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交付榜单刚出炉,评论区就炸了,尤其是蔚来。
有人说,蔚来逆袭了,超越理想。
有人反驳,别光看数字,要看细节和趋势。
这种争论反映了一个核心问题——市场怎么看蔚来的未来?
我们先来看看具体数据。
根据官方公告,八月理想交付三万四千多台,依旧领跑,
小鹏靠G6冲到两万出头,而蔚来大概一万九千多一点。
不算反超,但节奏和去年比,实在不一样。
去年(去年指前一年同期)蔚来的月均交付不到一万二,
今年八月一下就猛增六成,算是火箭升空。
如果把三季度的累积看,增长幅度甚至翻倍。
这些数字看似普通,但背后逻辑很明显——
是不是换电站网络扩容起了作用?
我猜,也不仅仅是硬指标的变化。
去年蔚来整个换电站网络还在跑龙套,现在已经超一千八百座,
比特斯拉的超充桩少,但换电真的快很多。
车主反馈也不错,感觉快、方便。
但问题来了,能不能因此带来利润?
这个,得看财务表。
别搞错,亏近千亿,不是段子,是真的。
不过奇怪的是,现金流没有立刻崩盘。
原因?我稍微翻了下资料,
阿布扎比的CYVN给了十一亿美元的融资,这一点很重要。
电池资产被打包,加入到天南地北的换电合资公司。
你可以把这些看成平台上的弹药。
用重资产去支撑轻利润,
有点像票,先把底仓打稳,日本那一大堆价值投资者都懂这个套路。
反正,蔚来是用内功在打持久战。
说到基础设施,理想在补能方面占据优势,他抢不到快充话语权,但用换电赢了;
小鹏则在AI驾驶上大秀肌肉。
而蔚来,选择用基础设施堵住质疑的嘴巴,
这路线很明确——靠硬件制造壁垒。
这让我想到,其实每家品牌都有不同的哲学。
理想强调性价比,
小鹏偏科技感,
蔚来,就偏硬件基础。
各有千秋。
我在想,下一步怎么走?
如果L60可以持续爬产,
ES8还能带动高端增购,
或许明年一季度,蔚来能把高端溢价翻一番,
转正毛利。
但也别忽略市场的阴影——
宏观消费还没彻底回暖,
电动车价格战还在,一场场降价战打得挺激烈。
我一直觉得,价格战就像扫雷,
你不踩到雷,不能保证不爆炸。
要看,蔚来这次硬仗,能不能硬核反杀。
不过这场游戏还得看明年。
谁都还在赌,谁能站稳脚跟。
你们觉得,蔚来的基础设施+新车线能坚持下来?
还是只是一时的油门踩到底?
好了,我还真没想过,
但这个问题,挺有意思。
(这段先按下不表)
反正,目前来看,市场对蔚来的认可开始慢慢积累,
但能否走出亏损阴影,还得继续观察。
我就想知道,假如你是蔚来的高层,最担心的点在哪里?
或者说,你觉得,哪个环节最容易翻盘?
这些问题,留给未来点灯的人回答吧。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