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还能“全幅”?当几乎所有车企都在卷屏幕、卷智驾的时候,智己却给新款LS6装上了一个看起来像游戏手柄的全幅方向盘——不是怀挡、不是异形,而是干脆把整个圆环拉平了。这到底是未来驾驶的正确打开方式,还是又一次脱离现实的“工程师狂欢”?
这回,智己似乎想用一场内饰革命,重新定义我们和车之间的“触感”关系。
全新中控台布局,是这次改款最安静却最深刻的变革。它不再只是堆叠按钮或扩大屏幕,而是把交互逻辑从“功能分区”转向“场景驱动”。比如空调控制不再藏在三级菜单里,而是通过中控下方的触控滑条+实体旋钮组合,一划一调,盲操也能搞定。杯架和无线充电板的位置也重新计算过,正好落在手肘自然下垂的黄金区域。这不是“更好看”,而是“更顺手”——把驾驶舱从科技展厅,拉回真实生活的操作台。
而那个全幅方向盘,乍看激进,细想却有它的道理。传统圆形方向盘在狭窄掉头时需要反复交叉手,而全幅设计配合线控转向(没错,新款LS6大概率搭载了),几乎可以实现“单手打满”。想象一下:在老城区的窄巷里,你只需轻轻推拉两侧横杆,就能完成掉头,不用再上演“手忙脚乱的十字舞”。但这背后也有代价:高速稳定性、紧急转向的反馈感、还有用户习惯的鸿沟——多少人能接受开车像在玩《极限竞速》?
有意思的是,这种“去圆形化”的尝试,其实早有伏笔。特斯拉Cybertruck、蔚来ET7都试过类似设计,但大多半途而废。智己这次敢在主力车型LS6上全面铺开,或许是基于其智能底盘和高阶智驾的底气:既然系统能接管大部分极限工况,方向盘的“机械感”是否还那么重要?
今天,新款智己LS6正式开启预售。内饰的每一次重构,本质上都是在回答一个问题:在自动驾驶越来越近的今天,我们还需要一个“传统驾驶舱”吗?也许全幅方向盘只是一个信号——未来的车,不再模仿过去,而是直接创造新的操作语言。
但问题也来了:当车越来越像一个移动终端,我们是更自由了,还是正在把驾驶的乐趣,一点点交给算法和设计者的主观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