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又开发布会了,不,是又来掀桌子了。
在什么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华为的靳玉志老师出来讲了几句话,核心思想就一个:我们乾崑智驾,装了一百万台车了。
讲真,一百万这个数字本身没什么了不起,隔壁卖奶茶的一年都能卖出几个亿的杯子。但这话从华为嘴里说出来,味道就不一样了。这不是技术发布会,这是在告诉所有人,我华为不装了,摊牌了,我要开始上强度了。
这哪是发布会,这是战前总动员,是把所有友商的CEO拉到一个微信群里,然后发了一个巨额红包,红包封面写着:“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得用我的东西,或者被用我东西的人打死。”
你看看他放出的那些数据,辅助驾驶总里程50亿公里,累计泊车2.8亿次,避免碰撞271万次。这些数字听着像三体人才能干出来的事儿,太阳都要听得一个趔趄。但我们这种老韭菜都懂,PPT上的数字,就像方便面包装上的牛肉,看看就行了,别当真。
真正的自动驾驶之神,从来不在这些PPT里,它的终极考场,藏在中国任何一个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那里的路况,是混沌理论的具象化,是薛定谔的猫和墨菲定律的私生子。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
你的激光雷达再牛,算力再高,能算得过一个突然从三轮车上掉下来的西瓜吗?你的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能预判一个大爷为了追顶随风飘扬的帽子,突然一个Z字走位横穿马路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跟谁说理去?
所以华为乾崑的真正可怕之处,不是那50亿公里的里程,而是它开始搞“群众路线”了。
它把一套本来应该在五十万以上车才配拥有的“屠龙技”,下放到了各种品牌、各种价位的28款车上。鸿蒙“五界”、阿维塔、深蓝、岚图……甚至,甚至还有奥迪。
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合作伙伴里有奥迪。这等于修仙界的上古大能,活了几千年的老怪物,突然跑到新手村,拉着一个刚学会御剑飞行的毛头小子说:“哥们,你那个‘一键寻路奔雷咒’挺牛逼啊,能不能也给我装一个?我那个祖传的‘星盘占卜术’导航,有点卡。”
这是什么?这是不务正业吗?不,这是开窍了,这是悟了,这是对现实的终极妥协。这意味着传统豪华品牌自己心里也门儿清,在智能化这个新牌桌上,自己过去引以为傲的那些“机械素质”、“品牌底蕴”、“百年传承”,都成了“历史文件”,不具备现实意义。最好的求生手段,就是直接把最强的外挂焊在自己身上。
对于其他国产品牌来说,这更是一场颠覆。以前大家卷续航、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好歹还是在同一个维度里打架,你多两块电池,我多一个屏幕,属于菜刀互砍,有来有回。
现在华为入场,等于直接给其中一批玩家发了激光剑。这还怎么玩?等于大家还在拼刺刀,你这边直接呼叫了天基动能武器洗地。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对这些L3、L4、Robotaxi之类的宏大叙事是有点脱敏的。因为我真的开过一些号称智能驾驶的车,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它比我还紧张。前面一个外卖小哥风骚走位,它“滴滴滴”地叫个不停,方向盘抖得跟帕金森一样,搞得我比自己开还累。我有时候就在想,我们这么拼命搞自动驾驶,是不是就是为了能在堵车的时候,安心地刷会儿短视频?感觉格局有点小了。
但华为的思路,似乎不是这样。它在干一件“压缩毛巾”的事。
它把“自动驾驶”这个听起来无比高大上的技术,通过规模化,压缩,再压缩,最后变成一个谁都能用得起的标准化模块。就像一个“修仙升级包”,不管你之前是炼气期还是筑基期,买了装上,瞬间战斗力拉满。
你看它的规划,2026年高速L3规模商用,2027年城区L4进入商用。这个速度,简直就是开了倍速播放。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决定一辆车好不好开的关键,可能不再是底盘调教,不再是发动机变速箱,而就是看它用的是不是华为的这套“修仙秘籍”。
这会带来一个非常荒诞的局面。当所有车在“智能”这个维度上被拉到同一水平线时,大家比拼的又会回到那些最原始的东西。就像所有人都成了雷电法王,能放十万伏特,那决定胜负的,可能就是谁的“金钟罩铁布衫”更厚,或者谁长得更帅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开车比喻成修仙,可能有点过于中二了。但你仔细想想,还真就是那个味儿。
所以,华为乾崑这一百万台的搭载量,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冒号。它开启了一个“技术”祛魅的时代,一个“品牌”可能要被重新定义的时代。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奔驰就是奔驰,买奔驰的人根本不在乎你这些花里胡哨的。是是是,你说的都对。品牌玄学嘛,我懂。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当一辆十几万的车,在智能体验上能把一辆七八十万的豪车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那个三叉星辉的标,还能像以前那么亮吗?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华为这一脚油门踩下去,整个行业的发动机都要爆了。这是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时代,不存在什么体面。
就问你怕不怕?
最终,当所有车都一样智能,都能自己从地库开到公司楼下,我们选车的标准可能又回到了原点:哪个长得好看,哪个标更亮,哪个销售小姐姐更好看。
你看,人类就是这么无聊,折腾半天,还是看脸。坏了,菜了,格局又回去了。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