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疯了。
或者说,奥迪不装了,摊牌了。当A4L的价格牌坊直接砸到18.96万的时候,整个BBA的体面,就像被扔进粉碎机的压缩毛巾,瞬间膨胀,然后稀碎。
这是一个什么信号?这不是降价,这是自爆。这是奥迪用实际行动告诉你,在如今这个连桌子带人都快被掀飞的汽车市场,所谓的品牌格调,就是个笑话。之前大家还讲究个身段,你降八千,我优惠一万,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新势力们不是来抢蛋糕的,他们是直接开着泥头车来把整个餐厅都给爆了。那还装什么?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五年前你敢想吗?落地三十万的A4L,是中产家庭的某种精神图腾,是小镇青年衣锦还乡的铁皮勋章。那时候的销售,鼻孔朝天,告诉你这叫德味,那叫传承。现在呢?现在销售就差跪下来喊你爹了,就差把“买吧买吧求你了”刻在脑门上。销量呢?一个月不到六千台,这个数字,放在五年前,估计得让整个一汽-大众哭晕过去。
我们来看看这台车,这台被时代铁拳打到开始怀疑人生的奥迪A4L。
外观,还是那个熟悉的味儿。那个大嘴,那个灯,高级感拉满。讲真,奥迪的设计师是车圈的雷电法王,玩儿灯这块属于是独孤求败了。这外观就是中年人的金钟罩铁布衫,开出去没人会觉得你掉价,只会觉得你“稳重”。至于什么叫稳重?就是一种你既说不出哪里好,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的神秘状态。
空间?轴距2908mm,这个数字很微妙。它精准地卡在了一个“够用但不够吹牛”的区间。我一米八,坐进去,腿部空间确实宽敞,能翘个二郎腿。但也就这样了。这种空间表现,在今天一众恨不得把后排造成两室一厅的国产车面前,就像个小学生。但人家是奥迪啊,奥迪的后排,坐的不是人,是身份。身份,是不需要太大空间的。
最有意思的是内饰。
如果说A4L的外观是面子,那内饰就是里子,一个有点掉毛的里子。那个10.1英寸的悬浮屏,孤零零地杵在那,像一个没想好自己要干嘛的实习生,尺寸小得可怜,功能也谈不上智能。我愿称之为“电子佛龛”,因为它存在的意义不是让你用的,是让你拜的,是让你觉得这车有科技感。至于科技感在哪?别问,问就是虚拟座舱。
说起来,我楼下那个开A4L的大哥,每天唯一的爱好就是擦那个四个圈的车标,比擦他自己的脸都勤快。
配置更是典中典。丐版六个气囊,没了。L2辅助驾驶?对不起,顶配专属。这都什么年代了,顶配才给L2,抠门也不是这么个抠法啊!隔壁国产十几万的车,辅助驾驶恨不得帮你连外卖都点了。奥迪这一手,突出一个“我给你的,才是你的”。你想要?加钱。再加钱。加大加大加大。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去修仙,人家开局送神器,奥迪送你一本《基础吐纳法》,告诉你,心诚则灵。
但讲真,买这个车的人,真的在乎这些吗?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老款A4的朋友,我告诉你,买它的人,根本不在乎。他要的,就是别人问他开什么车时,他可以云淡风轻地说一句:“哦,奥迪”。这三个字,就是全部的价值所在。这是一种精神马杀鸡,一种社交货币。至于你的车机是不是卡,你的辅助驾驶有没有,who cares?
这就是品牌玄学。奔驰、奥迪、特斯拉,它们卖的早就不是车了,是一种信仰,一个圈子,一个鄙视链上游的入场券。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买奥迪也一样。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A4L这波降价,本质上是一场信仰筛选。
它用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把那些信仰不那么坚定,但又对四个圈有执念的人,给“收割”了。你以为你抄底了,其实是奥迪想明白了,它不跟你聊技术,不跟你聊智能,那些都是虚的。它直接掀桌子,跟你聊血统。就问你,19万,买个豪华品牌的血统,香不香?
太香了。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聪明的断臂求生。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有点像个精神分裂,一边骂奥迪不思进取,一边又觉得这价格真香。
动力,2.0T配7速双离合,祖传配方,闭着眼都知道是什么味儿。零百加速不慢,开起来也算跟脚。但也就那样。这个时代,电车已经把加速这件事的门槛拉到了地板上,燃油车的这点机械尊严,早就被踩得稀烂了。你跟人聊你的五连杆独立悬挂,人家直接一脚电门,让你连尾灯都看不见,三体人看了都得给你点根烟。
所以,奥迪A4L降到19万,到底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巨头,在被新时代按在地上摩擦之后,终于放下了最后的骄傲,开始用对手最擅长的方式来反击——价格。它不再扮演那个高高在上的“灯厂”,而是变成了一个赤膊上阵的角斗士。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这问题问得就没水平。对于信徒来说,这不是消费,这是奉献。你懂了吗?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