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过车的人都知道,下雨天上路,车子立刻就变得“难伺候”了。雨刷拼命刮,玻璃还是模糊;路面一打滑,刹车距离就加长;更麻烦的是,整个驾驶视野都像打了雾一样,模糊得让人心慌。别说新手了,就算是老司机,遇到瓢泼大雨的时候,也会紧紧盯着方向盘,心里直冒冷汗。
今天我就来和你聊聊雨天开车必须打开的三大神器。
第一个功能,后视镜加热。
很多司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大雨一来,后视镜瞬间布满水珠,就像有人拿喷壶给你喷了一脸雾水,什么都看不清。尤其是变道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侧后方有没有车,这种情况下开车,就像蒙着眼睛过马路,危险可想而知。
有些人图省事,会摇下车窗,探出手拿抹布去擦,甚至有人直接用袖子胡乱蹭两下。但你要知道,雨天本来路就滑,你稍微分神,后方来辆大车,后果比你想象的严重得多。其实,绝大多数车型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后视镜里嵌入了电热丝。只要按下那个像“长方形加三条弯线”的按钮,镜片就会开始加热,几分钟内水汽就能被蒸发掉。
你可能觉得这功能没啥稀奇,可它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持续保持清晰”。不像你用抹布,只能管两三分钟,开出去一会儿又糊掉。而后视镜加热能让你整个雨天都心里踏实,特别是在高速并线时,你敢不敢看不清后车就随意打方向?有了它,变道不再是“盲开”,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第二个功能,雾灯,尤其是后雾灯。
说起下雨天,最常见的错误操作就是一股脑打开双闪灯。很多司机觉得“雨大能见度低,双闪最显眼”,但事实刚好相反。双闪灯的频繁闪烁会让后车司机眼睛疲劳,而且它只代表“故障或紧急停车”,并不能准确表达你正在正常行驶。换句话说,开双闪有时候会让别人以为你在停车,反而增加危险。
真正的王者,是雾灯。尤其是后雾灯,它的光源一般是亮红色,比普通尾灯更强烈,穿透力极强。哪怕在暴雨里,后车也能很快捕捉到你的存在。这个功能就是为恶劣天气量身打造的“信号灯塔”。很多追尾事故,其实就是因为后车压根没看清前方的车。如果你点亮了后雾灯,哪怕后方车速再快,也能提前减速规避。
这里提醒一下,雾灯不是随便开的。正常天气下乱开后雾灯,就相当于拿手电筒怼别人眼睛,刺眼到爆。所以,只有在能见度明显下降的时候才该打开。你仔细想想,车上有这么一个能在雨雾里当“求生信号弹”的功能,你要是不用,岂不是白白浪费?
第三个功能,前挡风玻璃除雾。
有过雨天开车的人都懂,那种车窗瞬间白茫茫的绝望感。前一秒还能看见路,下一秒整个挡风玻璃就像被糊了一层毛玻璃,啥都看不见。更要命的是,你即使用毛巾拼命擦,过不了几分钟雾气又回来了,完全是“治标不治本”。
而实际上,车子的空调系统早就给你设计好了完美的解决办法。中控台上有个像“扇形加气流”的按钮,很多人从没用过。按下它,空调会自动切换到外循环,把风量集中吹向挡风玻璃,同时开启压缩机除湿。效果如何?几乎是“秒清”。你能明显感觉到玻璃上的雾气一层层退去,视野重新变得通透。
这个功能其实比你想象的还智能,有些车甚至能自动检测到挡风玻璃起雾,然后自己打开除雾模式。很多老司机都说:“雨天不开除雾,就算你车子再好,也白搭。”因为视野一旦丢失,你根本没有任何驾驶安全可言。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车主根本没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有人甚至开了十几年车,连后视镜加热按钮在哪都不知道。说白了,不是车不够好,而是人没学会用。很多事故并不是车子不给力,而是司机自己忽略了这些小功能。
你们平时下雨开车,真的会用后视镜加热和前挡除雾吗?还是说你一直都只靠雨刷和毛巾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