪华市场,形成完整产品矩阵。
自主新锐:性价比与全球化并行
上海本土自主品牌近年来表现亮眼,荣威、名爵和智己构成上汽自主 “三驾马车”。
荣威以 “科技平权” 为理念,RX5 系列作为紧凑型 SUV 标杆,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2025 款搭载全新混动系统,综合油耗低至 4.3L/100km。i5 则是 10 万级家用轿车热门之选,8 月销量 7718 辆,皮实耐用的特点深受工薪家庭青睐。荣威的新能源车型同样给力,i6 MAX 新能源支持外放电功能,成为露营爱好者的实用伙伴。
名爵(MG)依托百年英伦基因,在运动风格和全球化布局上优势明显。MG5 以溜背造型和 1.5T 动力吸引年轻消费者,8 月销量 5009 辆,累计近 5 万辆的成绩印证其市场认可度。作为 “全球车” 品牌,名爵在海外 70 多个国家有售,新能源车型 MG4 EV 更是欧洲畅销的纯电车型之一。
智己汽车则瞄准高端新能源市场,虽然 2025 年前五月累计销量 14746 辆略显平淡,但全新 L6 车型凭借激光雷达和城市 NOA 辅助驾驶,展现了技术实力。其 18.99 万起的定价,试图在 20 万级市场打开局面,适合追求科技配置的消费者。
新能源与商用车:多元场景全覆盖
在新能源和商用车领域,上海品牌同样表现不俗。上汽大通 MAXUS 作为商用车主力,产品覆盖皮卡、MPV、房车等细分市场。2025 年战略升级后,推出氢燃料电池轻客,续航超 600km,同时布局智能驾驶技术,为物流、旅游等行业提供定制解决方案。旗下房车系列支持个性化改装,满足 “诗和远方” 的出行需求,今年出口目标直指 10 万辆。
值得关注的是上汽在新能源技术上的全面布局,从插混、纯电到氢燃料多路线并行。除了前述品牌,上汽还通过与华为等科技公司合作,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持续突破,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智能的出行体验。
选车指南:按需求对号入座
家用代步:首选荣威 i5 或别克微蓝 6,10-15 万预算能获得大空间和低使用成本;
商务接待:别克 GL8 新能源版或凯迪拉克 XT5,兼顾面子与舒适性;
年轻运动:名爵 MG5 或雪佛兰科鲁泽,运动造型搭配强劲动力;
多场景需求:上汽大通 G90 提供 6/9 座布局,家用商用两相宜;
科技尝鲜:智己 L6 或荣威 RX5 新能源,智能驾驶和大屏车机提升体验。
上海汽车品牌已形成 “合资保基本盘、自主冲性价比、新势力拓高端” 的格局,无论你是追求可靠耐用的家庭用户,还是喜欢尝鲜的科技爱好者,都能找到适合的车型。建议根据预算和使用场景到店试驾,亲身感受不同品牌的驾驶质感和配置体验,选车才能更精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