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林下夕)
上千辆崭新的比亚迪电动汽车悄然停放在澳大利亚著名水上乐园,白色车身密密麻麻铺满停车场,当地居民形容其为“令人毛骨悚然的汽车坟场”。
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卧龙岗南部的Jamberoo Action Park,原本是一个集旅游、观赏、休闲、游乐于一体的大型水上主题乐园,以其世界上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水上风暴项目The Funnel Web而闻名。
然而,2025年8月以来,这个乐园的停车场和临时停车区被超过1600辆崭新的比亚迪电动汽车占据。
这些车辆包括比亚迪Shark皮卡和Sealion SUV等车型,车身还包裹着出厂防护膜和运输标签,显然处于进入展厅前的临时存放阶段。卫星图像显示,乐园的泳池在冬季已被排空,场地变成了临时的“汽车坟场”。
01 事件背景:水上乐园的“不速之客”
这一事件始于2025年8月初,当时当地居民发现Jamberoo Action Park的停车场突然涌入大量崭新的比亚迪电动汽车。这些车辆没有车牌,密密麻麻地停放在乐园的停车场和临时停车区域,甚至蔓延到了乐园内的部分活动区域。
澳洲港口运营商Australian Amalgamated Terminals的记录显示,8月17日至21日期间,有更多车辆在Port Kembla卸船后被运至这个乐园。这表明这是一个有组织、大规模的商品车流转操作。当地居民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批车辆是“突然出现”的,他们用“诡异”和“汽车坟场”来形容眼前的景象。这一不寻常的场景也迅速引起了当地社区的关注和担忧。
Kiama议会证实,大约两到三个月前,他们在收到多起投诉后才获悉此事。议会发言人表示:“Kiama议会注意到,Jamberoo Action Park的停车场及临时停车区域正被用于存放大量新车”。
02 监管介入:违规停放与议会调查
Kiama议会指出,这些车辆未经批准就被存放在此,议会已派出合规官员对现场进行检查,并向游乐园业主发出了通知。议会确认,Jamberoo Action Park停车场被用作车辆存储设施并未获得批准。
议会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显示出一定的程序性。在发现违规行为后,物业所有者向议会提交了一份开发申请,试图将这一行为合法化。该申请于2025年9月4日递交,内容为“用途变更及新增结构——停车场与客运设施”,旨在允许部分现有停车区域用于“与娱乐设施无关的用途”。
然而,议会强调,在开发申请审查期间,该场地不得作为物流或存储中心运营。这意味着这些车辆实际上陷入“滞留”状态——无法搬运或处理,否则可能触犯更多规定。
Kiama议会已根据《环境规划与评估法》,向Jamberoo的业主发出了“合规令意向书”,警告其不得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继续将土地用于存车。但截至报道时,议会尚未发出正式命令,表示正与Jamberoo Action Park业主合作,确保该场地仅用于获准用途。
03 责任归属:各方沉默与比亚迪的回
在这一事件中,相关各方的回应显得模糊不清。无论是Jamberoo Action Park、比亚迪,还是其前经销商EVDirect,都未明确解释这些车辆为何会出现在此地,以及由谁负责管理。
比亚迪方面表示,其车辆由外部物流服务商管理,而非由比亚迪直接运营,但拒绝透露该物流公司的名称。比亚迪公司发言人表示:“在新州,比亚迪的车辆存储由一家物流合作伙伴负责,他们在Port Kembla及周边地区管理多个场地”。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已在2025年7月中旬全面接管其在澳洲的经销与物流业务,结束与EVDirect的合作。自此,比亚迪还任命了车辆物流与规划经理,推动垂直整合战略。
EVDirect方面则再次确认,分销业务已于2025年7月中旬转交给比亚迪。这一合作关系的变更时机与车辆开始出现在乐园的时间相近,使责任界定变得更加复杂。
比亚迪与EVDirect均拒绝说明是谁组织或批准了将游乐园用于车辆存储的决定。这种沉默进一步加深了社区对这一事件的不安感。
04 市场背景:比亚迪在澳洲的迅猛扩张
这一事件并非孤立发生,而是比亚迪在澳洲市场迅猛扩张的一个侧面。Cox Automotive Australia企业事务经理兼分析师Mike Costello指出,中国汽车产量高企、竞争激烈,促使车企加快向海外市场拓展,而澳洲是最开放、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之一。
Costello称:“中国品牌在2025年有望占澳洲新车销量的约20%,前十二大品牌中有四个——GWM、BYD、MG和Chery——均来自中国。中国很可能成为澳洲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目前只排在日本之后,位居第二”。
比亚迪为2026年的澳洲市场设定了雄心勃勃的销售目标,计划超越Hyundai、Kia和Mazda,跻身销量榜前列。比亚迪澳新地区首席运营官Stephen Collins认为,公司的快速反应能力让其“比许多传统车企更具优势”,并称这种“创纪录的响应速度”是品牌增长的关键。
Collins透露:“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在市场排名第16;今天我们已经是第8。如果明年不能接近前三或进入前三,我们会感到失望。我们希望保持这种增长势头”。这种急速扩张可能给供应链和物流体系带来压力,导致需要寻找非传统的车辆存储解决方案。
05 行业视角:中国电动车出海的物流挑战
比亚迪在澳洲的快速扩张是中国电动车出海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新能源车企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而澳大利亚因其友好的贸易政策和旺盛的SUV、皮卡需求,成为理想的目标市场。
然而,这种快速扩张也带来了物流挑战。大量新车需要在短时间内存储和分发,传统的停车场和物流中心可能无法满足需求。Jamberoo Action Park事件暴露了车企在快速扩张中可能面临的物流瓶颈。
此外,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关于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合规操作的关注。随着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如何适应并遵守当地法规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不仅是在销售和营销方面,在物流、存储等整个供应链环节都需要符合当地规定。
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其海外运营策略备受关注。如何在快速扩张的同时确保合规性,平衡增长速度与质量管理,是比亚迪及其同行需要面对的挑战。
06 类似事件与行业现象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类似比亚迪这样面临成长烦恼的企业并非个例。近期比亚迪在中国市场也面临质量挑战,2025年10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比亚迪备案召回计划,涉及2015款唐系列与元Pro两款车型,共计115,783辆。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此次召回是在监管部门调查影响下实施的被动召回。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9061—2020,汽车产品召回编号规则与编号应用》,比亚迪此次两个召回编号均以“I”结尾,代表“受调查影响召回”。
此外,近期多家新能源车企也发布了召回公告。2025年9月,小米汽车宣布召回11.7万辆SU7,小鹏汽车也召回部分P7+车型。这些事件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快速扩张中可能面临的质量管控挑战。
同时,比亚迪近期也在进行内部调整以提升效率。2025年8月,比亚迪储能发出内部公告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业务清晰划分为国内和海外两个板块,以更高效的方式应对市场竞争。这种调整可能也是公司面对市场快速变化的一种应对策略。
随着比亚迪在澳大利亚市场排名的急速上升——从去年的第16位跃升至目前的第8位,其物流体系与市场扩张速度之间的张力可能将进一步加剧。Kiama议会表示,在开发申请审查期间,将持续监控该场地。这些车辆的最终命运,将成为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一个独特注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